首頁>歷史>

民間通常把帶兵打仗的軍官稱為將軍,這只是一種敬稱。嚴格意義來說,近代軍隊中,將官以上的軍官才能稱為將軍。一般觀點認為,國軍當中將官多如牛毛,師長是少將以上,旅長是少將,甚至有的團長也是少將。在南京還是首都的時候,民間流行一句俗語“少將多如狗,中將滿街走”,來形容當時國軍的將官不值錢。

但事實卻與一般觀點有很大出入。據國軍新編第7軍副軍長史說所寫的《國民黨陸軍制度述略(續)》一文中描述:

銓敘廳辦理任命手續的將官職級人員,由銓敘廳發金質(銅合金)領章,背面編號。我看到少將的編號只到五百餘號。

廖耀湘

史說指的是抗戰結束前,國軍當中有正式少將軍銜的人也就500餘人,而當時國軍已有接近四百萬軍隊。可以對比的一個數字是,1955年解放軍首次授銜時,少將名單有800人。雖然兩者戰鬥力不能同日而語,但人員編制可以大概參考。可見,國軍當中的將官並沒有民間所傳的那樣多、那樣廉價。

更為極端的是廖耀湘的軍銜。1947年8月間,廖耀湘出任國軍第9兵團司令。到1948年5月,廖耀湘兵團擴大為機動攻擊兵團,下轄6個軍(新1軍、新3軍、新6軍、第71軍、地49軍、第58軍)又一個師,總兵力15萬餘人,國軍5大王牌獨佔2個,號稱實力最強的兵團。但此時廖耀湘的正式軍銜只是騎兵上校,按照各國慣例,只配做個團長。直到9月底,廖耀湘才正式晉升為少將,不過他似乎沒有當將軍的命,大概一個月後就被俘虜了。

以上校軍銜幹了一年中將的活,與國軍將官多如牛毛的印象確實相去甚遠,這又是為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從國軍的軍銜制度說起。

國軍的軍銜制度是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才慢慢制定的,內容基本上照抄日軍。因為在鄰近國家當中,日軍最為強大,值得學習。此外,從清末起,大批中國留學生在日軍學習軍事,對日軍的軍事制度有相當的瞭解,並且非常崇尚。最後就是日本也使用漢字,文化基本相通,翻譯和運用起來更簡單便捷。

1912年3月10日,孫中山以大總統名義頒佈了《陸軍人員補官任職令草案》和《陸軍官佐免官免職令草案》。同年,袁世凱上臺以後又先後頒佈了陸軍和海軍《官佐士兵等級表》。這些檔案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軍銜制度,其中軍官等級主要為6級16等,包括: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排長到副營)

准尉官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不過袁世凱逝世以後,中國出現了長期的軍閥割據局面,軍銜制度開始混亂。軍閥們自己招兵買馬,自己發糧餉,當然是由自己安排軍官級別,事實上當時許多軍閥部隊並沒有軍銜制度。這種局面即使到了蔣介石完成北伐,東北易幟,中國形式上完成統一以後仍無法改變,因為地方割據勢力仍然存在,老蔣仍然插不進手,甚至軍銜還成了老蔣籠絡人心的工具。

這一時期的軍銜有多亂呢?1932年,西北軍閥馬步芳委派自己12歲、還在上小學的兒子擔任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部上校參謀長,並上報到了南京,為了籠絡馬步芳老蔣居然同意了,並且發給了委任狀。

不僅中低階軍官多如牛毛,就連上將這樣的高級別軍官也多到到數不清,將官越來越不值錢,連老蔣自己也看不下去了。1933年,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一次紀念週上,他說:

我們軍隊裡階級的升遷,實在太容易了。譬如在黃埔畢業的學生,無論哪一個,最多不過三十多歲的人,現在已很多升到少將中將甚至上將階級……其他國家的軍官甚至一生一世都升不到上尉,也是常有的事情……我們個人的階級越高,國家的地位就越低。

為了整頓軍隊人事制度,國民政府決定重新評定軍銜。軍政部長何應欽派人到日本去考察,並且制定了一系列措施。1934年4月26日,成了軍事委員會銓敘廳,具體負責重新評定軍銜相關工作。1935年初,何應欽提出“陸軍官階過濫,殊非尊重名器之道”,建議減少上將名額,一部分上將改敘中將。3月,新的軍銜等級表頒佈,在級別上基本沿用了之前的6等16級制度,只是將上將改為一級上將、二級上將,另設特級上將。

這個特級上將當然是為蔣委員長量身打造的,以示跟其他人的區別,從1935年設立起到1980年被廢除,這個軍銜只授予過老蔣一個人。

新規定在晉升數額上做了嚴格的限制,尤其是上將這個級別,限制總數在60人左右,一級上將控制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間,只有出現缺額時才能從下一階擇優替補。

對軍官在某一階級的任職時間也做了具體規定,即“停年”制度,可以理解為升遷前所需最低任職年限。比如非戰時狀態:少尉升中尉一年半;中尉升上尉二年;上尉升少校四年;少校升中校二年;中校升上校三年;上校升少將四年。並且對軍官年齡也做了限制,超過限制年齡未獲得升遷的就要求退役。

老蔣的特級上將5顆星

按照這個規定,從少尉升上校最少需要十七年半的時間(戰時狀態有一定縮減),這還是仕途順利的情況下,可謂非常嚴格了。

國軍從1935年4月開始實施這一新規,但是如前面何應欽的提議,有的上將被降為中將,自然會引起不滿。為了調和矛盾,1936年初,國民政府又出臺了一個《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規定符合條件的中將可以掛二級上將銜,享受同等待遇,出現缺額時優先錄用。在國軍當中,加銜這一規定只有陸軍中將這個級別才有。

老蔣的五星上將披風,材質為喀什米爾小羊毛

國軍實施的這一套新的制度,出發點是好的,有利於管理混亂氾濫的軍銜。同時,又將軍隊的人事任免權一定程度上收歸到中央,因為只有獲得中央認可的軍官才會發放相應的餉金,對於限制地方勢力起到了積極作用。不過,新制度實施後仍然有軍官掛較高的舊軍銜,老蔣不得不號召大家降低軍銜:

“你們反省一下,你們的學問能力經驗,是不是比得上外國一個軍長、師長,甚至一個團長?你們和外國一般高階將領在一處交際應酬,他們是不是把你們當做一個軍長、師長,而表示真誠的敬意?說起來真正慚愧,我們一個軍長的學問能力,不僅比不上他們的軍長,而且比不上他們的師長和團長!這種名實不符的恥辱,我們大家必須反省,必須覺悟。”

但新制度實施沒多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軍隊大規模擴編。此外戰爭中,中低級別軍官大量戰損,以及出於對立功人員獎勵的需要,軍官出現大規模的變動,原來的軍銜制度已經跟不上現實的變化。比如一個連長在戰場上不斷立功,升任團長,但他的軍銜往往達不到“停年”要求。同一級別的軍官如果掛的軍銜不同,日後合作和指揮都會出現很大問題。

白崇禧一級上將4顆星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便出現職務軍銜制度。即對一軍官委任某種職務時同時授予相應的軍銜,但是這個軍銜不是由銓敘廳授予的正式軍銜,而是跟隨職務變動的臨時軍銜。比如戰時委任某人師長職務,同時授予中將軍銜,將來部隊整編以後,重新委任該人為旅長,那他的軍銜就相應地降為少將。只有經過銓敘廳授予的正式軍銜才不隨職務調整而改動。

職務軍銜和正式軍銜在待遇上沒有差別,但是顯然正式軍銜含金量要更高。在稱呼也有所不同,以少將為例,職務軍銜一般稱呼軍銜加職務,即少將軍長。而正式軍銜一般稱呼軍種加軍銜,比如:陸軍少將。在正式場合,一般都要求使用正式軍銜。

出現這兩種不同的軍銜之後,國軍的軍銜又開始亂套了,掛職務軍銜的軍官由於不透過銓敘廳,這些數字根本無法統計。而事實上,一般軍官只掛比較高的軍銜。比如戴笠一直佩戴中將軍銜,但是他1945年才正式晉升少將,死後追贈中將。另一個就是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的張靈甫,也是在1945年正式授予少將,但他早已經掛上中將軍銜了。

戴笠很早就掛中將軍銜

如此一來,在抗日戰爭中與盟軍合作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尷尬的場面。當時美國派到國軍總司令部的顧問最高軍銜只有少將,派到軍部最高為上校,一般是中校和少校。而在這兩個級別的機關裡,國軍少將以上的軍官多如牛毛。這就出現了,美軍顧問低兩三級卻要指揮高級別的國軍的現象。

被蔣介石派到汪偽政權潛伏的唐生明也遇到過類似尷尬的事情。唐生明是唐生智的弟弟,儘管沒什麼作戰經歷,但背景雄厚很早就獲得少將軍銜。進入汪偽政權後又被升為中將。但是一天日軍總顧問影佐幀昭(少將)帶著幾個大佐、中佐來視察。唐生明特意找了一副上校領章(相當於日軍大佐)。因為一箇中將要給日軍少將和幾個大佐敬禮,未免也太尷尬了。

到抗戰結束以後,國軍的軍銜已經完全亂了,出現了開頭所說的將官多如牛毛的情況。而且這些情況還來不及整治,馬上又爆發了內戰,最終國軍帶著這套混亂的軍銜退臺以後才有機會整治。

具體到廖耀湘升任兵團司令仍然是騎兵上校的問題,上校指的是他的正式軍銜。廖耀湘是黃埔6期畢業,論資歷在國軍將領當中只能算個小老弟。但是廖耀湘畢業以後被選派到法國聖西爾軍校機械化騎兵專業學習,1936年學成歸國授予騎兵軍銜。不久抗日戰爭爆發,隨後他又參加了中國遠征軍,因為戰績突出,獲得了快速升遷,到東北之前已經是國軍王牌新6軍軍長。

當時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是廖耀湘的老上級對他很照顧,而且杜聿明還把他的主要競爭對手孫立人、陳明仁排擠走了。日後,國軍戰局不利的時候,軍隊大規模擴編,指揮人員不斷更替,廖耀湘也不斷獲得升遷,很快就升到了兵團司令。但是他的正式軍銜一直沒有獲得晉升,這也就出現了上校擔任兵團司令,指揮15萬大軍的情況。

廖耀湘實際掛中將軍銜

雖然出現國軍將官多如牛毛的現象,但這些人大部分掛的只是虛假的軍銜。根據相關史料統計,從1935年4月國軍實施新軍銜制度起,到1949年9月退臺,共任命了將官4996。其中各級上將160名,中將975名,少將3861名。考慮到時間跨越14年,軍隊數量龐大,且經歷過2次較大的戰爭,這個任職數量絕對算不上多。

1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劉備擁有什麼樣的人格魅力呢?為什麼有不少人願意追隨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