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作為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其政績得到後世承認。
他是第一個啟用仁宗這個廟號的皇帝。宋仁宗不是那種雄心壯志要成就一番霸業的帝王,而是以畏天、愛民、奉宗廟、好學和聽諫五行培養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
他寬容仁厚的理政風格,讓宋仁宗一朝,成為後世士大夫追憶的一個朝代。
可以說宋仁宗對於皇帝的本職工作,完成得很不錯。
拋開皇帝這個位置,縱觀宋仁宗的一生,讀者們可能會發現,這位帝王的情感世界,一生都是灰色的。
宋仁宗的嫡母是劉太后,生母是李宸妃。自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從生母身邊帶走,成為劉太后的兒子。在劉太后活著的時候,宋仁宗一直以為他是劉太后的親生兒子,而李宸妃也以太妃的身份默默活在後宮中。直到劉太后死後,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心疼感慨母親以這樣孤獨的處境走完生命全程,沒有享受過兒子帶來的天倫之樂,宋仁宗對生母李宸妃一直感到愧疚得很。
劉太后和李宸妃的生母養母之爭,如果是碰到燕山君這樣的暴力帝王,一個王朝的命運有可能由此逆轉。但宋仁宗還是消耗掉部分仇恨,既認可養母的撫養扶持之功,也記住了對生母的虧欠和愧疚,這就埋下了宋仁宗長女的婚姻悲劇。
母愛之糾纏,是宋仁宗在情感世界的第一層失意。劉太后在幫宋仁宗冊立皇后時,捨棄了容貌出色的候選人張氏,選擇更方便控制的郭皇后。郭皇后有些脾氣,見到宋仁宗寵妃,就頗為來氣。有一次宋仁宗的寵妃尚氏和楊氏對著宋仁宗講皇后的壞話,被郭皇后聽到,幾個女人動起手來,郭皇后無意中打到宋仁宗,因此被廢出宮。
郭皇后畢竟是宋仁宗的髮妻。在劉太后去世前,兩個人相處的時光頗多,有幾分青梅竹馬的情分在。郭皇后出宮後,待遇不差,只是心情鬱結,宋仁宗不停派人看望。等到宋仁宗氣頭消了,決定把郭皇后接回後宮。
此訊息一出,郭皇后還沒有等到,就因病身故。朝臣中有人懷疑,郭後並非正常死亡,而是死於謀殺,於是最後負責幫郭後看病的太監閻文應和御醫受到處罰。
郭後被廢之後,如果和宋仁宗能夠徹底了斷,沒有藕斷絲連,宋仁宗不作出“接其回宮”的承諾,郭後也許不會那麼早死,年僅24歲。
和郭後的經歷,也說明宋仁宗在感情上其實是一個比較仁弱的人。
原配郭後之死,是宋仁宗在情感世界的第二層失意。郭後被廢后,朝臣一致推選出曹皇后當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在別人看來,曹皇后出生北宋頂級世家曹氏,“今天下言諸侯王世家者,以曹為首”。而曹氏本人相貌不出眾,但熟讀史書,性情慈愛而又嚴謹,是一位完美的皇后人選。
可惜,宋仁宗與曹皇后感情並不和睦。外人眼裡的好皇后,落到宋仁宗眼裡,就是無趣呆板。本來在帝位上,宋仁宗已經非常善於剋制自己的慾望,為什麼回到後宮中,還要面對一個泥塑菩薩一樣刻板的皇后呢?
曹皇后是賢惠,但賢惠得不近人情,不帶溫度。
宋仁宗晚年和曹後關係更是緊張。他晚年生病,神志不清時大喊不讓曹後靠近,還說曹後要謀反。幸好左右宮人捂住此事,才沒有鬧大。曹後躲過一劫。
宋仁宗與繼後曹皇后貌合神離的夫妻關係,是宋仁宗在情感世界的第三層失意。宋仁宗一生最為寵愛的妃嬪當屬張貴妃。
張貴妃出生士大夫家庭,父親早逝後家道中落,進入宮廷當舞姬。她舞藝出眾,十六歲那一年在一場宮廷宴會上和宋仁宗邂逅,從此開啟了一場長達十四年的獨寵時代。
宋仁宗此時30歲,正是一個男人最好的年紀。與曹後相比,張貴妃貌美而有氣質,青春逼人。她沒有受到過世家大族的教育和約束, 因此身上就有宋仁宗喜歡的輕靈和才情。
張貴妃入宮後四年時間,就連續生育了三個公主。這曾經讓盼子心切的宋仁宗失望,但這樣的生育記錄,足見她的專寵程度之高,令後宮眾人望而卻步。
對張貴妃的感情,曾經讓宋仁宗一度下定決心要廢掉曹後。古人相信深情夫妻必然“生同衾死同穴”。而古代能和丈夫“死同穴”的人只能是正妻。
廢除曹後的阻力太大,曹後素無過錯,而仁宗已經廢除無辜的原配,豈能重蹈覆轍?
宋仁宗退而求其次,冊封張氏為貴妃,距離後位只有一步之遙。
張貴妃三十歲時身故。傷心欲絕的宋仁宗追封她為溫成皇后。於是,宋仁宗一朝出現一死一生兩皇后,輿論一時之間譁然。
宋仁宗一改以往文弱的性子,頂住朝臣壓力,堅持給心愛之人身後名。
張貴妃的早逝,又成為宋仁宗在情感世界的第四層失意。宋仁宗打著生子的旗號,後宮所納美人越來越多,但專寵至此,僅張貴妃一人。
宋仁宗的後宮嬪妃越來越多,愛管事的朝臣卻從來不說,這是因為宋仁宗無子。
宋仁宗一生在兒女緣,頗為淒涼。他一生三個兒子,十三個女兒。三個兒子夭折,十三個女兒中存活下來四個,其中三個還是老來女。所以在他的生命中,真正陪伴宋仁宗帶來天倫之樂的人只有他的長女福康公主。
在父親和眾多后妃寵愛下,長大的福康公主,卻在父親一手包辦的婚姻下,陷入人生的深淵。
宋仁宗特殊的身世經歷,讓他對生母李宸妃非常愧疚,親政後他不斷厚賜李家,彌補內心的遺憾。
他子女接連早夭,一度讓宋仁宗認為這是生母對他的罰。他內心的負罪感更重。最後,為了更顯李家尊貴,他決定把尚主的富貴給李家。
於是不顧女兒福康公主強烈的抵抗心理,把女兒福康公主嫁給了李瑋。李瑋相貌才行都入不了公主的眼,而公主的婆婆楊氏庸俗不堪,時常偷窺公主起居。
從小嬌生慣養沒有受過一次委屈的公主,受不了這樣的婚姻生活,精神大受刺激,從此言行無狀,時不時鬧出上吊、投井,甚至放火燒屋。
可惜福康公主直到死亡,才徹底擺脫了這樁父親包辦令她窒息的婚姻。
想要補償母家的仁宗,葬送了女兒一生的幸福。
唯一一個有幸在自己身邊長大成人的女兒,卻陷入了瘋魔狀,宋仁宗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女兒的人生悲劇,成為宋仁宗在情感世界的第五層失意。世人都感嘆宋仁宗身為一代帝王,仁厚、善於納諫、不奢侈、約束自己,兜攬天下英才為其所用。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都生活在仁宗時代。
可惜,這樣一位好的帝王,在情感生活上是一位十分不如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