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國史粗講》,在上一單元裡我們談論了所謂的“周秦之變”,最終此次重要的轉型在漢武帝的手上完成。這一單元,我們來看影響中國歷史的另外一條重要線索:中原與草原的關係。
研究中國歷史,只看我們所謂的中原固定區位是遠遠不夠的,中原與草原、海洋、高原本質上是互相塑造,相愛相殺的關係。而其中的草原最為關鍵,甚至可以說,脫離了草原我們根本無法理解中原。
在讀中國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為什麼“純漢人”王朝根本無法長時間穩定地統治長城南北,反而像契丹、金、蒙古、滿清能夠做到呢?這就涉及到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內在統治邏輯。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搞懂什麼是“漢人”?
漢人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這個概念在漢朝以後才逐漸出現,並且他並不能夠以血統來做定義。中國歷史上充斥著各種遷徙與同化的過程,血統論在這一事實面前根本站不住腳。那麼什麼是“漢人”?只剩下了一種定義,就說是文化定義,再確定一點說是儒家文化。凡是接受過儒家文化指導生活的人,在古代都可以被看作是“漢人”。
儒家文化與基督、伊斯蘭文化很不相同。最大的區別在於載體不一樣,基督、伊斯蘭講究的是個人心靈的皈依,只要有了信仰,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按照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或者穆斯林的方式來生活。
與之相比,儒家文化很不一樣,儒家文化光靠心靈的皈依是不夠的,個體還必須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中才行。因為有了這層關係,儒家的前提是人們必須得要定居,而定居的前提則是農耕。
然而,農耕有一個非常硬性的約束條件,就是年降水量。在東亞這片區域上來說,如果年降水量低於400毫米的話,是不可能農耕的。那麼東亞大陸的400毫米等降雨線在哪呢?答案是:基本與長城重合。這也是中國農耕區域的擴張極限,所以漢人在這裡修建了長城,長城以北就是遊牧地區了。
所以在古代,人們一旦跨過長城就必須遊牧化,要不然就是死路一條。而一旦遊牧以後,中原的人際關係、家庭結構的基礎就沒有了,也就無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來生活,這也就意味著生活遊牧化後,就不再是漢人了。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漢人遠走漠北以後,第一代或許還有點漢人的影子,第二代還有點記憶,第三代開始就徹底匈奴化、突厥化、蒙古化了。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純正的中原王朝曾經多次派兵遠赴漠北,卻總不能長期穩定統治的原因了,因為無法駐軍,無法定居,漢人軍隊如果強行駐紮,過不了多久就會變成其他民族。所以中原王朝每次與遊牧民族的戰爭取勝後,其實都不過是替草原其他遊牧者掃清障礙而已。
這樣一來,我們也就可以得出個令人很不愉快的結論:純漢人王朝無法長期、穩定的統治長城南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