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夥伴對於古裝劇都不陌生,在兩軍對陣當中除了大將軍之外,還會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謀士,謀士不管是對將軍還是君主的作用都是很大的,特別是在戰國時期,每位君主的門下都有一批謀士專門獻計策,不過,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謀士在獻計的時候往往會給出上中下三個計策,然後供君主去選擇,而君主一般都會選擇中策,基本上很少會選擇上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所謂謀士就是為君主排憂解難的,在他們眼中知道能夠解決問題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可以,仁義道德似乎對他們並沒有任何的約束,因此,雖然謀士能夠幫助君王成就霸業,但是往往名聲不是太好,當然也有例外,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備受後人的敬仰。
作為謀士對於自己君主的性格以及處事風格肯定是非常瞭解的,所以謀士在向君主獻計的時候都會為他們量身定做,並且會把君主會選擇的計策定為中策,然後在此基礎上再激進一些來作為上策,再選擇一個相當保守的作為下策供君主選擇,這樣做既可以讓君王認為謀士非常的用心,同樣還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了君主自己,可謂想的是非常周道的。
一般情況下三個計策的側重點都是有很大不同的,上策的收穫的利益是最高的,但是伴隨著的卻是高風險,而下策則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選擇的計策,中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是非常大的,不僅能夠得到足夠多的利益,而且風險也是非常低的,更何況謀士的本意就是讓君王採取自己的中策,而君王在透過對比之後往往也會選擇中策,即便君王沒有采取自己的中策,但是採取其他的計策也是一樣的,反正都是自己的計策。
提起龐統可能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三國的畫面,龐統作為比肩諸葛亮的謀士,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其成就絕對不會再諸葛亮之下,而曹操也不可能成為最大的贏家。在公元211年的時候,劉璋麾下的張松和法正暗地裡已經倒向了劉備,一直想辦法勸說劉璋讓劉備入蜀,而劉備則在葭萌關大肆招兵納賢,次年劉璋發現了張松等人的異常,最終把他們全部處死,劉備也非常擔心劉璋來找自己算賬,於是便詢問龐統該怎麼辦?
龐統為劉備指了三條明路來讓劉備選擇,第一條就是讓劉備挑選精兵悍將,在劉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殺他個措手不及,前提是劉璋反應非常的慢才可以成功佔領成都,如果劉璋早有準備的話,那麼劉備的軍隊將會被劉璋包餃子。
第二條是讓劉備假裝退回荊州,趁這個機會拿下楊懷和高沛的部隊,這樣的話劉備的實力就會大大增加,和劉璋一決高下根本不是問題,而楊懷和高沛兩個人的性格註定他們會成為炮灰,所以這個計策可謂是十拿九穩。
第三條便是回到白帝城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實力大增的時候再去圖謀劉璋的蜀地,這是最安全的做法。但是對於劉備來說肯定是不甘心重回白帝城的,既然第一條計策有很大的風險,那麼只有第二條計策可選了。
龐統在為劉備獻出三計的時候,肯定考慮到了劉備的心思,在一年前的時候,龐統和法正就建議劉備在宴席上殺掉劉璋,但是劉備認為這樣做不道德,果斷拒絕了,但是又非常渴望得到蜀地這塊肥肉,也就是說劉備是不想冒險但是還想吃肉,既然這樣龐統便為劉備制定了一條完全符合他要求的計策。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是為劉備量身定做的為什麼不直接告知劉備呢?當時劉備正面臨整死存亡之際,單獨給他一個計策勢必會遲遲不下決定,這樣變回喪失良機,而如果給他兩個比較的物件,劉備則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中策,最後的結果確實如龐統所料。各位小夥伴現在知道為什麼謀士會為主上獻出三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