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秦賦》中,秦王嬴政和呂不韋的兩次對話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秦王嬴政問呂不韋是不是自己生父,他說道:“你若是我生父,我願意跟你一起離開秦國,願意跟你浪跡天涯,也不願做一個……”

第二次,呂不韋給嬴政講了一個關於齊桓公和管仲的故事:

“當年齊桓公為管仲之仲父,每當有大臣去找齊桓公的時候,齊桓公必說:‘去找仲父!’。

旁人便開始議論:‘事事找仲父,這個王未免當得太輕鬆了吧。’

齊桓公得知此事後沒有大怒,反倒解釋說:‘我先前沒有得到仲父的時候,當這個君王確實艱難。如今我得到了仲父,做這個君王是真的很容易。’”

呂不韋解釋說,他講這番話是為了告訴嬴政,做君王不需要事必躬親,把事情交給臣子(他)去做即可。

其實,這句話並非劇中才有,現實中的呂不韋也常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他認為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君王如果德行不足以服眾,人民便可以站出來推翻他。所以君主為了減少自己的過錯,就要把權力下放,接受人民的監督,讓賢明的人一起治理國家。(《呂氏春秋》)

即便是放在百家爭鳴的大時代來講,呂不韋的思想也很超前了,倘若生在當代,他應該會很開心吧。

今天,我們來談談呂不韋執政12年的功與過。

一、呂不韋提倡“義兵”制,改變了商鞅變法以來“計首授爵”、“尚首功”的政策,為秦國的人口增長打下了基礎;

呂不韋謀秦的時候,秦國剛剛在長平之戰中擊敗了當時唯一能夠和秦國在正面戰場硬碰硬的趙國,在秦昭襄王的領導下,秦國兼併天下的大勢已經勢不可擋。

但也正是這場長平之戰引發的後續事件,讓呂不韋意識到了秦國軍功爵制的“弊端”所在,這套曾經讓秦軍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制度已經不再適合馬上就要一統六國的秦國了。

昔年,商鞅變法推行軍功爵制時,提出了以斬獲敵人首級、耳朵的數量記功的“計首授爵”、“尚首功”政策,這種政策可以激勵秦人在面對人數遠超己方的敵軍時,仍然能保持高昂計程車氣。更深遠一點,這種政令還能夠動搖敵人的人口根基,一步步削弱敵國的國力。

長平之戰中,趙國損失的四十多萬士兵,便佔據了趙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秦國這一戰等於直接讓趙國在三十年內難以恢復元氣。

人口是組成一個國家的核心,人口的多少直接關係到國家生產力、軍事實力的強弱,商鞅就是看準了秦國要想以少打多取得勝利,必須用這種方式摧毀敵人的有生力量才能達到目的。所以,他的這種思路,是先“生存”下來,然後再圖“變強”。

而呂不韋所處的時代,秦國和諸國所處的角色完成了一次對換,現在瑟瑟發抖的換成了秦國的對手們,這自然就不需要採取斬首記功這麼粗暴的方式了。

呂不韋認為秦國要想兼併六國,是需要六國的人口來充實自己的實力,如果繼續採用斬首記功的方法不僅會間接削弱秦國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會逼迫六國聯合起來反抗秦國,從而加大統一六國的難度。

在這種情況下,呂不韋提出了義兵制度:“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國邑之交,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奉而題歸之。以彰好惡。信與民期。以奪敵資。”

這套制度的核心,就是秦軍攻下的地盤不擾民、只除惡人,讓六國百姓轉變對秦國的看法,認為秦軍是解救他們於水火的仁義之師,從而減弱對秦國兼併六國的牴觸情緒。

二、呂不韋重視修建水利工程、推崇農業科技,提高了秦國糧食產量;

秦始皇13歲登基,他在位前四年,接連發生災禍:秦王政三年“歲大飢”、四年“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大疫”

呂不韋意識到關中地多鹼滷,本來糧食產量就不高,如今接連出現災禍,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艱苦,這樣下去遲早會讓秦國的大本營出現動亂。

怎麼辦呢?

呂不韋想到了一個人:蜀郡太守李冰

在他當丞相時,他聽聞,蜀郡太守李冰正在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光能解決當地的水患災害,還能把地瘠民貧的成都平原改造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呢?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當韓國派來的間諜鄭國試圖用修水渠的方式削弱秦國時,呂不韋非常主動的接受了韓王的弱秦之計:我主動上鉤,你快來吧

鄭國西引涇水東注洛水,修建了一條長達300餘里的“鄭國渠”,這個規模浩大的水利工程也無愧鄭國承諾的那樣:“我雖然是被派來秦國做間諜的,但是水渠修好之後受益的還是秦國。”

據史料載,鄭國渠“溉鹹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

我們可以想象對於一個立志統一六國,在軍事上已經沒有對手,唯一對手是各種自然災害的秦國而言,當折騰他們大本營好久的災害被解決之後,這不就相當於秦國最後一塊短板也被補上了嗎?這樣的秦國該是多麼強大啊!

更有趣的是,呂不韋還很關心如何根據時令變化,來從事農業生產才能提高產量的問題,細細一想,這不就是農業科學嗎?呂不韋可真是個妙人。

在呂不韋門客編撰的《呂氏春秋》中,呂不韋不光依據時節的不同,總結了農事的生產規律“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牙”、“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他還專門用《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文章來教導世人如何根據不同的土壤來種地、如何辨別土質好壞、如何根據時令種植作物、如何提高糧食產量

知識是寶貴的財富,尤其是在生產工具落後的年代,呂不韋命人收集總結的這些農耕經驗無疑是能夠幫助人民增產的利器。

三、呂不韋重視吸收人才,增加了秦國的人才儲備;

呂不韋當上丞相後,做了一件在當時很彰顯身份的事情: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招賢納士是戰國時期的風俗,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都喜歡玩這一套。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加強自己的權勢,另一方面則是可以補充國家的人才庫。

孟嘗君的經歷說明了哪怕是雞鳴狗盜之徒,運用得好,也能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價值。所以在戰國時期,無論是身懷奇門巧技的江湖人士,還是學富五車的名士,如果想要走捷徑,都可以嘗試去做別人的門客謀生。

呂不韋招來這三千門客,當然不是為了充門面,爭面子的,他的目的一是為了拉攏六國人才,削弱他們的力量,另一方面就是想招來人才為秦國兼併六國做準備

在呂不韋招來的人才中,諸如甘羅和李斯,都是官拜丞相的人,由此可見,他的三千門客裡確實是有不少有真才實學的人。

呂不韋對於人才的重用,不光體現在吸納外來人才上,也包括對秦國內部人事調動。

四、呂不韋採用諸子百家思想著成《呂氏春秋》,他的施政理念無形中影響著秦始皇寬容對待六國百姓。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推崇法家,正因為此,受主流觀念影響,很多人在指責秦始皇的時候,都會帶上“殘暴不仁”、“嚴刑峻法”等等理由。

但這些人瞭解的秦始皇只是斷章取義的始皇帝,甚至於恐怕連《史記·秦始皇本紀》都沒看過。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但是結果往往和英雄們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傳至萬世,而偏偏二世而亡。”

秦王政和呂不韋的關係明面上很緊張,但長久以來呂不韋的行事作風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秦始皇的決策。

受呂不韋的影響,秦始皇在對待六國的問題上採取了一種比較開明的方式:原六國的貴族只要放棄抵抗,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往往是有保障的,而六國的平民在登記了自己原有的土地份額後,便可以在現在所居住的地方領取同等份額朝廷分配的土地

至於原本沒有田地的流民,也可以分配到田地、房屋,作為生活保障。

呂不韋對秦始皇造成的影響,遠比他自己所否認的那般輕描淡寫:“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崇禎皇帝的悲哀:大明毀滅前,他15萬錦衣衛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