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性是複雜的,很難簡單的用三言兩語去評價一個人,而對於古代帝王更是如此。他們站在歷史的最前沿,他們掌握著時代的權柄,他們的功過是非,都會左右歷史程序,他們的所作所為會被放大與曲解,隨著時間的更迭,在歷盡千百年之後,現在的我們再看到的,都是失真的。
這是必然。
但是中華文明的一大優點在於,區別於其他文明,我們的文明從誕生之日起,就幾乎沒有斷檔,沒有空白期,因為我們有些獨一無二的史官制度。
從遙遠的奴隸制的夏朝時代開始,史官就出現在古代中國歷史裡,三千年的完善與發展,史官制度成為了古代中國最長壽的制度之一。人們尊重歷史,善於樂意總結歷史,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修史都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且蔚然成風。
正因為前赴後繼的修史人,留下無數著作,使得今天的我們能夠透過那些文字,看到千百年前的先人們,看到他們的言行舉止,看到他們善惡。看到王朝的覆滅與誕生,看到朝堂的陰謀與詭計。
當然,前面說過,對於站在時代最頂端的人來說,關於他們的記錄,永遠不會那麼真實。
關於帝王的記錄,歷來是歷史記錄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現差池的地方。
史官記錄的起初沒有細分,到了後來,開始分化為專門負責記錄帝王言行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起居注史官是皇帝的貼身秘書,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但是皇帝沒辦法看到。而史館史官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
這個起居注特別重要,後世能看到的卻少之又少,這畢竟有著帝王最隱私的一面,難以流傳。而且它作為原始稿,在修撰史書的時候用作參考,後世的兒孫們刪減剔除那些負面記錄,這是沒辦法的事。
制度這東西,建立很容易,遵守很難,想讓天下在手的皇帝們不看這些記錄他們所有言行的文字,的確很難,比如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看過。
唐太宗怎麼來的皇位,他自己清楚,這是他的心病,所以他總是想要看看史官們是怎麼記錄自己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老李終於看到了。
據說在他看之前,諫議大夫朱子奢說了這麼一段話,“陛下聖德在躬,舉無過事,史官所述,義歸盡善。陛下獨覽《起居》,於事無失,若以此法傳示子孫,竊恐曾、玄之後或非上智,飾非護短,史官必不免刑誅。如此,則莫不希風順旨,全身遠害,悠悠千載,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觀,蓋為此也。”
但是老李不聽,還是看了。不過老李畢竟一代明君,他看了記錄這事,還是讓史官記錄了下來,否則他要是干涉,這件強看記錄的小插曲,也不會被我們知道。
李唐天下的確是古代中國的一個盛世,它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巔峰。但是我們可以說,李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建立的,而這個巨人,就是隋朝。
隋朝是個二世而亡的朝代,歷時38年。而導致隋朝滅亡的人,是隋煬帝楊廣。(後面那幾個傀儡就不用算了吧?)
隨著網路媒體的發達,有一種言論甚囂塵上,他們把隋煬帝說成是千古一帝,可與秦始皇並肩的人物,什麼漢武帝,唐太宗,什麼宋太祖清聖祖,根本無法與他相提並論。他的功勞遠大於過錯,他的作為影響後世千年。
楊廣這個人極具爭議,不能簡單的把他歸納為明君,昏君,暴君。他的身上存在功與過,是個矛盾體。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評價他?
私以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尤其是帝王,應該從兩個大方面著手。
第一,他的使命,以及他對使命的完成度。
第二,他的作為對於當時社會來說,導致了什麼結果,對於後世社會又產生了什麼影響。
我們一一來看,這個充滿爭議的隋煬帝,到底在歷史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楊門在北朝的威望,已經無需多言,楊廣從出身之日起,就在權力的中心。他從小顏值出眾,聰明過人,在他13歲的時候,他成為皇子,他老爹楊堅受禪讓而稱帝,他大哥當了太子,他成為晉王。
楊廣13歲當上晉王,是公元581年,到公元600年時當上太子,這一段時間,他的身份是隋文帝的好兒子,太子楊勇的好弟弟,他參與滅掉南陳朝,無論高賀若弼等名將的功勞有多大,掛名統帥的是楊廣,這滅掉陳朝的功勞,理應算在楊廣頭上。
至此,楊廣完成的非常不錯,他是一個能替父皇分擔的好兒子,這一點與不久之後,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相似,替父分憂,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是一個優秀的統帥。而且楊廣還有賢名,此時他的所作所為,也對得起他的賢名。
但是請記住,優秀統帥與治國明君是兩個概念。
公元600年,楊廣被冊封太子,他的大哥楊勇被廢。公元604年,楊廣登基稱帝。
很多人詬病楊廣,說他殺父弒兄,還調戲父皇妃子,說他的太子之位是他偽裝自己陷害兄長而得來的。
這一點其實並不重要。
楊廣還是個大才子,至今楊廣存世的詩作還有四五十篇。但是我們知道曹操曹丕也是大才子,宋徽宗、南唐後主李煜也是大才子,詩詞書畫方面的才華,不能說明他們作為皇帝統治者是否賢明。
還得看他們怎麼做的,怎麼對待國家與人民的。
現在,楊廣是一個皇帝了,我們就一一對照著來看,這位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皇帝,他的工作做的怎麼樣。
第一,楊廣的使命,以及他對使命的完成度。
首先我們要清楚,楊廣是個二世皇帝,老爹給他留下的江山不錯,國家一統,人民安穩,是一個治世,所以楊廣的使命很簡單。
1,當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家王朝生存下去,這同樣是歷史上每一個皇帝的使命。
2,發展,簡而言之就是讓國家更強大,讓老百姓更有錢。
生存與發展是每一個時代的主旋律。
楊廣一拿到這手牌的的時候,估計都笑了,雙王,4個2,外加兩把順子,這是明牌叫地主、閉著眼睛都能打贏的牌。
開整!
楊廣604年登基,618年被殺,當了14年的皇帝。為了他的使命,他是怎麼做的呢?
主要大事有這幾樣,
(1)“完善科舉制,增設進士科”。
(2)“開鑿”大運河。大運河是無數人眼中楊廣最大的功勞。
(3)“降服”吐谷渾
(4)三次征討高句麗
(5)建造東都及各地行宮
(6)巡遊天下,西巡張掖,三遊江都,北巡涿郡
楊廣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營建東都洛陽。這一點老實說,是必要的,都城重心向東轉移,於經濟軍事上都有好處,自己順帶著享受一番,也不為過。楊廣不是傻子,他有腦子。
不過好像也沒人說楊廣是傻子。
“登極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萬人”,盛世人就是多啊。
而且楊廣這人喜歡到處巡遊,每一次都是大張旗鼓,極盡奢華,遍地行宮。不過這些對於皇帝來說也沒什麼,乾隆皇帝跟他一個樣,也就有些勞民傷財而已,但是牌好,不傷經動骨。
科舉制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了,這是改變中國歷史的一大創舉。但是科舉制是何人所創,什麼時候開始的,至今未有定論。科舉制度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漢朝,一說隋朝,一說唐朝。
很多人以為科舉制就是進士科,這是不對的,在宋以後,進士科成為科舉中唯一科目,但是在宋之前,進士科與明經、明法其很多科目並列,為常科。
很多讀過高中的人,大多認為進士科是在隋朝出現,他們認為隋煬帝所創,果然如此麼?
其實經過考證,隋朝的大考,並不具備科舉制的條件。我們看隋朝的詔書,“京官五品以上及總管、刺史並以志行修瑾、清平幹濟二科舉人”,官員考察舉薦,這顯然還是察舉制。
科舉制之所以為科舉制,是因為它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考生自由報名,“投牒自應”,不需要什麼官吏推薦,二是定期舉行,每年就在那個時間,這才是不拘一格選人才的國家大考。你隔三差五的不定期舉辦,這只是皇帝偶爾的恩典,或者說是心血來潮。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科舉制度萌芽於南北朝時期,定型於唐朝。
而隋朝建立在察舉制上的分科考試,並不是科舉制,本質上還是察舉制。這是兩個根本的概念。
至於依然認為楊廣創立進士科的,我們來看一個人,房玄齡。他是唐初名臣,看看舊唐書對他的介紹:“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年十八,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
房玄齡十八當上進士,這實力槓槓的啊。房玄齡生於579年,他的十八歲,應該是596年,(古人說歲數都是虛歲,這個是常識吧?落地就是一歲。)
596年,哦,那時候是楊堅的開皇十六年。咱們的千古一帝楊廣是604年才當上皇帝的。
這麼看,進士跟他沒啥關係啊。
(有關於進士的矛盾之處史書上還有一些,似乎正是某些人以為進士科起源隋朝的佐證。)
大運河是楊廣繞不過去的話題,但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一點高中歷史老師肯定也講過,古代中國,運河一直就在修,說楊廣開鑿大運河並不準確,而應該說他貫通了大運河。
首先,大運河絕不只是楊廣為了江南美女、為了揚州瓊花而上馬的工程,否則他只需要往南挖就行了,沒必要往北挖。北方女子多粗狂,不符合楊廣的品味。
從春秋戰國開始,中國人就開始挖運河,軍事需要,挖,經濟需要,挖,在隋朝統一之前,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遍佈運河,這也為楊廣的貫通大運河提供了客觀條件。
要知道楊廣短短14年的皇帝生涯,他是怎麼都挖不出一條數千里長,橫臥東部中國的大河的,他做的只是貫通疏通的工作。不過饒是如此,這個貫通的工作量也是大過了天,以至於“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大運河的開挖疏通在隋朝之後也一直在進行。而我們今天熟知的京杭大運河,並不等同於隋朝大運河。今天的京杭大運河由元朝所開挖,規模有過之而無不及。由北京直達杭州,貫通南北。
現代人熟知隋煬帝挖運河,一是他動靜最大,舉全國之力,二是小說演義的添油加醋。
西巡張掖,降服吐谷渾。
西巡張掖即所謂萬國博覽會,本質上就是一場楊廣的國力炫耀,極盡奢華之能事,鋪張浪費到了極點。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這所謂的萬國博覽會,並沒有帶來什麼大的經濟效應,或者帶動中外的大規模來往。
原因無他,都怪本澤馬,哦呸,都怪吐谷渾。
這吐谷渾橫亙在隋朝西部,隔斷隋朝與西域各國的交往,這讓中原王朝早就不滿,現在國力強盛了,還能容忍他在臥榻之側鼾睡,開打!
在前期打了差不多之後,公元609年,楊廣御駕親征。隋朝兩將張定和、柳武建追擊吐谷渾,張定和輕敵冒進,被射殺身亡。柳武建率眾奮力反擊,大破吐谷渾,吐谷渾王公十萬餘口歸降,但是頭子慕容伏允跑了。後續追擊的梁默、李瓊等將領都被反殺,士卒凍死者大半,隋軍只能撤退。
不過既然佔領地盤了,楊廣就認為吐谷渾被滅了,也就在這期間,萬國博覽會勝利舉行。
隋朝還趁機在這些地方設西海、河源等郡,隋朝版圖達到鼎盛。
“是時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有奇。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但是這是個虛假的鼎盛,楊廣所謂的滅吐谷渾,不過是短暫的佔領,更像是到此一遊。
“帝立順為主,送出玉門,令統餘眾,以其大寶王泥洛周為輔。至西平,其部下殺洛周,順不果入而還。”
在楊廣大軍回來之後,伏允已經帶著他的人馬殺回來了。
而不出幾年,慕容伏允不但復國,而且還侵佔到了隋朝的土地,整個西部又是人家的地盤,這時候隋朝又能做什麼呢?
“大業末,天下亂,伏允復其故地,屢寇河右,郡縣不能制。”
所以這萬國博覽會有什麼用?
三徵高句麗。這就像是惱羞成怒的敗家富二代欺負人卻被人還手暴打,不依不饒,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反而丟人現眼的故事。
略。
三徵高句麗是楊廣生涯的敗筆與汙點,這裡就不展開了,稍微留點面子。
如此來看,楊廣在自己的皇帝任期內,做了這麼多的事,對於自己的使命完成的怎麼樣了呢?結果顯而易見,國家完蛋了,他自己也死在江都。
顯然,作為守成皇帝,他的使命沒有完成。
死了就死了吧,人總有一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只要留下寶貴財產,福澤萬民,這個皇帝也是個好皇帝。
那我們就看皇帝評價標準第二條:他的作為對於當時社會來說,導致了什麼結果,對於後世社會又產生了什麼影響。隋煬帝的性格我們就不要觸及了,那些男女之事,個人興趣,都沒關係,他是皇帝嘛,這方面也算情有可原。
隋煬帝在位小14年,待在都城長安1年左右,待在東都洛陽4年多一些,然後就是待在江都3年多,其他的時間,不是在巡遊的地點,就是在去巡遊的路上。
一個無法安分的人。不知道那時候他怎麼統治國家的,可能都是影片指揮,網路遙控吧。
建東都,建行宮,修長城,三徵高句麗,西巡張掖,北巡涿郡,貫通大運河,這些都是大工程,據統計隋煬帝皇帝生涯動用百萬人力級別的大工程,為22次,累計動用人力三千萬。隋朝的老百姓不是在幹活的地方,就是在去幹活的路上。
一個好大喜功的人。他要與始皇帝比規模,想跟漢武帝比武功。
隋朝巔峰人口大約是890萬戶,一戶6人,約5000萬人,而到了唐初武德元年,人口只有200萬戶左右,約1200萬人左右。這人口銳減了3800萬啊。
除了農民起義,天災而死,避禍無法統計的,這剩下的人在這短短十幾年間怎麼沒的?
那生涯發動22次百萬人口大工程的“千古一帝”楊廣不要背鍋?
很多人說所謂的貞觀之治並不發達,比起隋朝差遠了。那是當然,人口都在隋末死絕了,誰去創造財富?
於國,祖宗的基業被敗光,於民,國家的百姓死亡半數以上。這在當時就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亡國昏君。
“弒君篡位、荒淫亂倫、荒廢政事、營建宮殿、苛捐雜稅、巡幸無度、窮兵黷武、拒諫戮忠、賣官鬻爵、背信棄義。”
畢竟已經過去1400年了,現在的人們看待楊廣也更加理性了。那麼此時的我們再來看楊廣的所作所為,以現在的標準來說,是功還是過。
南北朝時期,國家雖然分裂,但是大的兵禍不多,整個社會都在向前發展、都在積蓄財富與人口,所以在隋朝一統天下以後,他們能夠速度達到盛世,人口五千萬。而隨著隋煬帝的一系列操作,大規模的人口消耗,巨大的財富流失,後世的唐朝花了一百多年,到了開元盛世才追上隋朝鼎盛時期。
這是被耽誤的一百多年。隋煬帝是主要責任人之一。
隋煬帝所做的事,秦始皇在做,漢武帝在做,唐太宗在做,忽必烈也在做。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在任期內遍地開工,戰爭,浩大工程,把別的朝代數十年,甚至近百年做的事情,全都一起幹,導致一個超級盛世胎死腹中,這是他對歷史犯的錯。
大運河在後世發揮巨大作用,但是開挖運河是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會做的事,分裂之時各挖各的,統一之時,打通一片。他貫通的大運河也在幾十年後淤塞斷流,又被唐人重新疏導貫通了一次。所以現在人們都說隋唐大運河,而不是隋朝大運河。
至於現在的京杭大運河,跟他關係不大了。
按照現在來說,我們已經放寬對他的批判,認為隋煬帝不是一個昏君,是一個有功有過,過大於功的皇帝。但絕不是一個好皇帝。
隋煬帝好大喜功,窮奢極欲,視人命如草芥。他不會審時度勢,不會自我反省,大業七年就爆發農民起義,已經在給他提醒,但是他視若無睹,依然我行我素。
很多人說隋煬帝得罪了其他豪門貴族,這是開脫之詞,他得罪的是天下百姓。他上任第七年就有農民起義,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也沒能徹底鎮壓,老百姓為什麼這麼拼?
因為天下百姓亡了近半,再不跟他拼命就是被他奴役死。
而李淵的確是佔了便宜,成為了新的豪門代理人,這同樣是他自己的過失。
楊氏一門在北朝經營數代,早就步入權力的中心,楊堅的皇位怎麼來的,13歲的楊廣應該清楚。只是他掌握天下以後,一沒穩住百姓、安撫百姓,二沒防範豪門、削弱豪門,一手好牌打的稀爛,著實讓人不解和可笑。
漢武帝武功強盛,楊廣就想學漢武帝,可要知道,漢武帝是漢朝第四代君主,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更有文景之治的盛世基礎,國家強盛,他才有與匈奴一戰的底氣。
而楊廣不僅對外用兵遠比漢武帝頻繁,而且對內巡幸無度,興建宮殿,貫通運河,讓一個國家始終處於超載模式下運轉,崩潰是遲早的事。
這些都說明,他雖然聰明,但是他沒有政治智慧,他不懂的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智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有人開始吹噓隋煬帝為千古一帝,這種矯枉過正,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他們說隋煬帝只是跨大了步子扯了蛋。
只是?人口死亡過半,祖宗江山都丟了,都這樣了還只是?
他們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隋煬帝被唐人黑了。
拜託,唐人把自己那些齷齪事都寫在史書裡了,還需要怎麼黑隋煬帝?
他們說隋煬帝弊在當時,利在千秋。
那所謂的利在千秋是他主觀所想的?那所謂的利在千秋的功業,如果沒有他是不是依然會有人做?
他們說要換個角度解讀歷史。。。。
別這樣,真的。歷史不是這麼換角度解讀的。歷史解讀,得有起碼的道德標準,得有起碼的價值觀。
如果無節制的解讀歷史,如果按照現在某一種可怕思潮去為古人某一種行為辯白。。。。
那你們想想,歷史上所有發生的事,都能找到它所謂的積極一面。那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