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一代雄主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恐怕也是讓朱元璋臨死也放心不下的一件事,因為太子朱標的早逝才不得已選了這位看上去過於柔弱的孫子。為了防止朱允炆壓制不了朝中的功臣們,朱元璋將他們幾乎屠戮一空。陪伴在朱允炆身邊的,都是些文人,朱元璋看到這些書生,又想起鎮守各處兵強馬壯的藩王們,擔心尾大不掉,於是頒佈一條聖旨:朝廷在必要時,可以下令“削藩”。

朱允炆上臺後沒多久,為了鞏固皇權,開始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只是建文帝的步子邁得實在太大了,自己的那些叔叔,在沒有明顯過錯的情況下,被直接廢為庶人,甚至被殺。周王、代王、齊王、岷王被廢,湘王朱柏全家自焚。實力最強、野心明顯的燕王朱棣,為了不落得和被廢藩王一樣的下場,在和自己的首席謀士,“黑衣宰相”姚廣孝密謀後,開始起兵“靖難”。

“靖難”這個詞不是朱棣的發明,朱元璋生前規定各地藩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靖難之役”本是以一藩之地對抗朝廷,實力本來極不均等。但朱棣不但是軍事天才,煽動人心也很有一套,連建文帝派去監視他的軍隊也加入靖難軍陣營,寧王朱權因被朝廷下令削減護衛也與朱棣合流,他的精銳蒙古衛士“朵顏三衛”大大擴充了靖難軍的實力。靖難軍直搗南京,一路上屢破朝廷軍隊,經過四年征戰,攻破南京城,建文帝見大勢已去,縱火焚燒宮殿,不知所蹤。朱棣奪取帝位,也就是明成祖(太宗)。

其實削藩這個難題,有一個現成的答案,那就是“推恩令”。漢朝經過“七國之亂”後,漢武帝採用了主父偃的計策,施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國。推恩令規定,諸侯國由長子繼承改為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這樣諸侯國就會越分越小,實力從之前可以和朝廷對抗,削減到只相當於一個縣,再也無力作亂。其實朱允炆繼位後高巍、韓鬱先後上書請用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朱允炆為什麼不採用呢?

其實明朝的藩王制和漢朝的分封制有本質不同,漢朝的諸王在封國就藩,有大片實土封地,那些封國都是獨立王國,可以施行法令,鑄造錢幣,擁有軍隊。明朝的藩王沒有封地,只有田莊,衛隊數量嚴格控制,但邊疆的藩王如燕王、寧王、肅王還擔負著守衛邊疆的責任,他們擁有邊軍的指揮權,實際掌控著邊關的軍政大權。推恩令的關鍵,在於分裂王國的封地,諸侯的力量都是建立在封地基礎之上的,封地的減少意味著實力大減,最終變成一盤散沙。明朝藩王沒有封地,推恩也無從推起。

還有,推恩令這種明顯是削弱諸侯的“陽謀”之所以能順利實行,還和經過了“七國之亂”後剩餘的諸侯力量弱小,而漢武帝為首的中央政府實力強大有直接關係,如果是在“七國之亂”前,諸侯強橫,朝廷弱勢,此時要是施行推恩令,只會讓諸侯立即起來造反。而朱允炆在朝廷缺乏精兵強將,自己的叔叔們兵強馬壯又年富力強的時候貿然“削藩”,簡直就是逼著他們造反。

其實朱允炆削藩的動機是完全正確的,只是手法策略出了差錯,如果他不是操之過急,一開始就施以雷霆手段,而是採取先削兵權,逐步減封,降等襲爵等手段,藩王們的反抗就不會這麼激烈;或者趁藩王都在南京參加祭祀朱元璋的大典時,用軍隊一舉將他們控制,可以一勞永逸。

朱棣坐上皇位後,繼續削藩事業,他採取的手段比較溫和,沒有削去他們的爵位,而是減少藩王的護衛,嚴禁他們參與當地軍政事務,甚至不准他們輕易離開王府。另一方面所有藩王都賞賜大量田莊,他們的子孫由國家供養,生的越多,朝廷發的錢也越多。這樣一來,藩王和他們的後代成了被圈養的豬,他們的追求就是多生孩子多佔地,到崇禎年間,人數超過二十萬,生生把大明拖垮。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閹割官員,殺戮宗親,滿朝都是閹人的朝廷,一個荒唐混亂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