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獨特的存在,不僅是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王朝,還是一個歷經二百多年的大統一性的王朝。但是到了明朝末年時期,崇禎帝犯下了幾個不該犯的錯誤,導致一個大明王朝分覆滅,那麼崇禎帝都犯了哪些錯呢?

凌遲袁崇煥

袁崇煥本是廣東人,在崇禎帝爺爺萬曆四十七年的時候,考中了進士。隨後在遼東得到了孫承宗的重用,並且守衛重鎮寧遠(今遼寧葫蘆島興城縣)。在天啟年間遼東大多被努爾哈赤佔領的時候,袁崇煥堅守孤城,並且得不到增援。但是袁崇煥依靠在荷蘭人手中買到的紅夷大炮,擊退了努爾哈赤的猛烈進攻,八個月後努爾哈赤病死。(也有說努爾哈赤中彈、傷重不治而亡)

崇禎二年皇太極再次率軍進攻寧遠城,袁崇煥再次擊退皇太極。隨後袁崇煥被崇禎帝重用,接管了整個遼東,並且許下承諾五年收復遼東。同年的十一月皇太極大舉進攻明朝,繞過寧遠城從龍井關、大安口進入明朝地區,並且一路殺向薊州、永平、遷安等地,直逼京城。而袁崇煥帶著九千騎兵,迅速增援北京,終於在清朝進入北京前一天來到北京城下防禦。隨後金國的大軍趕到,卻再次被袁崇煥的騎兵打退。

北京之圍被袁崇煥化解之後,崇禎帝聽信滿桂的讒言,以商量軍餉問題從遼東召回袁崇煥。但是袁崇煥一來到皇宮,就被崇禎帝以為什麼殺毛文龍、為什麼放清軍入關等理由問蒙了。隨後被關入監獄。

魏忠賢的黨羽王永光,藉機給魏忠賢報仇,於是讒言魏忠賢私自和金軍議和、私自斬殺毛文龍等罪名,凌遲處死。此後的明朝再也沒有能抵擋清朝大軍入關的將領,更沒有不投降的硬骨頭將軍。

內閣首輔溫體仁

袁崇煥之死,與溫體仁分不開干係。那麼溫體仁為何是崇禎帝用錯的人呢?溫體仁是萬曆帝二十六年的進士,他在崇禎年間一直想晉升入閣,但因為資歷甚淺不能得到崇禎帝的滿意。於是溫體仁聯合魏忠賢遺黨借袁崇煥之事,汙衊孫乾西與袁崇煥結黨,導致崇禎帝盛怒之下凌遲袁崇煥。

溫體仁不僅藉機殺了袁崇煥,還趕走皇帝老師周延儒、甚至用各種小手段趕走了很多朝中重臣。並且控制了朝政,很多奏章都自己把持下來。最終因為誣告錢謙益一案,被太監揭發上報崇禎帝,崇禎皇帝在盛怒之下將其撤職。溫體仁擔任內閣首輔的幾年中,京城的民謠就是“崇禎帝遭溫了”,說明溫體仁不得民心,崇禎帝盡被矇騙。

錯信盧象升的一句話

崇禎帝十四年以後,南方有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軍,北有金國的皇太極、西有蒙古的察哈爾,明朝不得不面臨著三面作戰的困境。但是風雨飄搖的明朝,無奈只得向農民收稅,也就是明朝的三響:剿餉、糧餉、練餉,也導致農民生計無望只能參加起義軍。

大學士楊嗣昌向崇禎帝進言,明朝需先解決內亂,再向外禦敵,可以和金國議和。崇禎帝也暗自聯絡皇太極企圖先議和穩住金國,再解決內部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但是盧象升聽到皇帝有議和的意思,立即在朝堂之上對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道戰鬥”。崇禎帝聽到盧象升的話,害怕自己議和的事情曝光,於是辯稱自己主戰,決不和。最終皇太極沒能等到崇禎帝的議和,反而繞過山海關再次進入明朝邊境,崇禎帝只得將南方的兵力調往遼東,這也直接導致李自成的大順軍沒有遇到像樣的官軍抵抗,勢如破竹的從陝西一路殺向北京,滅亡了明朝。

假如當年同意金國的條件,割地遼東雙方議和,兵力都放在清剿農民軍方面,大明或許會晚滅亡多少年。歷史沒有假設,崇禎帝錯殺袁崇煥,用錯溫體仁、錯信盧象升一句話,導致明朝的滅亡。但是很多歷史學家,依然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推給了萬曆帝,這是什麼原因呢?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6 :日本為何全面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