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四大名將之白起
白起是四大名將中戰功最高的,也是成名最早的。白起成為將領後的最早成名之作就是伊闕之戰。伊闕之戰,白起以八萬之眾破韓魏聯軍二十四萬,聲名大噪,開始崛起。伊闕之戰,無論在兵力、裝備、地勢方面,聯軍都佔有優勢,主帥魏將公孫喜和韓將暴鳶都參加過對楚的垂沙之戰,絕非等閒之輩。面對如此強敵,白起和秦軍實際上是沒有必勝的把握的。但聯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各懷鬼胎,都想儲存實力。白起發現了聯軍的弱點,也深知無力持久相持,故力主速戰速決。先設少量疑兵同韓軍對陣,擺出要進攻韓軍的架勢,韓國軍隊不知虛實,被秦國疑兵牽制。白起抽調自己精銳主力繞道聯軍後方,乘魏軍不備,突然向魏軍發起攻擊。魏軍毫無防備,被殺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闕山的狹隘地區倉促應戰,陣形來不及統一排程,紛紜各自為戰,或奔或鬥,迅即慘敗。韓國軍隊得知其側翼的盟友被瞬間擊潰後,軍心不穩。士兵譁變,主帥控制不住頹勢。這時,韓國軍隊的側翼已經完全暴露在強大的秦軍主力面前。未等主帥佈置,便立刻遭到秦軍左右夾擊,一時間,韓國軍隊潰敗而逃。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韓軍殺的屍橫無數。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殺主將犀武,即公孫喜,佔領伊闕及五座城池。聯軍統帥公孫喜此戰中也親率銳卒陷陣,身被數創,士卒殆盡,遂為秦兵所擒。犀武嘆曰:“先王遇我甚厚,今辱王師,雖生,何面目以歸?縱上免之不殺,吾於心無愧乎?”白起誘犀武降,犀武罵曰:“豎子,何謂降也!魏持戟百萬,今雖敗,猶有甲兵數十萬。魏王聰穎,治下謀臣良將不可勝數。汝輩庸才,豈能敵邪!”白起怒而起,殺犀武於新城。
伊闕之戰讓白起聲名大噪,此後三十多年裡,秦軍許多大戰都由白起掛帥。但之後的年月裡,白起最為傑出的兩仗就是鄢郢之戰和長平之戰。鄢郢分別是楚國的陪都和國都所在,山河環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重兵精銳防守,自然攻擊難度也是極大的。面對堅固的城池,秦軍長期沒有辦法,但白起則善於因地制宜,順勢而為。最後竟然採用了決水攻城的戰術攻克楚國別都鄢城,然後沿長江東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國國都郢,焚燬楚國的宗廟和夷陵,取得最後的勝利。而憑藉著鄢郢之戰的巨大功勞,白起被封為武安君,武安君的名號也聲名鵲起,為六國所恐懼。
長平之戰是白起打的最艱難的一戰,也是白起的謝幕戰,長平之戰也與白起的名字相掛鉤。長平對峙的三年裡,前線統帥一直是王齕,趙國方面是廉頗。後世都說趙國中反間計,換下廉頗改用趙括。也許有這個原因,但趙國國力無法長久相持還是重要原因,而秦國雖然國力和糧食儲備方面要強於趙國,但轉運艱難,也是無法長久相持的。所以對峙三年後,雙方都必須要轉守為攻。趙括是初出茅廬,白起則早已名聲大噪,威震天下。但也正因為趙括是初出茅廬,白起對趙括是不瞭解的,白起有的只是經驗上的優勢。長平之戰,白起採用了誘敵深入和分兵襲擊後方的辦法,最終包圍了趙軍。但是此戰白起所部秦軍死傷也和趙軍是不相上下,這也是武安君白起一生征戰中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也從側面驗證了趙軍的戰鬥力。至於後面的殺降,可以理解為不得已而為之,也可以認為是徹底削弱趙軍實力所致,各有各的道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而作為長平之戰後續的邯鄲之戰,白起始終是拒絕參戰,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能是白起良心發現,也可能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趙,換來的將是趙國全國的抵抗,也可能是白起不滿昭襄王阻止他順勢進攻邯鄲的一種抵抗心理,都有道理吧。趙國雖然與秦國同族,但脫胎於晉國。秦晉本為世仇,而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五萬人,趙國幾乎家家都有死亡,無疑讓趙秦仇恨更加加深,而白起更是仇恨的代表。邯鄲之戰,白起如果統兵再打,要麼成功攻滅趙國,成就萬世之功,但哀兵必勝,困獸猶鬥,白起也極有可能會面臨著慘重的失敗。
白起最後自盡而亡,一代名將最終以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也是天下人都不會想到的。但是白起名將和戰神的地位確實是無可爭議的。秦國崛起後對六國的幾場決定性戰役都是白起指揮的,白起也被後世尊為供奉武成王廟的武廟十哲之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白起的作戰風格十分強調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注重打殲滅戰。綜觀白起一生的作戰,常常伴隨著極高的斬首率。斬首率是秦國軍功爵制所特有的,但白起的斬首率是極為可怕的,達百萬之眾。此外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全殲敵軍。除此還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精確進行戰前料算,不論敵我雙方軍事、政治、國家態勢甚至第三方可能採取的應對手段等等皆有精確料算,無一不中,能未戰即可知勝敗。
評四大名將之廉頗
廉頗與白起是同一時代的,按年齡的話廉頗應該是比白起要年長一些的。廉頗的從軍年代應該開始於趙武靈王時期。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對北方民族和中山國的作戰頻繁,廉頗應該是這個時候逐漸成長和慢慢嶄露頭角的。趙惠文王時代,廉頗開始聲名日顯。
趙惠文王時,五國伐齊,趙國也參與其中。廉頗作為趙軍將領率趙軍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廉頗班師回朝,官拜上卿(上卿為當時高階爵位)。之後的幾年裡,廉頗一直率軍與魏國、齊國作戰,斬獲頗多。中間還有著名的將相和的故事,為世人皆知。閼與之戰時,廉頗沒有參與。戰後,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幾,廉頗救幾,擊破秦軍。這估計是廉頗較早的與秦軍的一次作戰。
廉頗與秦軍的正面大規模接觸還是長平之戰。廉頗與秦軍之前雖然交手極少,但也是深知秦軍戰鬥力的。在接手長平防務後,採取了以守為攻的策略。重點構築了三道防禦工事,以堅守長平一帶,屏障邯鄲。第一道防線設定在空倉嶺一線,第二道在丹水東岸,第三道在百里石長城一帶。三道防線以第二道丹水防線為核心,乃中樞主陣地所在,第一道為前哨,百里石長城為後方。三道防線緊密相連,星羅棋佈,可以說,廉頗構築的整體防禦策略很好的利用了地利,進可攻,退可守。
秦軍是有備而來,攻勢勇猛,趙軍裨將趙茄帶領的守軍被秦軍的先遣偵察部隊擊敗,初戰不利。秦軍殺趙茄,奪取了空倉嶺,踹開了趙軍的門戶,居高臨下,奪得了戰爭地主動性。同年六月,迅速攻破了都尉城和故谷城,解除了趙軍對高平關的威脅,同時斬殺趙都尉四人。廉頗仍然沒有放棄,同時加固南北兩翼壁壘,以鉗制秦軍深入,準備長期作戰。但是秦軍神速,士氣高漲,發起對西壁壘的猛攻,同時由於時間倉促,趙軍立足未穩,於是西壁壘失守。至此,趙軍連連失利,第一道防線-空倉嶺防線完全失守,趙軍被迫後退至主陣地-丹河防線。在第一道防線的失利,大體上還在廉頗的預料之中。因為廉頗構築防線的時候,就已經將主力放在了丹水防線,趙軍在終於以堅固的壁壘成功遏制了秦軍攻勢。廉頗深知秦軍遠途奔襲,力求速戰速決;趙軍戰力雖然稍弱,但享有地利優勢,準備打持久戰,堅壁不出。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之後的三年對峙裡,秦趙兩軍沒有大的交鋒。秦軍雖然戰鬥力兇悍,但面對趙軍銅牆鐵壁和星羅棋佈的防禦,秦軍和統帥王齕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被迫與廉頗死守對峙。而趙軍和廉頗確實利用了地理優勢得以死守長平一線,但是長久的對峙消耗戰也讓趙軍和趙國難以支撐。無論是誰都沒有想到秦國會為了長平要賭上國運進行生死一搏。日後趙國換帥,主要原因還是趙國無力支撐了。如果趙國知道秦國秘密調換白起為帥,不知趙國還會否換下廉頗呢。同樣,我們也錯失了一次讓白起、廉頗直接交手的機會。
長平之戰,趙軍慘敗後。秦國再次發動邯鄲之戰。這次邯鄲之戰,趙國是竭力死守。廉頗作為主帥,和趙孝成王、平原君趙勝死守邯鄲,最終堅持到了信陵君率領的援軍的到來。而邯鄲之戰後,燕國則趁機進攻趙國,認為趙國在長平邯鄲之戰中元氣大傷,已經虛弱的不堪一擊。不料,廉頗率領趙軍反擊,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了卿秦、樂閒,之後又包圍了燕國都城。燕國割讓五座城請求講和,趙王才答應停戰。經此一戰,趙王把尉文封給廉頗,封為信平君,並任假相。此戰趙軍在名將廉頗的指揮下,利用燕軍輕敵、疲勞,趙軍則同仇敵愾,對來犯之敵予以痛擊,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趙孝成王去世後,趙悼襄王即位。即位不久就將他素來所不喜歡的廉頗免職。廉頗從此再也沒有回到趙國,指揮過趙軍作戰。先到魏國,再到楚國,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最後在壽春去世。廉頗在楚國也帶過兵,但楚兵的風俗和趙軍風俗不一樣,廉頗在各方面很難用的順手,加上廉頗思念故鄉,也無法全心投入。
綜觀廉頗一生,武靈王時代從軍,惠文王時代嶄露頭角開始聲名顯赫,趙孝成王時代位極人臣,出將入相,悼襄王時代被免職最後客死他鄉,一生經歷了四位趙王,起起伏伏的人生啊。廉頗的戰績大多是面對山東各國時取得的,與虎狼之秦的秦軍交鋒時候不多。與秦軍交鋒時候,廉頗的風格比較沉穩,不似白起屬於出奇制勝的,屬於穩紮穩打的型別,力主積極防禦,儘量避免與兇悍的秦軍野戰交鋒。放眼當時山東六國的將領,在面對秦軍時候,普遍就心中怯懦,未戰就自亂三分,而廉頗卻能遊刃有餘,處變不驚,敗而不亂,是為大將之才也。其實說廉頗穩紮穩打,其實也主要是針對秦軍的。廉頗在面臨其他各國軍隊時,則比較兇悍。這也說明了秦軍戰鬥力的兇悍,也說明了廉頗可以隨時根據戰場敵我態勢進行迅速轉換,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味的守強攻弱。
評四大名將之王翦
王翦是四大名將中最具政治謀略的,也是四大名將乃至古代頂級名將中少有的得以安享晚年的將領。
王翦所處的時代已經是戰國的尾聲了,這時候的戰爭和大的格局與春秋時代不同,與白起、廉頗的時代也大不相同。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白起、廉頗的時代是大規模的兼併作戰,雖然在為滅國戰打基礎,但核心仍然是兼併戰,追求大規模的毀傷和震懾敵人以及奪城奪地是根本目的。而且白起的時代,秦國正處於從崛起走向巔峰的時代,秦國一國之力雖強,可以平推任何一國,但面對東方六國甚至是三晉的聯合,秦國尚無碾壓優勢。而王翦所處的時代,秦國已經是絕對的強勢存在,山東六國聯合起來也無力對秦國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王翦及其子王賁是秦始皇滅六國的主力,除了最弱的韓國無需什麼像樣的將領出馬外,其餘滅五國之戰,王翦父子都是主力,而最難的趙國、楚國都是王翦統率下滅掉的。王翦的打法,看似很平常,他不同於白起出奇制勝,也不同於廉頗穩紮穩打,甚至與身為同僚的其他秦軍將領,如桓齮、楊端和、李信也是不同的。
王翦的打法看似平淡無奇,而且確實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但並不意味著王翦沒能耐。王翦指揮的最重要的作戰是滅楚之戰,擊敗項燕所率楚軍主力。楚國和楚軍作戰能力長期處於一種忽高忽低的狀態中,原因是楚國特殊的國情所致。如果沒有把楚國逼迫到最危險的情況下,楚軍就是窩裡橫,相反如果逼迫到極致,楚軍的戰鬥力也是相當可怕的。在李信率二十萬秦軍氣勢洶洶的滅楚時,楚國已經危在旦夕,楚國和軍隊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項燕率軍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擊,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誰能說楚軍不強啊。王翦領兵滅楚時,率軍到達前線後,長期堅守不戰。因為他認為這時候的楚軍剛剛擊破李信,無論是項燕還是基層士兵,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是極其旺盛的,也希望集中兵力迅速擊破秦軍。雖然秦軍報仇雪恥的戰鬥意志也很強,但是這個時候如果兩軍硬碰硬,結果很難預料,即便秦軍獲勝,損失也不會小。故而王翦不顧眾人勸阻,執意堅守不戰長達一年之久。後當楚軍在往東調動之際,王翦就迅速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一年多後又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隨後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
王翦滅楚之戰,充分體現了他的謀略。主要就是運用了以逸待勞和隨機應變,順勢而為。也說明王翦在對戰場敏感度和時機的把握上是相當準確,穩妥程度很高。而且其率軍用兵有勇有謀,智而不暴。加上這個時候秦國的國力極強,也可以支撐王翦打持久戰。總體上來說,王翦各方面沒有明顯的缺點,是非常均衡的。除此,其政治敏感度也較高,屬於少有的全才型的名將。
評四大名將之李牧
李牧是四大名將中唯一的與外族交手過的統帥,也是戰國後期東方六國中唯一可對秦國產生很強威懾性的將領,同時也是死的最冤的一位名將。
李牧的一生其實可以很簡單的概括,就是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常年鎮守北方與匈奴等部族交鋒對峙,第二個階段就是與兇悍的秦軍對峙交鋒。
李牧鎮守北部代郡、雁門郡多年,對邊務是十分熟悉的。他治邊屬於積極防禦和相機進攻相結合。李牧治邊要求獲得充分的自主權,他可以自置僚屬,市租皆輸入軍府。同時對軍隊士兵的待遇上也十分的花心思,故而軍士對李牧也樂於服從。其實簡單的歸納就是屯田實邊,以民養軍。這種方法也為後世所慣用,是在較為弱勢的情況下所常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李牧在北方對匈奴的一場決定性的作戰就是那場集結精銳的決定性作戰。為此,李牧就準備了精選的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計程車兵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訓練作戰。集結如此龐大和精銳的兵馬,可見李牧有必勝的把握,同時這涉及到了步兵、騎兵、車兵和弓弩手等四個兵種的配合協調,還有此戰是要誘敵深入,難度是不小的。但結果是李牧大獲全勝,殺死匈奴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取得了畢其功於一役的絕佳效果。
李牧大破匈奴之後,逐漸為趙國君王所器重。而此時趙國因經歷了長平邯鄲之戰,元氣大傷,邊軍也常備抽調。趙悼襄王晚年,李牧開始在邊防和中樞之間來回奔跑,但重心已經逐漸轉移到中樞。而此時,趙奢早就去世,廉頗流亡魏楚,樂乘出走,趙國的良將實際上就是龐煖和李牧二人。公元前243年,趙王派李牧進攻燕國,攻下燕國的武遂(現河北省徐水縣西北的遂城鎮)、方城(現河北省固安縣南)。
公元前236年,也是秦始皇親政後的第二年,趙、燕兩國發生戰爭。趙國出兵攻燕,而秦國以救燕為名派王翦等將出兵分別夾攻趙國,先後攻取了趙的閼與、轑陽(南陽西北)、河間(河北省獻縣東南)、安陽(河北陽原縣東南)等邑,漳水流域已為秦所佔有。前234年,秦國又大舉向趙國進攻,以所取的趙地建立雁門郡和雲中郡。趙國版圖被徹底擠壓出了山西和內蒙古一帶,退縮到了今河北中部。同年,秦大將桓齮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東南),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殺趙將扈輒於武遂,斬殺趙軍十萬。次年,桓齮又乘勝進擊,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進攻趙的後方,直向邯鄲進軍,形勢危急。
桓齮此戰大獲全勝,在東方戰場,取得一場自長平之戰以來,斬首最多的一次勝利。在秦軍當中桓齮有了個“小白起”的外號,其他的王翦、楊端和、李信等人,地位都不如桓齮。桓齮深入趙國後方的這個打法,很像白起當年打韓國,從中部將韓國分割為新鄭地區和上黨郡。這次桓齮似乎是想把趙國分割為南部的邯鄲地區和北部的中山地區。桓齮連克趙國中部赤麗、宜安兩城,邯鄲朝野震動,照這樣下去,趙國不久就會被切割為南北兩塊,屆時離滅亡就不遠了。由於趙國在一年前因為扈輒被殺,十萬精銳常備軍損失得一乾二淨,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某位將領能力挽狂瀾了,趙國不但需要名將,更需要軍隊。而此時,能打的和有戰鬥力的軍隊只剩下李牧在代郡的邊防軍了。危機時刻,趙王遷急調李牧南下增援。
李牧得到命令後,留下部分兵力鎮守代郡一帶,然後迅速率軍南下增援。之前李牧的戰績主要來自於對匈奴和燕國的作戰,並未與秦軍交手,真要和虎狼之秦的秦軍交手,趙國上下其實也拿不準。李牧率邊防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面對趙軍堅壘,桓齮認為,秦軍遠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進攻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往援,等趙軍脫離營壘後,將其擊殲於運動之中。洞悉敵情,不為所動。當趙將趙蔥建議救援肥下時,他說“敵攻而我救,是致於人”,乃兵家所忌。秦軍主力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多日來趙軍採取守勢,拒不出戰,秦軍習以為常,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敗秦軍。
肥之戰,秦軍挾大勝之威而來,李牧則可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面對號稱野戰天下無敵的秦軍,李牧在戰略上採取避其精銳、擊其惰歸之策。當敵軍識其意圖,企圖圍點打援誘時,李牧將計就計,用圍魏救趙,釜底抽薪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戰時,又採取正面阻敵,兩翼包抄的戰術,全殲秦軍。整個戰爭程序中,李牧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揚長避短,最終大獲全勝。這是圍魏救趙的典型戰役。憑藉此戰,李牧獲封武安君。此戰也是李牧一生中繼擊破匈奴之戰後的又一經典作戰。
肥之戰,秦軍失敗後。秦王嬴政不甘心失敗,於公元前232年再次派軍兵分兩路攻趙,一路由王翦率領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上,準備渡漳水向邯鄲(今屬河北)進迫;一路由李信率領從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陽曲)後東進番吾,拊邯鄲之背。李牧再次統率全軍指揮作戰。而趙國因為國力貧弱,糧草不足,無力持久,趙王遷希望李牧能速戰速決。李牧認為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託,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遂決心採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他部署司馬尚在邯鄲南據守長城一線,自率主力北進,反擊遠端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軍猛攻,秦軍大敗。李牧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軍知北路軍已被擊退後,料難獲勝,稍一接觸,即撤軍退走。
番吾之戰中秦軍再次戰敗的訊息傳來,秦國上下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趙軍竟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李牧竟有如此高明的指揮之才。為扭轉敗局,秦王政召文武近臣聚集咸陽宮,商議對策。商議認為趙國全國大飢,國力不強,民心不穩,趙軍缺乏充足的糧草儲備,損失的兵力也難以得到補充。趙軍久暴於外,必定將乏兵疲,難以持久。而秦軍則後備充實,補給及時,完全可以透過戰略相持拖垮趙軍,待趙軍疲憊,可擊其惰歸,一舉而戰勝之。而李牧雖然能多次擊破秦軍,但因為多年征戰,從代北歸來的邊防軍損耗嚴重,此戰只能是打成了擊潰戰,而無法打成殲滅戰。
公元前231年趙國連續發生地震,災荒,民心動盪。前229年,秦國再次“大興兵”,王翦統帥上郡的軍隊進攻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的軍隊圍困邯鄲城,羌瘣伐趙也帶領一路軍隊進發。趙國仍然是沿用以前的策略,李牧在北路採取攻勢,南面採取守勢。戰場上,王翦和李牧對壘,二人是難分伯仲,王翦無法擊破李牧扼守的井陘一線,而李牧也很難迅速擊破王翦南下增援。而秦國和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遂稟告秦王,行反間計,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昏聵的趙王遷一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調查證實,立即委派宗室趙蔥和齊人投奔過來的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一直信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視獨立行事權的李牧接到這道命令,為社稷和軍民計而不從,趙王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司馬尚則被廢棄不用。趙國臨戰而親佞臣誅無辜忠誠良將,只過了三個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勢急攻,大敗趙軍,平定東陽地區(約今河北邢臺地區),趙蔥戰死,顏聚逃亡。秦軍攻下邯鄲後,俘趙王遷及顏聚。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
其實李牧最後一戰如果不被冤殺,或者說李牧能夠擊破王翦,但是依然避免不了趙國被滅亡的命運。李牧南下時候率領的邊軍最多不過十萬人,但經歷肥之戰、番吾之戰等多次的消耗,已經所剩不多。而且趙國國內兵員補充尤其是糧草補充已經非常困難。加上雁門、雲中和九原等地的失陷,騎兵和戰馬的補充來源也被斷絕。光靠李牧一個人的指揮才能,實在是獨木難撐啊。而李牧和王翦的對決,雙方基本上是平手,兩人無論在指揮技巧、勇猛和作戰純熟方面都已經是當時的絕對頂級名將,無人可出二者之右。但是兩人的對決,不光是兩人指揮藝術更是國力和手中資源的比拼,無奈這方面,李牧背後的趙王和趙國根本不是王翦背後的秦國的對手啊。
雖然李牧最後被冤殺了,但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後人扼腕嘆恨。不過李牧的作戰才能一直為後世所公認,唐朝德宗建中三年(782),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大將軍武安君李牧”。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廉頗、趙奢、王翦而已。
李牧的作戰風格與白起、廉頗和王翦有相同也有不同。他們都是基層起家,都強調戰場指揮權的自主性,而李牧尤其強調自主之權,即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李牧具體的風格則是慣於分兵兩路,破匈奴如此,打秦軍還是如此,這與白起頗有相似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李牧的孫子李左車也是一位頗具軍事才能的謀士和將領。秦末天下大亂,李左車輔佐趙王歇,為趙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廣武君。公元前204年)十月,劉邦派大將韓信、張耳率一萬餘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挺進,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李左車和趙軍統帥成安君陳餘集中二十萬兵力於太行山區的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佔據有利地形,準備與韓信決戰。李左車認為,漢軍千里匱糧,士卒飢疲,且井陘谷窄溝長,車馬不能並行,宜守不宜攻。只要嚴守,就可以萬無一失。於是,他向趙國主帥陳餘陳述其利害,並自請帶兵3萬,從間道出其後,斷絕漢軍糧草。陳餘不以為然,不嚴守井陘,堅決主戰。韓信迅速挑選二千輕騎,半夜從小路迂迴到趙軍大營側翼,隱伏待擊。次晨,韓信和張耳率主力出井陘口,並在綿河東岸擺下“背水陣”,引誘趙軍出擊。果然,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漢軍伏兵乘虛搶佔了趙軍營寨。趙軍見此大亂。漢軍乘勢前後夾擊,大敗趙軍。韓信斬陳餘,擒趙王,滅亡了趙國。韓信懸賞千金捉拿李左車。趙亡以後,韓信曾向他求計,李左車提出:“百戰奇勝”的良策,才使韓信收復燕、齊之地。李左車給後世留下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之名言,他還著有《廣武君略》兵書一部。要知道,韓信在用兵方面是極為高超的,能讓韓信求教,李左車必有奇才。
尾評:
起翦頗牧四大名將,無疑是代表著戰國後期最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卓越的功績,但是並不意味著四人是神話的存在。當時戰國七雄中,四人所處的時代中還是有許多人的才能是不亞於他們的,或者是相差不大的。秦國之魏冉、蒙武、楊端和,趙國之趙奢、龐煖,魏國之信陵君,楚國之項燕,其實這些人都是有著傑出的才能的,但是他們沒有被評為四大名將,不是因為其才能不夠,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或者是位兼將相,或者因為是宗室,或者是獨當一面的時候較少沒有發揮的平臺所致。
四人之中,單就軍事才能和戰績而言,廉頗相對是最低的,白起又無疑是最高的。而綜合能力上,王翦是最高的。而就面對敵人的種類上,李牧遇到的多,因為與匈奴遊牧騎兵交戰過,這是其他人所沒有過的。四大名將,都是戰國中後期的頂級將領,是難分伯仲的。而其四人雖同處戰國後期,但戰國後期的局勢是非常複雜和變化非常快的,所以四人所處的環境和時代實際上的大不相同的,故而許多方面無法比較。個人認為,統兵作戰、軍事天賦和能力上,白起無愧是四大名將之首,也不愧武廟十哲之一。李牧、王翦次之,廉頗再之。
四大名將中,白起和李牧都獲得了武安君的稱號,不過如同網友們所說,武安君這個封號彷彿被下了詛咒,獲得武安君封號的人普遍沒有好結果。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第一個獲得武安君封號的是戰國的縱橫家蘇秦,最終車裂於市。後來的武安君白起被迫自殺,李牧被冤殺。項燕雖然沒有正式封號武安君,也被稱為武安君,最後戰死沙場。
四大名將的時代已經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時代了,許多事情都無法知曉,人們只能透過有限的文字史書來判斷那個時代和那些戰爭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了。不論戰果如何,不論最終如何,以四大名將為代表的戰國的英雄豪傑和王侯將相們都為了各自的母國竭盡全力了,他們的拼命廝殺使得社會動盪混亂不安,但不斷的廝殺也孕育著統一的因素。而且這些將領們的傑出才能也無疑體現了中國古代兵家們的智慧與傑出的才能,為後世的用兵作戰提供了可以借鑑的先例,成為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