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梁元帝蕭繹(508年9月16日 ―555年1月27日 ),字世誠,小名七符,號金樓子,南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南朝梁第六位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蕭衍第七子,母為阮令嬴。聰明特達,才藝兼美,酷愛文藝。天監十三年,冊封湘東郡王,因病導致一眼失明。普通七年(526年),出任鎮西將軍、荊州都督。侯景之亂時,授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公,承製行事。得知梁武帝去世,攻打河東王蕭譽、邵陵王蕭綸,擊退襄陽太守蕭詧,命令王僧辯和陳霸先平定侯景之亂。承聖元年,即位於江陵。聯合西魏攻打益州,消滅武陵王蕭紀,導致益州淪落敵手。致信西魏,要求重新劃定疆界,引發西魏丞相宇文泰不滿。承聖三年,遭到西魏大將於謹、楊忠的猛烈進攻,兵敗投降,被蕭詧用土袋活活悶死。諡號為元,葬於穎陵,廟號世祖。著有《金樓子》。大寶三年(552),景平,武陵王蕭紀稱帝於蜀。他亦在江陵即位。次年,武陵王率眾東下,至西陵,為其所敗。承聖三年(554),雍州刺史蕭詧引西魏兵來攻,江陵被圍,燒所藏圖書十餘萬卷,城陷被殺。追尊為元帝,廟號世祖。性好矯飾,多猜忌,而工書,善畫,能文。著有《孝德傳》《懷舊志》《金樓子》等四百餘卷。原有集,已佚,後人輯有《梁元帝集》。514年,封湘東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47年出荊州,任荊州刺史、使持節、都督荊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將軍。侯景之亂時,梁武帝遣人至荊州宣讀密詔,授侍中、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承製,其餘職務如故。蕭繹手握強兵,沒有積極勤王,拯救父兄。549年,得知梁武帝餓死臺城後,首先發兵攻滅自己的侄兒河東王蕭譽與哥哥邵陵王蕭綸,並擊退蕭譽弟岳陽王襄陽都督蕭詧的來犯,迫使蕭詧投靠西魏;之後,再命王僧辯率軍東下消滅侯景。其長子蕭方等即在與蕭譽作戰時身亡,次子蕭方諸在與侯景交戰時被擒殺。蕭繹弟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亦有意出兵共討侯景,蕭繹寫信阻止,稱“蜀人勇悍,易動難安,弟可鎮之,吾自當滅賊。”又寫信稱“地擬孫劉,各安境界;情深魯、衛,書信恆通”以為示好。552年,侯景死後,蕭繹即位於江陵,是為梁世祖。當時,群臣建議返回舊都建康,但蕭繹沒有同意。並派手下朱買臣在建康殺死侯景所廢皇帝蕭棟兄弟三人。攻滅武陵

蕭繹即帝位之前,蕭紀已稱帝於益州;蕭紀出兵討伐侯景,得知侯景已滅,就轉為討伐蕭繹。蕭繹便派兵迎戰,寫信講和,同時也請求西魏出兵襲取益州。

蕭紀因此遭受重創,向蕭繹求和,蕭繹回信拒絕稱兄弟情斷,最終全殲蕭紀勢力,但也給了西魏可趁之機,益州因此淪落敵手。

蕭繹將蕭紀父子除宗籍改姓饕餮,並將蕭紀二子蕭圓照、蕭圓正餓死。

江陵陷落

554年,蕭繹給西魏權臣宇文泰寫信,要求按照舊圖重新劃定疆界,言辭又極為傲慢。

宇文泰大為不滿,命令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大將軍宇文護等將領以5萬兵馬進攻陪都江陵(今湖北江陵縣)。

梁元帝戰敗,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隨後,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軍營投降。

不久,為蕭詧以土袋悶死,江陵“闔城老幼被虜入關”。

才子帝王

梁元帝也是一個愛好讀書與喜好文學的君主,“四十六歲,自聚書來四十年,得書八萬卷”,自稱“韜於文士,愧於武夫。”

曾主編《金樓子》等書;

江陵被圍城時,承聖三年十二月辛未(555年1月27日),元帝入東閣竹殿,命舍人高善寶放火焚燒圖書14萬卷,包括從建康為避兵災而轉移到江陵的8萬卷書,

自稱“文武之道,今夜盡矣!”江陵焚書被視為中國的文化浩劫之一。

成就

蕭繹才華橫溢,著有《金樓子》一書,在中國文學史上可佔一席之地,然而他卻是葬送南梁的主要責任人。

因為猜忌岳陽王蕭詧(蕭繹的侄子,《文選》作者昭明太子蕭統的兒子),並打算消滅之(中國古代皇帝的兒子一般會封某某王,比如蕭繹,登基之前被封為湘東王,也就是湖南東部的王),於是丟掉了襄陽(蕭詧因為不堪坐以待斃,於是找西魏借兵抗衡叔父,南梁因此失掉了襄陽),襄陽丟失,那麼江陵的滅亡就很快了(蕭繹的治所)。

之前武陵王蕭紀(蕭繹的弟弟)在成都稱帝的時候,梁元帝請求過西魏襲擊蕭紀,於是成都也被西魏吞併,那麼江陵的滅亡就不可避免了。

梁朝屢屢損失疆土,這並不是因為北周宇文氏能夠造成的,而是自取滅亡。

四川丟失,江陵陷落,襄陽又被北周吞併,江南還能夠儲存幾十年(南朝最後一個王朝:陳朝到了589年才被隋統一,距離554年江陵陷落有35年的時間),實在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西魏(北周)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北齊還沒被消滅,關中的勢力還不夠穩固,所以才能倖免於難。

南梁內部不和導致潰敗,這並不是武陵王和岳陽王的罪過。

梁元帝在發兵討伐朝廷叛賊侯景的過程中,因為猜忌,先後殺掉了弟弟桂陽王蕭慥,侄子蕭譽,並襲擊兄長蕭綸,殺害孫子輩的蕭棟;武陵王蕭紀派兒子蕭圓照援助蕭繹,而蕭繹將其阻擋在白帝城;另一個侄子蕭圓正率領部下接受他的部署,他卻將其囚禁在岳陽。蕭繹捨棄最大的敵人侯景,卻殘害自己的兄弟骨肉。

蕭繹其人,也算列位亡國皇帝的一個,他本應該在歷代亡國之君中享有更高地位,至少比起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其在歷史上的人氣還是略顯單薄了些,比起隋煬帝、南唐後主這些大名鼎鼎之輩,他簡直處於被歷史遺忘的角落,甚少為人所知。

蕭繹是個極其複雜的人物,“才子皇帝,表裡不一”,也許是對他不太準確的一句總評。他的一生算不上太曲折,人生前四十年作為皇子養尊處優,呆在華屋高牆之內除了讀書著作,寫詩作畫,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太多痕跡。

但在人生的最末期,他藉助“侯景之亂”的機遇走上歷史前臺,登極為帝,卻做出很多被後人所詬病的舉動。

在侯景之亂中,擁具實力,坐觀國禍不理,暗藏私心,首先故意放縱侯景作亂,造成老父親梁武帝被侯景逼死,這段時間將對他登基為帝構成威脅的兄弟子侄全部消滅,等到包括父親在內所有潛在競爭對手基本被剷除之後才發兵勤王。

他一生勤奮讀書,並辛苦聚書四十餘載,收集起古代罕見的十四萬捲圖書,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後,卻再度與北方的西魏產生矛盾,招來強敵寇境。

失敗之餘,他命人將這十四萬卷的圖書焚燒個一乾二淨,說“讀書太多”,引發中國歷史上續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最大的文化破壞事件,成為中華文明遭受巨大破壞的千古罪人。

評價

陳朝何之元:“世祖聰明特達,才藝兼美,詩筆之麗,罕與為匹,伎能之事,無所不該,極星象之功,窮蓍龜之妙,明筆法於馬室,不愧鄭玄,辨雲物於魯臺,無慚梓慎,至於帷籌將略,朝野所推,遂乃撥亂反正,夷兇殄逆,紐地維之已絕,扶天柱之將傾,黔首蒙拯溺之恩,蒼生荷仁壽之惠,微管之力,民其戎乎? 鯨鯢既誅,天下且定,早應移鑾西楚,旋駕東都,祀宗土方,清蹕宮闕,西周岳陽之敗績,信口宇文之和通,以萬乘之尊,居二境之上,夷虜乘釁,再覆皇基,率土分崩,莫知攸暨,謀之不善,乃至於斯。”

史臣:梁季之禍,巨寇憑壘,世祖時位長連率,有全楚之資,應身率群后,枕戈先路。虛張外援,事異勤王,在於行師,曾非百舍。後方殲夷大憝,用寧宗社,握圖南面,光啟中興,亦世祖雄才英略,紹茲寶運者也。而稟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無術,履冰弗懼,故鳳闕伺晨之功,火無內照之美。以世祖之神睿特達,留情政道,不怵邪說,徙蹕金陵,左鄰強寇,將何以作?是以天未悔禍,蕩覆斯生,悲夫!

唐朝虞世南:“梁元聰明技藝,才兼文武,仗順伐逆,克雪家冤,成功遂事,有足稱者。但國難之後,傷夷未復,信強寇之甘言,襲褊心於懷楚,蕃屏宗支自為仇敵,孤遠懸僻,莫與同憂,身亡祚滅,生人塗炭,舉鄢、郢而棄之,良可惜也。”

北宋司馬光:“元帝於兄弟之中,殘忍尤甚,是以雖翦兇渠而克復故業,旋踵之間,身為伏馘;豈特人心之不與哉?亦天地之所誅也”

清朝初年王船山:國家安危之際,卻天天讀《老子》,焉能不亡?

梁元帝蕭繹的五言、七言、雜言等詩,現存109題119首。大致可分三類:一是邊塞征戰詩,上承古代征戍詩,下開唐代岑參、高適的先河;二是閨怨豔情詩。既有社會時代風氣的影響,也有蕭繹個人婚戀情結的因素,非好聲色者不能寫出;三是寫景詠物詩,在煉字、對偶和白描等方面,為唐代近體詩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採蓮賦》《春日》。

3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英國王室蒙巴頓被炸重傷,臨死前提出最後要求:葬禮不許日本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