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餃子是我國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種食品,在冬至和春節期間,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你們知道餃子的來歷是用來治病的嗎?

張仲景在長沙擔任太守,常為人們看病,由於醫術高明被後人稱為醫聖。由於當時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但是求醫的人特別多,他每日診務繁忙,可是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叫弟子在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醫聖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嬌耳”、“餃子”或扁食。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以後漸漸形成習俗,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18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醫聖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做“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中醫中藥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醫聖張仲景用最簡單的藥食同源的方法來指導大家生活的。#大家健康超能團#@大家健康

5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入宮之後謹小慎微,獨受恩寵卻遭受家法,哪件事讓慈禧時來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