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太祖,宣祖仲子①也,母杜氏②。

仲子,次子。古代兄弟排序“孟仲季”對應“長次幼”。趙匡胤五兄弟,長兄趙匡濟,又名趙光濟,在宋朝建立前就逝世了。老二趙匡胤,老三趙匡義,後來改名趙光義,也就是宋太宗。老四趙廷美,宋太宗時封魏王。老五 趙光贊,幼年夭亡。

趙匡胤五兄弟均出自杜氏。這位昭憲杜太后去世於北宋建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961年。據《宋史·杜太后傳》記載,杜太后去世時,曾召丞相趙普來聽取遺命,談到宋得天下的原因,趙匡胤說是祖上積德,杜太后沒吃這套馬屁,直接告訴他,這只是周世宗柴榮讓小孩子做皇帝的緣故。“如果柴榮家有年長德高的皇帝,還能輪到你嗎?”然後杜氏告訴兒子,你去世后皇位應傳給你的弟弟。趙匡胤答應了,和趙普一起在床榻前寫下了誓書,藏之於金匣,這就是“金匱之盟”。關於“金匱之盟”的真實性,一直多有爭議,因不見原始文字,不過目前學術界傾向於認為它是存在的,但完整的“金匱之盟”,恐怕是“三傳約”,即趙光義傳趙廷美,再傳趙德昭。

趙匡胤像

夾馬營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

這段是關於趙匡胤出生時神蹟的描述,在古代史傳帝王本紀中很常見,不“造神”,哪來的天命所歸。

氣度不凡倒是真的,看趙匡胤畫像和事蹟,確實當得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相比之下,弟弟趙光義性格就比較猥瑣陰暗。

學騎射,輒出人上①。嘗試惡馬,不施銜勒,馬逸上城斜道,額觸門楣墜地,人以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馬騰上,一無所傷。②

學騎射總是比別人強。

騎烈馬,烈馬不馴服亂跑,帶著小趙腦袋磕在門楣上,大家都以為小趙腦袋撞碎了,但小趙像沒事人一樣,輕鬆從地上爬起來,追上烈馬繼續騎乘,啥事沒有。

趙匡胤義社十兄弟及其職位

又嘗與韓令坤①博土室中,雀鬥戶外,因競起掩雀,而室隨壞。②

韓令坤是民間傳說中的趙匡胤“義社十兄弟”之一,微末時結識的死黨。後來也是後周、北宋大將。

這是被黃雀救了一次命。人生有很多次偶然,有的偶然足以奪命,好像能平平安安到老才是幸運哦。

少年趙匡胤曾是個無所事事的社會人。

即郭威,後周太祖。

郭威徵李守貞這場仗,是五代後期的經典戰例。趙匡胤一從軍,起點就很高,不知道是否從郭威那裡學了很多?

周世宗柴榮

後周年號(951-953)

行首就是官員上朝站班時在佇列最前面的那個,這時的趙匡胤已經是武將頭兒了,升得很快。

騎兵指揮官。

高平之戰形勢圖

①執掌

②高平之戰。後周顯德元年,國主柴榮剛繼位一個月,北漢劉崇和契丹聯軍就來進攻了。後周和北漢仇深似海,因為郭威殺死了劉崇的兒子、當時的後漢末代國主劉贇。當時,柴榮因為初登皇位,力排眾議,想要透過御駕親征樹立威信。開戰之初,北漢軍進展順利,很快打到了高平(今山西高平)。在這裡,劉崇因為不知道柴榮親征,和後周軍前鋒猝然相遇,吃了個小敗仗,然後退到高平南面的巴公原列陣。劉崇率中軍居中,張元徽部居東,遼將楊袞騎兵居西,擺出了決戰架勢。這就是高平之戰。

④關鍵時刻,趙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臨險境,我等當拼死一戰!”又請禁軍大將張永德率弓箭手搶佔左邊高地。趙、張二人各率精兵兩千,左右夾擊,以死拼殺,加上柴榮親臨督戰,後周軍士氣大振。這時,北漢大將張元徽重新衝入後周軍陣,結果馬倒被殺。這時形勢就逆轉倒向後周軍了,加上遼將楊袞畏戰逃遁,北漢軍終於崩盤。

⑤趙匡胤乘勝追到太原城下,燒了太原城門。

⑥按五代軍制,殿前都虞侯是禁軍五高官之一。至此,趙匡胤成了真正的頂流武將。可以說,高平之戰,這一戰奠定了宋太祖趙匡胤平步青雲的升遷之路。

⑦今廣西來賓東南,時為南漢轄地,這是個虛銜。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吹捧《大秦賦》相當於吹捧法西斯,吹捧嬴政相當於吹捧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