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拿破崙的另一次失敗

“拿破崙天真地以為,英國是一個工業國,農業不發達,必須依靠糧食進口。只要禁絕英國對外出口,強迫其擴大進口,比如法國的農產品,就會讓英國掏出很多現金,結果英國會耗盡銀行儲備,難以借錢給反法同盟,法國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由於密西西比泡沫的原因,法國人對金融體系有著刻骨的恐懼,拿破崙就是其中之一。從現有文獻來看,拿破崙對銀行體系很反感,他痛恨金融投機,極力反對紙幣與國債。這位倔強的領袖在建立法蘭西銀行之前曾經創造10 個月不發軍餉的紀錄,運轉經費則全靠戰爭勝利後的劫掠。

關於密西西比泡沫的諷刺插畫

不過,作為一名戰略家,拿破崙接受了銀行體系,因為他看到銀行體系能夠帶來利益,最終衝破重重阻力,締造了法蘭西銀行。1950 年,法國發行紀念法蘭西銀行誕生 150 週年印章,這枚印章上印有幸運女神和智慧女神。幸運與智慧,代表當代法國人賦予金融美好寄託。遺憾的是,剛剛成立的法蘭西銀行既不幸運,又無智慧。

1800 年 1 月 18 日,法國執政拿破崙建立法蘭西銀行。與英格蘭銀行一樣,此時的法蘭西銀行是一家股份制銀行,股本 3 000 萬里弗爾,三年後改為 3 000 萬法郎。英格蘭銀行的職能法蘭西銀行大部分都具備,例如發行銀行券、經營國債為國家籌資……與英格蘭銀行由王室提名董事會成員相似,法蘭西銀行由拿破崙親自任命總理事會主席及委員。

法蘭西銀行

從組織形式上看,英法這兩家銀行看起來類似,但有諸多不同,尤其在人力資源方面。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公司,人力資源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廠房可以蓋起來,機器可以買進來,甚至技術也可以引進,唯獨人力資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形成人力資本一定需要經年累月的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僅僅學習是不夠的,更需要創造,創造的能力是無法在短時間習得的,必須靠人們的習慣、道德乃至言行等非制度因素點滴積累與醞釀。“二戰”之後,英國、西歐其他國家、日本同樣變成了一片廢墟,情況比東南亞國家好不到哪裡去,僅僅數年之後,這些國家就再次成為世界強國,靠的就是人力資本積累。

人力資本對一個國家如此,對某類產業也是同樣的。如果某行業曾經給他們帶來了災難,引發了他們骨子裡的排斥或抵制,那麼歷史的傷痛將歷久彌堅。無論這個產業可以帶來什麼,人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排斥。後期,即使認識到行業重要性,他們也只能照葫蘆畫瓢,有其形而無其神,骨子裡還是恐懼或者排斥。模仿很難超越原創,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人力無法超越,一種產品可以被模仿,然而一個行業人力資本的積累不可能在瞬間一蹴而就。

1900年法蘭西銀行成立一百週年銀章,正面為瑪麗安娜戎裝像。背面為兩位女性眺望遠方的城鎮,身後一列火車在向山中隧道疾馳,銘文是“信任與勞作”

當時的法國就是這樣,密西西比泡沫後,法國幾乎沒有金融機構,除了時任財政部長法蘭西斯 · 尼古拉斯 · 莫里安等少數人懂點兒銀行業務,法蘭西銀行的管理者幾乎全部來自政府的官員。這些人對銀行業務和銀行體系的運轉並不精通,只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必須實現,那就是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籌資。

拿破崙要求所有私人銀行必須在法蘭西銀行存夠一定金額的準備金,不是應對危機的準備金,而是以備帝國戰爭使用。同時,所有銀行必須向法蘭西銀行報送業務報表,藉此監控社會資金流向。更絕的是,在佔領區,拿破崙幾乎禁絕了本地金融機構,當地的錢必須存在法蘭西銀行……

銀行的效率在於高效配置資源,引導資金流動,從而提高社會效率。法蘭西銀行有銀行的殼子,沒有銀行的裡子,其所作所為與真正的銀行相距甚遠。與拿破崙皇帝扯不清的關係只能使這家銀行沒有辦法發揮金融體系的效力,倒像一家專為斂財而設立的稅務局。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場

1805 年,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打敗了俄國、奧地利聯軍,擊潰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次年閃電般擊潰了普魯士,幾乎佔領德國全境。伴隨著法蘭西帝國疆土的不斷開拓,法蘭西銀行迎來鼎盛時期。

然而,曇花一現,法蘭西帝國的輝煌隨著一項近乎荒謬的政策——大陸封鎖——戛然而止。1806 年 11 月 21 日,拿破崙本人在柏林釋出敕令,宣佈對英國進行封鎖,即“柏林敕令”。拿破崙在因多次勝利而建立帝國以後,就想用法國來制服歐洲大陸,然後用歐洲大陸來制服英國。他要以軍事手段征服歐洲大陸,透過大陸封鎖政策來駕馭英國。拿破崙天真地以為,英國是一個工業國,農業不發達,必須依靠糧食進口。只要禁絕英國對外出口,強迫其擴大進口,比如法國的農產品,就會讓英國掏出很多現金,結果英國會耗盡銀行儲備,難以借錢給反法同盟,法國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1806年特拉法爾加海戰失利後,拿破崙只能試圖用大陸封鎖體系困死英國

在拿破崙眼中,只有黃金才是真正的財富,重商主義的印記根深蒂固。所以,柏林敕令的主要意圖在於封鎖英國對歐洲大陸的貿易,主要是封鎖英國向歐洲大陸其他國家的出口,對英國進口卻不限制。

在這種思維的左右下,拿破崙犯了極其幼稚的錯誤。1809—1810 年,在英法貿易戰最艱難的時候,英國發生了全國性的糧食歉收,敗象歷歷在目,小麥平均價格高達每夸脫103 先令。對法國而言,這本來是天賜良機,結果,拿破崙的目標不是禁絕糧食出口,而是拿糧食去換黃金。兩年內法國及其盟國向英國出口了 150 萬夸脫糧食,換來了價值 140 萬英鎊的黃金,同時幫助英國渡過了難關。

反觀英國,金融經濟政策就相當成熟。柏林敕令頒佈後,英國立刻實施反報復,法國對外貿易遭到了毀滅性打擊。1805 年,法國出口額為86 700 萬法郎;1814 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崩潰時,只剩 58 500 萬法郎。

貿易與金融息息相關,銀行最初的業務就來自國際貿易,貿易一旦凋敝,民生自然凋敝。對法蘭西銀行來說,經濟總體狀況不好,它的業務也跟著下滑。

1812年拿破崙戰爭擴張路線與反法聯盟圍堵

1811 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鼎盛時期,遺憾的是,帝國及其附屬國的經濟已經很不景氣了。當年 5 月 7 日,法蘭西銀行總裁給拿破崙打了一份報告,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被征服的國家百業凋敝,法國的貨物在它們投降以前比投降以後銷售得多些;巴黎製造奢侈品的手工業者在捱餓;法國國內外消費都大大減少了……法國與英國海軍實力懸殊,原本法國就無力對英國貿易實現全球封鎖。大陸封鎖政策成了作繭自縛,最終反倒是拿破崙無法得到足夠的黃金支撐戰爭,偏偏又是他自己幫助英國渡過了 1810 年經濟危機,解決了英國糧食問題。

這一結果,金德爾伯格在《西歐金融史》中如此描述:法國人企圖切斷英國人與歐洲大陸的貿易,而英國人則切斷了法國與南北美洲的聯絡。

法國也成為大陸封鎖政策最大的輸家,經濟從此衰敗。1812年,拿破崙侵俄,40 萬法軍慘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從此走上了衰亡之路。

本文節選自《金融激盪300年》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00萬日軍俘虜,只活了1.5萬人!蘇聯女護為何招人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