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古時候,土地並不是私人所有的,而是屬於皇帝的,古人的觀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土地自然是歸最高統治者所有。

皇帝也會將土地賞賜給王公貴族以及一些朝中的大臣,如果有人立了功自然也會賞賜,當然了這些地也不是給他們就不管了,擁有土地的人要給朝廷定期上繳賦稅。

古代的時候看起來很多時候土地是私有制,大地主們為此也不斷地追求土地,造成朝廷的土地不斷流失,其實如果細細的研究起來,地主們只是享有佔有權而不是所有權。

地主們土地眾多,自然不可能自己去打理,這是不現實的,這個時候就要僱那些沒地的人來為自己賣命了,因此不少人有這個疑問,沒地的人怎麼不自己去開荒?

如果是條件好一點的家庭,他們會選擇租地主的地來耕種,這樣還勉強過得下去,只要地主別太過分就行。

家境貧寒的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老老實實給地主當牛做馬,是因為他們太傻,或者太懶所以不去開荒土地嗎?當然不是,那時候這些百姓為了混一口飯吃,每天都在不停賣力氣,自然不怕吃苦。

國家的每塊土地都是有對應的主人的,並不是說自己找一塊沒主人的地方就可以立馬開荒的,首先要報告給朝廷,朝廷同意了才行,這一步基本沒什麼問題,願意去開採朝廷也是很樂意的。

最難的是開荒可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容易,古時候開荒和現在可不同,現如今都是機械化,開荒並沒有那麼難,古時候全靠人力。

人力又從何處來呢?窮到需要開荒的人,他們本身已經吃不飽穿不暖了,他們專門去開荒,代表開荒的這段時間沒有收入,如果繼續替地主工作,休息了去開荒,這明顯不現實,沒幾個人受得了。

能夠成為荒地的地方都非常的遠,好的地早就有人了,而且即使沒開荒,地主發現都會立馬派人將其開荒了,根本輪不到別人。

如果地方特別遠,古時候交通不便利,老百姓每天跑那麼遠去耕地,這也是不可行的。

開荒是需要工具的,最簡單的用來犁地的工具,用來施肥的工具,這些東西一般人承受不起,對於這些人來說,成本太高了。

荒地也都是遠離水源的,對於種植來說,水源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沒有水有地也不會有太好的收成。

品質好的土地都有人了,即使退一萬步說,自己愣是開荒了一片土地,可是品質不會太好,這個時候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種子一旦種了下去,就要看天吃飯了,這些飯都吃不起的百姓根本無法承擔這種不可預知的風險,種地不是百利無一弊的事,各種天災都是風險。

運氣好開了好的土地,自己又能守得住嗎?如果被附近的地主看上了,他會想方設法的去兼併,這樣的事也不在少數,而且在有些朝代即使有地也沒用,賦稅太高,普通百姓地太少,有地也無法生存,這個時候只能被迫將地賣給地主,最後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到底是誰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