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唐貞元十七年(801年)辛巳科狀元,乃衛州汲(今河南汲縣)人氏班肅。

班肅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班宏,做過東川節度使。外祖父嚴震,做過山南西道節度使。

有關史料稱,班肅喜歡交友、很重情義。做過大唐宰相的奸臣皇甫鎛,曾經是班肅的直接上級。當皇甫鎛受到斷崖式降級處理(貶為崖州司戶)時,不忘舊情的班肅,獨自前往郊外為其餞行。皇甫鎛的政敵很多,班肅此舉,很有可能使自己遭受牽連之厄運。因而,班肅的行為讓一些人很是佩服,認為他是個仁義之人。當然了,對班肅這樣的舉動,也可能有人認為是良莠不分、只講人情不講原則。

班肅做過坊州(治所在今陝西黃陵縣)刺史、司封員外郎、倉部郎中等官職。倉部是戶部的一個司,負責國家儲備錢糧管理、出納等事務。除此之外,班肅的其它事蹟無考。

班肅有個同榜進士同學,名叫辛殆庶。此人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為大名人柳宗元曾專門為他寫過一篇文章,這就是科舉史上比較有名的《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

在辛殆庶的家鄉,他是個有名的才子。在州郡組織的選拔考試中,辛殆庶的成績無人與之爭鋒。然而,辛殆庶三次進京趕考,卻都名落孫山。柳宗元的《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就是寫於辛殆庶的一次落榜之後。柳宗元寫作此文,目的是為辛殆庶鼓勁打氣,勉勵他不要為一時的失利而灰心氣餒,要振作精神從頭來過。只要不輕言放棄,就一定會取得成功,最終金榜題名。

有人撰文稱,柳宗元雖然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卻比較厭惡乃至反對科舉制度。原因是柳宗元感覺這項制度存在太多弊端,亟需予以變革。而這篇《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就是證據之一。在柳宗元的這篇文章中,羅列了科舉制度的種種問題,比如講究門第、注重名聲,忽略真才實學,寒門子弟難以得其門而入;錄取人數太少、競爭過於激烈,宛如當今的高考“獨木橋”,致使許多學子窮經皓首也難以圓夢;等等。有人據此而認定,柳宗元對科舉制度是持批判否定態度的。

在閱讀古人的文章時,按照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斷章取義地去尋找論據,是不少人愛犯的毛病。在《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中,柳宗元確實認為,對於寒門學子來說,科舉之路極為艱難曲折。一是競爭過於激烈,成千上萬人報考,每年錄取不過二三十人,“凡九年於今,其間得意者,二百有六十人。”二是門第、聲望以及考官口味取向等人為因素的影響,考生十有八九不能憑文章才學脫穎而出,“有司抑之則已”、“其果以文克者,十不能一二。”但如果因此而斷定柳宗元否定科舉制度,則是一種輕率而不科學的結論。

唐代的科舉制度,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弊端,不夠完善嚴謹,是一種客觀事實。比如門閥的影響依然比較大、請託的風氣較盛、主觀隨意性因素較多,寒門子弟勝出者較少等等。任何一種制度,都有一個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科舉制度也是這樣。唐代的科舉制度,畢竟還處於創立之後比較初級的階段。在宋代以後的科舉制度中,這種狀況就得到了很大改觀。從另一個方面講,唐代的科舉制度,總歸是初步改變了做官靠“拼爹”的世襲制度,寒門學子靠“拼分”也有希望改變命運了。這種競爭的因素,即使只是部分存在,也比沒有要強,也是一種進步。

通觀《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全文,筆者認為,柳宗元對於科舉制度的看法其實很正面。他在文章中關於科舉制度種種艱難的說法,其實意在鼓勵辛殆庶不要輕言放棄。唯其不易,堅持下去才更有意義。柳宗元還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現身說法:“嘗從俊造之後,頗涉藝文之事,四貢鄉里,而後獲焉。”意思是,自己也是經過四次考試,方才得以透過。你辛殆庶儘管三次落榜,但也不必灰心,曙光就在眼前了。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柳宗元還說了一些勉勵的話,預祝辛殆庶早日取得成功。

柳宗元為科舉考生寫的文章,不止《送辛殆庶下第遊南鄭序》這一篇。在為別的考生寫的文章中,柳宗元還用兵法“先虛後實”的道理為其支招,點撥他在考前要先廣造聲勢,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贏取考官們的印象分。試想,如果柳宗元真是否定抵制科舉制度,還會如此煞費苦心地給考生們鼓士氣、出主意,教給他們如何應對考試的方法嗎?那他還不如干脆如是說:兄弟啊,哥是過來人,聽哥一句勸,科舉制度那勞什子害死人吶,別再費心勞神地忙活那沒用的玩意兒了,趁早自己打拼創業去吧。

進士及第之後,辛殆庶就不知所終了,枉費了柳宗元一番苦心。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嬴政留下的“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