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嬴政的執政時間不長,卻給我們留下許多受用至今的精神財富,還有一個千古之謎。

就是《傳國玉璽》,這枚傳國玉璽的實物命運多舛,

秦代以前,根據我們的考證,原來的印章是用金、銀、銅製成,稱“方寸印”,印與璽不同,印人人皆可佩戴,而璽不一樣,璽是從秦皇開始出現的。

秦朝以後,只有皇帝的印章獨稱璽,並且專以玉製成。

玉製作的印章造型不同,體現了擁有者的身份和社會地位。

根據《後漢書 · 徐璆傳》引衛宏注的記載中說明,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就令工匠用秦國所產的藍田山美玉製成玉璽,據史料稱璽鈕雕如龍魚鳳鳥,印文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稱為“傳國玉璽”。

世人都拿“和氏璧”與“傳國玉璽”一起說事,說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所改制,不知說此言者是何用意,玉璧都是原型的片狀物品,而玉璽卻是正方型的,兩者根本不能互通,更不要說改制了。

電視劇《大秦帝國》劇照(藺相如)

早期我也寫過一篇文章,認為和氏璧是一個玉璞,這樣也有改制的緣由和可能,但是現在看來,認為用和氏璧改制基本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如上圖電視劇裡面的這麼厚的玉璧當然沒有問題,可惜實物我們沒有見過,僅從同期的器形推測,這兩件國寶應該是兩個不同的物品,只不過因為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而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嬴政。

秦末時期起義不斷,天下大亂,劉邦領兵率先攻入關中,秦亡國之君子嬰將此璽獻給了劉邦。

劉邦經過大小百餘次血戰,終於在侅下擊敗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贏得了楚漢戰爭的勝利,建立起漢王朝。漢高祖劉邦即皇位時,就佩戴著這一枚“傳國玉璽”。

西漢時,“傳國玉璽”一直存放在長樂宮內,成為皇權的象徵。

西漢末年,大司馬王莽獨攬朝政,他急於篡奪皇位,逼迫太后王氏交出“傳國玉璽”。

王太后眼見劉氏江山將落入王莽手中,卻又無奈,一氣之下,將玉璽擲於地,玉璽上雕刻螭虎被崩落一角,後以金鑲補,這也成為傳國玉璽鑑別的一個重要依據。

隋、唐兩代,“傳國玉璽”仍被統治者奉為至寶。

朱溫篡唐後,“傳國璽”又遭厄運。

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登樓自焚,玉璽也遭焚燒,下落不明,這是傳國玉璽的失蹤記載。

直至北宋哲宗時,咸陽人段義將其獻出。金兵南侵時,又將玉璽掠走,後歸入元朝廷。明滅元時,蒙古部落將玉璽攜至漠北。自此“傳國玉璽”不知所終。

傳國玉璽究竟是什麼樣的?

恢宏氣勢的大秦朝雖存在短暫的15年就滅亡了,但它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對後世影響很大,特別是西漢早期,“漢承秦制”的特點十分明顯。

因此,我們可以在出土的漢代玉器中找到答案。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現存一件西漢“皇后之璽”,高2釐米,寬2.8釐米,以和田白玉製成,溫潤晶瑩,光澤柔和。詳細情況我在前幾日的影片中,包括以前的文字中都有過詳細的介紹,玉璽鈕作浮雕螭虎形,璽體為四方體,側面陰刻勾連雲紋,璽文陰刻篆書“皇后之璽”四字

西漢皇后印璽

這顆“皇后之璽”出土於陝西省咸陽韓家灣村狼家溝,狼家溝是渭河北面塬上的一條沖積溝,周圍有一些漢陵的陪葬墓和俑坑。

夏季每遇大雨時,北邊地勢高的雨水便彙集到溝中,形成湍流。

狼家溝遠處可見長陵

在這條溝裡經常見到一些漢代陶器碎片和陶俑殘塊。

1968年冬季的一天早晨,陝西咸陽韓家灣村的12歲的小學生孔忠良,經過村旁的狼家溝時,突然發現荒草中有一個白色的東西在閃亮,他急忙拾起一看,是一件小玉器,上面伏一隻獸,下面隱約可見刻的字。

他父親孔祥髮帶他一起來到了西安碑林。那時陝西省博物館還在碑林,當博物館的專家仔細端詳這顆玉印後,認出了上面刻的是“皇后之璽”四個字,斷定這是一件罕見漢代皇室遺物,並動員將它捐獻給國家。孔家父子弄清楚了這件玉印的來歷後,很爽快地答應了專家的要求,把玉印捐給了博物館,博物館則給他們20元錢路費作為獎勵。

目前學術界認為此璽應該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后的璽印,從這枚印璽的形制和紋飾,可以推斷出當時的玉璽尺寸,也應該是傳國玉璽樣式的翻版。

發現皇后印璽的狼家溝

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軍攻入長安,遍掘漢陵。

西漢的皇后玉璽後推測這是有人攜帶此印經過狼家溝附近時遺失的,其歷史背景與漢陵被毀有關

其實在明清兩代,不時就有“傳國玉璽”現身傳的聞,但是調研後,發現這些都是然附會、仿造的贗品,跟真正的傳國玉璽無關。

如在明朝時期,孝宗在位時,就有人進獻所謂“傳國玉璽”,孝宗認定其為贗品而未採用。

傳說中的傳國印璽有鳥篆文

至清乾隆三年時,江南河道總督高斌又進貢一方所謂的“傳國玉璽”,玉色應該也是地方材質,玉質黝黑,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篆書。

乾隆不僅是皇帝,對古玉的收藏和鑑賞也深有造詣,聽聞“傳國玉璽”被找到,大喜過望,看到實物後,根據其史料的記載,一看便知是“前代好事者仿刻”,但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視作玩好舊器,收入宮中。 民國成立後,清廷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

直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

當時馮玉祥部下將領鹿鍾麟等人曾派人四處追索此玉璽,但至今仍無下文。

歲月悠悠,空有長城聳立,不見當年的秦始皇,從漢代皇后的印璽當中,依稀可以推測出《傳國玉璽》的尺寸和大小,在《大秦賦》中,也能看到玉璽的印體黑色,大小與西漢的皇后印璽差不了多少,可見劇組也是根據歷史製作的道具,較為忠於歷史。

秦兵馬俑

2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秦賦》秦滅六國中,王翦父子滅了五個,如此功高能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