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蘇德戰場一直是軍事愛好者所關注的焦點,一段時間以來,隨著諸多全新的蘇德戰爭史著作的引進以及網際網路的發達,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能夠做到兼聽則明。因而以往許多和蘇德戰爭相關的刻板印象乃至不夠客觀的說法,都得以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但是具體到某些區域性問題,比如波羅的海三國,人們卻仍有很多不盡客觀的印象。
蘇聯解體以來,波羅的海三國新政府在政治領域在向西方靠攏,在歷史方面則不遺餘力的清算蘇聯時期的歷史。儘管三國在二戰方面表面上都是將納粹德國和蘇聯都視為侵略者,但在實際操作中,參加過黨衛軍的老兵往往受到了官方給予的“民族英雄”待遇,而紅軍老兵即使沒有因為“種族清洗”之類的罪行受到審判,也被丟棄在角落裡無人問津。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西方民眾乃至受到影響的國人,對二戰時期的波羅的海三國就有了這樣的印象:在戰爭初期,當地民眾用鮮花迎接“解放者”德國軍隊,跟隨德軍捕捉猶太人、黨團員和紅軍落伍官兵;隨著戰爭的深入,他們又積極參加黨衛軍和蘇軍對抗;到了戰爭末期,波羅的海三國的黨衛軍乃至民族主義分子不願意接受亡國的命運,要麼逃向西方,要麼逃進森林,在中文網際網路中還流傳著不少波羅的海國家抵抗戰士“恥食周粟”,在深山中抵抗數十年的神話。 比如下邊這張照片,筆者曾在某篇控訴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的文章裡,看到作者解釋這張照片是拉脫維亞軍人遊行展示抵抗蘇聯侵略的決心,但實際上這張照片是拉脫維亞空軍軍人慶祝拉脫維亞加入蘇聯,他們舉的標語牌意思大約是“拉脫維亞共產黨萬歲”——人們對這段歷史的誤解由此可見一斑。
類似這樣的說法不僅是對歷史的錯誤解讀,同時也抹殺了波羅的海三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與蘇聯各族人民並肩戰鬥的榮光。如果朋友們關注筆者以往的文章,應該能夠注意到,筆者曾經介紹了許多在紅軍中戰鬥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軍人。當然,衛國戰爭中波羅的海三國部隊的戰史有許多精彩故事尚待我們去深入挖掘。本文為讀者呈現的是戰爭初期拉脫維亞工人殲擊營的歷史,這可以算是衛國戰爭拉脫維亞紅軍的前史—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撤入俄羅斯境內之後,成為紅軍拉脫維亞民族部隊第201師的骨幹,併成為拉脫維亞第130軍的一部分,南北轉戰最終收復故土。
接受檢閱的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
1940年6月月,蘇聯迫使波羅的海三國同意蘇聯軍隊在國內自由行動,並且改組政府。在新組織的大選中,左翼政府獲得了90%以上的選票,當然前提條件是鎮壓其他政黨,當年8月份,波羅的海三國先後正式加入蘇聯—或者換個說法,蘇聯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在歐洲大陸佔雲密佈的1940年,要改造三個已經存在了20年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並不容易。蘇聯並沒有選擇“上層路線”,用保留原有制度的方式向當地資產階級妥協,也並沒有簡單地維持軍事佔領,而是重建黨團組織,廣泛發動群眾。1940年6月,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共產黨恢復合法地位之後,迅速吸納當地工農群眾,並且補充來自蘇聯的民族幹部。一方面當地的大型企業、工廠均被國有化,另一方面進行土地改革,蘇維埃化正在展開。
我國六十年代有一部講述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我黨發動武裝鬥爭的電影《怒潮》,在這部電影的結尾處有一首旋律激昂的插曲《工農永不忘》,歌詞是這樣的:“工農,工農不能忘,手中沒有槍,永遠做羔羊。要翻身,要解放,快快來武裝”。
誠如此言,要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不武裝無產階級是萬萬不行的。因此,在1940年7月2日,剛剛加入蘇聯之後不久,拉脫維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就做出了一項決議,組建屬於共和國的準軍事部隊,即工人赤衛隊。最開始的計劃是隻在里加組建赤衛隊,但後來工人武裝的建制遍及整個拉脫維亞。由於相關赤衛隊的組建並未保留正式的公函檔案,且衛國戰爭爆發后里加迅速失陷,相關檔案資料散落遺失,加之蘇聯官方的忽視,只有里加工人赤衛隊第9營的檔案保留了下來。因此蘇聯新聞媒體和文學作品對拉脫維亞赤衛隊的報道和描述少之又少,只在1964年到1967年透過對幾百名原赤衛隊隊員的採訪採集了一些零散的資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工人赤衛隊的主要成員自然是拉脫維亞工人,幾乎沒有知識分子的代表,因此根本沒有關於其組建歷史和戰鬥歷程的文學作品和回憶錄。
1941年5月在里加市中心廣場接受檢閱的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
對於20世紀30-40年代先後加入蘇聯的各加盟共和國來說,類似的工人武裝並不鮮見。比如1939年9月29日,在剛剛加入蘇聯的西烏克蘭地區也組建了類似的工人民兵組織,不過這個組織只存在了幾個月。1940年7月5日,同樣剛剛加入蘇聯的愛沙尼亞蘇維埃共和國也組建了準軍事部隊—人民自衛隊,後來這支部隊成為了愛沙尼亞民警部隊的基礎。唯一的例外是立陶宛,這裡並未組建工人武裝。
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依據嚴格的自願原則招募,建制為營—連—排,除了戰鬥部隊之外還有衛生排和其他勤務分隊。當時報名參加赤衛隊的拉脫維亞工人不在少數,戰爭結束以後,當年的老赤衛隊員在座談會上回憶當時的場景,曾經自豪的說:
“我們工人階級獲得了權力,那麼誰來保衛這種權力呢?‘國民自衛隊’(Aizsargi,Айзсарги,拉脫維亞右翼準軍事組織)捍衛他們的資產階級的政權,那我們就必須捍衛人民自己的政權。所以工人踴躍報名加入赤衛隊”
有很多老赤衛隊員後來都說過類似的話。當然,想要加入赤衛隊僅報名是不夠的,必須要有至少2名拉共黨員,或者是2名工會會員的推薦。
這裡提到的“國民自衛隊”是拉脫維亞民族主義準軍事組織,從1919年3月組建以來就在反革命的立場上與布林什維克作戰。1934年5月15日,烏爾馬尼斯發動政變的過程中,除了得到部分國防軍的支援外,政變的主力就是國民自衛隊。到1940年6月,這支反動民團武裝已經達到約6萬人,但很快就因為拉脫維亞獨裁政府的倒臺和人民政府的建立土崩瓦解,被蘇聯軍隊解除武裝。
拉脫維亞國民自衛隊
在拉脫維亞共和國時期,國民自衛隊的隊員也是要經過推薦、甄別等程式才能加入。不過在獨立戰爭時期的1919年,幾乎所有拉脫維亞男性人口都被徵入了國民自衛隊,之後才開始嚴格甄別的程式。然而在1935年,國民自衛隊在拉脫維亞城市中失去了號召力,除了一個通訊營之外再無其他單位,總的來說城市中的國民自衛隊成員很少,只有在農村,國民自衛隊才比較受到拉脫維亞農民的青睞—城市中的工人階級更傾向左翼,而農村中的農民則傾向右翼,對於那個時代的許多東歐國家來說,這種政治光譜是非常常見的。對這個右翼準軍事組織來說,工人是不可靠的群體。因此,1940年城市中的工人赤衛隊很快就站到了國民自衛隊的對立面,他們也成為支援蘇維埃和保衛無產階級政權的中堅力量。
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成員的平均年齡是30到40歲之間,都是比較成熟的中年人,政治上可靠,不過與普遍的看法不同的是,其中黨團員的比例其實不高。當時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乃至城市中民兵組織的骨幹,其實大都是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成員。1934年5月15日,拉脫維亞總理烏爾曼尼斯發動政變,解散所有政黨和議會,從而建立了獨裁統治。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曾經有一支準軍事化體育組織,“工人體育與自衛”組織( Strādnieku sports un sargs ,縮寫為SSS),這個組織從1921年建立到1934年被迫解散,在1933年達到了最高峰,共有6700名成員,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拉脫維亞社民黨的工人武裝就頻繁和國民自衛隊爆發武鬥了,雙方可以說是殺得難解難分的老對手。在1939年,根據拉脫維亞的說法,在該國有12個市鎮有地下革命委員會,意在發動武裝起義,推翻烏爾馬尼斯的獨裁統治。在1940年6月,更是有社民黨工人武裝配合蘇軍解除了拉脫維亞國民自衛隊的武裝,因此在後來回憶的時候,很多老赤衛隊員乾脆把自己的武裝鬥爭歷史從1939年算起。
這裡要提到一位拉脫維亞社會民主工黨的領導人,布魯諾·卡爾尼斯(Бруно Калниньш Bruno Kalniņš),他是拉脫維亞社民黨中央委員,也是“SSS”組織的創始人。卡爾尼斯在烏爾馬尼斯政變時被捕入獄,在被關押一年半之後,由於北歐各國社民黨的壓力,卡爾尼斯被釋放後驅逐出境。他先是前往芬蘭,後來又參加了西班牙內戰,成為共和國政府宣傳部的一員。1940年7月卡爾尼斯重返拉脫維亞,成為拉脫維亞人民軍(拉脫維亞人民軍從國防軍改編而來,是編入紅軍前的過渡階段)政治部主任,在1940年7月到9月間,卡爾尼斯一直穿著拉脫維亞人民軍將官制服開展工作。在他的政治部裡總共有72名政治工作者。在這一時期,拉脫維亞社民黨在拉脫維亞人民軍裡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軍官一般都不會公開對拉脫維亞新政府的政策發表不同意見,以免給自己的前途造成不良影響,因為卡爾尼斯曾經是拉脫維亞社民黨武裝組織的實際負責人。
1940年8月卡爾寧斯(右二)和拉脫維亞人民軍軍官在一起
1940年的拉脫維亞人民軍軍官
工人赤衛隊不是正規軍,所以不必像士兵一樣在營房統一居住,赤衛隊本身有指揮部,也有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武器平時就儲存在指揮機關裡。工人赤衛隊的武器很多都是從國民自衛隊那裡收繳的。當時拉脫維亞赤衛隊員的典型形象是身穿藍色外衣,頭戴列寧帽,斜跨武裝帶。工人赤衛隊每個營都有自己的旗幟,他們出動的時候會列隊開進,讓所有市民都看到赤衛隊的陣容。工人赤衛隊在星期天會集中進行軍事和政治學習,里加的工人赤衛隊會被拉到比克涅克森林和阿根斯卡林斯區搞軍事演習。工人赤衛隊要學習射擊和各種軍事技能。為了防止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分子破壞,赤衛隊在工廠企業、醫院、發電站、橋樑和其他許多至關重要的國民經濟設施都設定了崗哨。赤衛隊的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各種大型會議、集會和示威遊行期間維持秩序,在重大節日,比如十月革命節和五一勞動節期間擔當警衛工作,再比如1941年1月12日,在最高蘇維埃選舉中工人赤衛隊擔負了保衛投票站的工作。
1940年10月,工人赤衛隊(Strādnieku Gvarde)佩戴著袖章遊行
近年來有不少出版物提到了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中的民族成分問題,但這些出版物很多隻是在重複納粹德國佔領期間的陳詞濫調,即“猶太赤衛隊”,聲稱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的工人武裝主要是猶太人,納粹德國的這套說辭顯然是為了鼓動和迎合當時東歐普遍的反猶情緒和“猶太—布林什維克”陰謀論。有趣的是,近年來的一些猶太作者也在誇大猶太人在赤衛隊裡的成分和作用。但實際上,在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中,拉脫維亞族以70%的比例佔絕對多數,其次是俄羅斯族,佔20%,最後才是猶太人,不到10%,其餘的還有少數波蘭族、白俄羅斯族和愛沙尼亞族。
在里加,除了拉脫維亞族之外,許多俄羅斯族工人階級也加入了赤衛隊。事實上里加工人赤衛隊第9營還有不少猶太人,因為這個營是在猶太工人比較集中的馬林斯基大街組建的。其他的一些赤衛隊則根本沒有猶太人,比如里加工人赤衛隊第6營,以及郊區的採西斯、瓦爾米耶拉等地,有些隊伍裡其實只有一兩名猶太赤衛隊員。但納粹佔領拉脫維亞之後,連篇累牘的鼓吹猶太人是“拉脫維亞的民族敵人”,巧妙地激發反猶情緒。
在組建初期,工人赤衛隊直接隸屬拉脫維亞共產黨的各級區委、縣委和市委,不過在1940年秋天之後,赤衛隊被轉隸給共和國內務人民委員會。同年年底,在完成了對拉脫維亞輔助警察部隊的清算之後,許多舊警察也加入了赤衛隊。如果我們關注拉脫維亞其中許多赤衛隊員的個人經歷,就會發現,衛國戰爭中的拉脫維亞第130軍以及拉脫維亞境內的游擊隊領導人,就有不少在戰前曾經是赤衛隊成員乃至領導人,而有一些人更是在戰後成為蘇維埃拉脫維亞共和國政權的骨幹力量。
從社會出身來說,赤衛隊員大多數是工人,因此維繫工人赤衛隊的基礎並不是各個居民社群,而是工廠。只有阿布倫斯基區是個例外,因為那裡農民居多。作為共和國首都和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整個拉脫維亞大約三分之一的工人赤衛隊員都來自里加,因此里加幾乎所有區都有赤衛隊的建制。最開始在里加組建了10個工人赤衛隊營,後來又從第9營分出了部分人組建了第11“國家電子技術工廠”(VEF)營。總兵力達到3500人,另外還有個第12營是在卡特拉卡連斯(Katlakalns)附近組建的,儘管這個地方不在市區裡,但仍被視作里加工人赤衛隊的第12營。
拉脫維亞國家電子技術工廠(VEF)的工人積極分子.jpg
里加工人赤衛隊第1營組建於1940年8月,成員主要來自里加港口工會、過磷酸鹽廠、Jaunciems造紙廠、拉脫維亞木材公司等企業。該營營長為雅尼斯·克魯明斯(Janis Krumins)來自拉脫維亞郵政公司。
第2營組建於里加的Agenskalns區,營長G·戈德金斯(Кришс Годкалнс),同樣下轄三個連,還有一個女赤衛隊員組成的衛生排。
工人赤衛隊第2營醫療排,1940年秋拍攝
第3營在Miera大街和新格魯定斯卡婭教堂組建,最初營長是阿道夫·布羅姆斯(Адольф Блумс)後來由雅尼斯·拉平斯(Янис Лапиньш Janis Lapins)接任,營教導員為維利斯·魯特曼尼斯(Вилис Рутманис)。在1941年的時候有不少人都報名參加這個營,後來的檔案中保留了98份申請表。
第4營所在的街區是Ilguciems和 Bolderaja。
第5營的成員來自里加釀酒廠和拉脫維亞棉紡廠(Latvijas kokvilna。
第6營的成員來自里加機場和Jugla附近,成員主要來自里加運輸公司、里加冶金廠、里加機械製造廠、里加紡織廠,整個營連同女赤衛隊員在內共450人。有趣的是,這個營後來走出了波蘭人民軍將領—約瑟夫·烏爾班諾維奇(Юзеф УрбановичJózef Urbanowicz )。
約瑟夫·烏爾班諾維奇,波蘭族,1916年3月25日在俄羅斯奧廖爾出生,1920年烏爾班諾維奇舉家移居里加,1938年到1939年烏爾班諾維奇在拉脫維亞國防軍服役,進入軍校就讀。他在1939年加入拉脫維亞共產黨。1940年6月,拉脫維亞加入蘇聯之後,烏爾班諾維奇成為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第6營的成員,擔任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報紙波蘭語版《紅旗》(Czerwony Sztandar)的編輯。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烏爾班諾維奇在西北方面軍服役,1943年以後進入波蘭人民軍第4師服役,同時在1940年以後成為波蘭工人黨成員。
1945年以後,烏爾班諾維奇一直在波蘭人民軍服役,先後擔任波美拉尼亞軍服政治副司令、人民軍政治副司令、總參學院副院長、空軍政治副司令、總政治局副局長,最後擔任國防部副部長。1984年到1984年擔任波蘭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
1989年7月6日,烏爾班諾維奇在華沙去世。
里加工人赤衛隊第6營
第7營在Tornakalns區組建,成員主要來自里加紡織廠、鍋爐廠和皮革廠。這個營後來的著名人物是蘇聯英雄獲得者亞尼斯·沃爾德馬羅維奇·維爾赫姆斯(Jānis Voldemarovich Vilhelms,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見筆者所寫的相關文章《【一個人的戰爭】陰山磧中射生虜:拉脫維亞王牌狙擊手亞尼斯·沃爾德馬羅維奇·維爾赫姆斯》)。特別要指出一點,這個維爾赫姆斯本人是警察出身,在當時的拉脫維亞赤衛隊中,警察並不少見。
第7營(Tornakalns),1940年秋季.jpg
第8營所在地是了里加市中心,營部位於老城區,這個營下轄四個連隊,其中兩個連是里加郵遞員組成。
第9營被認為是里加工人赤衛隊最出色的一個營,這個營的首任營長奧古斯特·斯特拉普(August Straupe Август Страупе)後來成為整個拉脫維亞工人赤衛隊的司令員。
第9營(後來部分人員改編為第11營)在未完工的道爾加瓦體育場的合影
第9營
里加工人赤衛隊的第10營覆蓋了整個郊區。它創建於1940年7月,最初有5個連,總共400人,還有一個婦女排(共15人)。
里加工人赤衛隊第11營從第9營脫胎而來,所有成員都是拉脫維亞國家電子技術工廠(VEF),這個營最開始在1940年12月只有90人,但是到了1941年春就增加到了200人,還有一個摩托車排。
里加工人赤衛隊第10營,1940年秋莫斯科郊區
里加工人赤衛隊第10營,1940年秋莫斯科郊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