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戰國興亡論
好戰者必亡,忘戰者必危;國家生存之道,寓於對戰爭的常備不懈之中。縱觀中國歷史,舉凡耽於幻想的偏安忘戰政權,無一不因此迅速滅亡。快速回顧秦為什麼能統一6國,還是應驗那句老話,打敗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自作孽不可活,6國滅亡的原因各有不同:
1.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亡韓論: 忠直術治而亡,天下異數哉,遣水工鄭國入秦修鄭國渠施疲秦計,派韓非入秦勸秦王勿攻韓,總寄望於他人,不求自強,玩弄術治終歸雕蟲小技,卻可惜了法家大才韓非,生於韓國王族,無法為秦所用,服毒死於獄中,留下《韓非子》光耀歷史;
2.公元前228年,秦滅趙,亡趙論: 烈亂族性亡強國,不亦悲乎。趙武靈王變法強國,拓地千里,強盛一時,遠擊匈奴到當今的貝加爾湖,廉頗、趙奢、李牧等名將雲集,可惜末期一個轉胡太后,一位無能的趙王遷,外加千古大奸郭開,李牧被害,40萬趙軍很快崩潰,趙國基本滅了。
3.公元前226年,秦滅燕,亡燕論: 迂闊固守王道的悲劇。燕國從西周周召公領封諸侯,存在時間長達800多年,但是信奉王道禮治的迂腐,一直是戰國七雄中的弱者,儘管後期樂毅變法20多年強盛過,但曇花一現,歷史的規律是賢達明君一死,良將被逐,國力就迅速敗落。
4.公元前225年,秦滅魏,亡魏論: 緩賢忘士,天亡之國也。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雄主,魏文侯在李悝變法,吳起、樂羊領軍開疆拓土下,秦完全被壓制在關中偏西狹長地帶,完全失守河西高原(今黃土高原),大梁成天下繁華中心,人才輩出,可惜從魏武侯、魏惠王開始就不會識別和重用大才了,結果衛鞅、張儀、范雎、尉繚子等絕世大才從魏紛紛逃離,投奔秦國,樂毅在燕昭王築黃金臺攬賢納士下也投奔了燕國,難得的大才皇族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又不敢重用,即使兩次領軍5國合縱擊敗過秦軍,但權利的猜忌和威望的顧慮,魏安釐王眼睜睜看著魏國敗落被滅。
5.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亡楚論: 故楚亡楚皆分治。楚地域遼闊,吞併了曾經春秋的兩個霸主,吳和越,但是沒有有效整合部族勢力,實現國家管理的統一,一個手掌再大,捏不攏,只能捱打,但是狗急跳牆,在負芻篡位,項燕統軍的最後時刻,竟然打贏了秦滅六國所有戰爭中唯一的勝仗,難以想象20萬強大的秦軍銳士,由於李信的冒進,被楚軍打得逃了3天3夜。戰爭終究需要國力支撐,強大的秦國無論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是絕對碾壓對手的,一年後老王翦率60萬大軍穩紮穩打,輕鬆擊潰楚軍,楚國告滅。
6.公元前221年,秦滅齊,不戰而取齊,亡齊論: 戰國之世偏安忘戰,奇也。齊國的稷下學宮,是戰國士子人人嚮往,也是揚名立萬,出人頭地的機會場,可惜齊國只是用他來顯學,沒有好好利用來來往往的人才,除了齊威王曾經以敢於當面毀謗自己,就給上賞的開明外,後世子孫要麼志大才疏,要麼默默等死,齊湣王想稱霸卻被5國聯軍幾乎滅國,齊王田建享受和平40年,啥事沒幹,就等著秦軍一來,投降滅國。想當初田氏齊取代姜氏齊,也是一路從小封地幹上來的,人性貪圖安逸享受是本性,戰勝不了自己,那就只能被別人戰勝,成刀板上的肉。
齊國被滅後,華夏終於統一了。不同於周天子稱王,秦王嬴政要稱皇帝,並且也確實是後來2千多年無數君王中的始皇帝!
六國滅亡具體原因儘管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一樣,君王不思強國強軍,醉心享樂淫慾,臣子不思為國為民,貪圖權利和一己私慾,最終卻是國破家亡,到頭來人財兩空,放眼當代,聰明反被聰明誤何其多也,要從政為民,就得放下私心,克己盡公才能安得始終,貪圖享樂,還是遠離政道為妙,權利是一把刀,用得不好一定會傷了自己。
下篇 戰國人物論
在那個“求變圖存”的時代,他們自覺地捲入了歷史大潮,既強烈地追求著自我價值的最大實現,又自覺擔負起了天下興亡的重擔。他們的個人命運,已經變成了國家命運與族群命運的縮影。他們義無反顧,死不旋踵,一代一代地推進著社會變革。
2.秦孝公嬴渠梁: 政治天宇的太陽,從秦穆公賢達求士,百里奚全力輔助開創春秋一霸後,秦陷入了衰落,到秦獻公一代,已被強魏壓的生死一線,秦孝公領政後,求賢令請來了衛國人衛鞅,開創了法家治國、強國之路,《商君書》一直作為秦治國理政的法典,而秦孝公對商鞅的信任,千古難出其右,死前曾要求商鞅必要時可以自己做君主治理秦國,這種胸懷和氣度,歷史上沒有第二個。
3.吳起: 為變法死難的第一個布衣鉅子,歷史給吳起留下了在魯國殺妻求將的不好說法,我們不知道真相,但是一生70多場戰爭,除了平過兩場,其餘都是取勝,作為河西郡守,牢牢佔據河西高原,壓制秦國,後不願取魏國公主,被迫離魏入楚,幸遇楚淖襄王,施行變法不到10年,但觸動老牌世族權益,在楚淖襄王葬禮上被謀殺,觀其一生,文武雙全,幫魏、楚開拓國土,從無敗績,領政楚國變法,勇武一生,但小鬼難纏,最後死於暗殺,留下《吳子兵法》。
4.墨子墨家: 被歷史速凍的烈焰利劍。懲暴安良,俠肝義膽,墨家是戰國亂世中為民請戰的利劍,墨家生於亂世,死於統一,這是她的歷史使命,留下《墨子》傳承後人。
5.呂不韋: 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的最高峰,從父輩賣布匹的小生意開始介入經商,獨到的眼光,迅速抓住經營鹽鐵的暴利,膽略謀識過人,十幾年就擠身戰國五大商賈之一,在商重義,遇到秦在趙國的人質嬴異人後,棄商從政,全力扶助嬴異人,周旋於趙國並協助逃趙歸秦,並在太子遴選中勝出,其父嬴柱在位一年就死了,嬴異人在位也只有短短的3年,在秦昭王之後的兩代君主都極其短暫的執政就死了,實際上政策的延續和國政把握主要靠呂不韋,計然派蔡澤前期作為丞相,除了李冰治理都江堰的工程有所貢獻外,基本上沒有大的作為,一直醉心於關中的大溝渠工程也一直未得開工,直到後期呂不韋做丞相,藉助韓國水工鄭國,歷時10年修建了近400里長的鄭國渠,從此關中富庶,繼蜀之後,又打造了一個天下糧倉關中,為秦統一六國提供堅實的糧食基礎。嬴異人死的時候,嬴政12歲登基,在主少國疑之時,呂不韋身為“假父”攝政,全力輔助少年嬴政,在嬴政加冠主政之前,充分利用經商的經歷,打敗了六國趁秦災年的糧食圍剿,促進了秦的商業貿易,極大改善了國計民生。在軍事上,由王翦訓練20萬新軍,為統一六國做軍事準備。在政治上,希望對商鞅制定的法律進行修法,融入王道禮治的寬政,但是秦王嬴政信奉商君書,理念分歧,使得呂不韋著手門客修編《呂氏春秋》,並懸掛咸陽門樓承諾改一字得千金,轟動天下,但依然沒有打動秦王嬴政。政見分歧不是致命的,呂不韋送太后趙姬的男寵嫪毐,沒斷根滿足了趙姬私慾,在戰國本來算不上大事,關鍵是趙姬還替嫪毐生了兩個兒子,靠床上功夫嫪毐還封了侯,並打算殺了秦王嬴政篡位,這必然導致秦王強力反擊絞殺,呂不韋牽涉其中,首禍在他,自然丞相被罷黜,貶回封地洛陽,又因天下朋友紛至沓來,秦王擔心呂不韋被策反,要求遷往蜀地成都,呂不韋深知信任不在,苟活無義,於是服毒自盡,留給後人《呂氏春秋》。
6. 荀子: 戰國最具獨立品格的思想家, 戰國末期趙國人,既是法家,又承儒家。被春申君邀請到楚地任蘭陵縣令,實際是經濟扶持講課授學,著名法家代表韓非,秦一統天下大功臣丞相李斯,西漢初年丞相張倉都是他的學生。他倡導人性本惡論,這是法治的前提和根基,沒有天賦道德,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影響很大,想想也是,如果像儒家孟子人性本善,那還需要冰冷殘酷的法治利劍,用好王道禮治的鞭子就足夠了,但現實世界,鞭子就夠了麼?
7.韓非《孤憤》: 戰國法家的命運預言書。韓國王族子弟,師從荀子。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認為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便退而著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儲說》《外儲說》《說林》《說難》等著作。在這些文章中,韓非重點宣揚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韓非深受秦王嬴政敬重,奈何身為韓王族後裔,不能像一介布衣可以為實踐自己的主張而獻身,只能給秦王擾亂折損之計來保全韓國,最後落得獄中賜毒自盡,留給後人《韓非子》。
8.趙雍: 戰國最為英雄浪漫的國王 。透過胡服騎射強軍變法,趙武靈王僅僅用自己一代就把趙國打造成唯一可以和秦國匹敵的山東六國的霸主,遠驅匈奴至當今的貝加爾湖,平定東胡和樓煩,滅中山國,強盛一時。趙雍在位不像君王,卻極像領兵打仗的大將軍,四處征戰,開疆拓土。英雄豪邁卻又兒女情長,喜歡上了一個女子吳娃後,廢了原皇后和太子趙章,立吳娃為後,吳娃生的兒子趙何為太子,後又覺得虧欠前皇后和兒子,兄弟該分治,便封趙章為安陽君,打算封王於代地,趙武靈王先傳位給太子何,自稱主父,一心從事他攻打秦國的設想。正在他還猶豫未決之際,公元前295年(趙惠文王四年),公子章發動沙丘政變,準備誘殺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結果被識破反殺,一干大臣認為趙武靈王昏聵,也將他困死於沙丘宮內。可惜一心想征戰沙場為趙氏子孫擴張國土的趙武靈王,結果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從此歷史上再也沒有那位皇帝會沒死前主動讓位給兒子的,權利的慾望下,親情血緣不是護身符,而是殺生禍!
9.趙佗: 嶺南文明的第一座豐碑。秦帝國留給華夏的重大遺產中,廣袤的南海(當今的閩粵、廣西雲南貴州等甚至北越)是50萬秦軍和始皇帝派遣的幾萬隨軍婦孺、女子征服、融合得來的。如果沒有王翦堅定的平定百越、融合南海的謀略,沒有始皇帝的全力支援,沒有秦帝國烽煙四起最後時刻,趙佗始終堅守南海,截斷中原連線,華夏能否把南海留住,很難說,畢竟到了西漢,北邊匈奴之患都遲遲平定不下,如果南北皆有邊患,我不認為西漢能把南海迎回來,但是趙佗沒有脫離華夏自立為王,而到西漢後,趙佗帶著南海迴歸華夏,作為南海的守護人,趙佗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