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波蘭水下考古團隊發現了1945年4月沉沒的德國貨船"卡爾斯魯厄"號的殘骸,自從在撤運難民的途中被蘇軍飛機炸沉後,它已經在波蘭海濱城鎮烏特斯卡以北幾十公里外的波羅的海海底沉睡了75年。"卡爾斯魯厄"號的船體大體保持完好,潛水員在貨艙內發現了大量軍用裝備、車輛和貨箱,最讓人們感興趣的是那些尚未被開啟且密封良好的板條箱。在二戰末期,納粹德國將從佔領區掠奪的藝術品和金銀珠寶從即將失守的城市疏散並加以藏匿,有人懷疑"卡爾斯魯厄"號在它最後的航程中就承擔了這一特殊使命,歷史學家希望從這艘沉船的遺物中找到那些失蹤寶藏的線索,其中包括著名的"琥珀宮"。
"卡爾斯魯厄"號是不萊梅席紹船廠為漢堡美洲航運公司建造的貨輪,於1905年下水,登記噸位897噸,長66.3米,寬10.1米,吃水3.7米,由兩臺蒸汽機推進,航速8節。到1945年時,"卡爾斯魯厄"號已經服役將近四十年,相當老舊,依然被德國海軍徵用,投入到"漢尼拔"行動中,從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東普魯士撤運部隊、平民和物資,以逃脫被蘇聯紅軍虜獲的命運。
"漢尼拔"行動是二戰時期規模最大的軍事撤退行動,遠遠超過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從1945年1月23日開始持續到戰爭結束,德國海軍動用了超過1000艘各種艦船,在三個多月時間裡從庫爾蘭和東普魯士撤出了90萬平民和35萬部隊,將他們運至德國本土和處在德國佔領下的丹麥。儘管德國海軍傾盡全力護航,但是在蘇軍艦艇和飛機的打擊下超過160艘艦船沉沒,並釀成了數起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海難事件,其中最駭人聽聞的是"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它在1945年1月30日被蘇軍潛艇擊沉時有超過9400人遇難。
"卡爾斯魯厄"號的最後航程始於1945年4月11日晚上8時,這艘不足千噸的貨輪滿載著1083名平民和360噸貨物從東普魯士的皮勞啟航,駛向海爾半島。4月12日早上,"卡爾斯魯厄"號抵達目的地,與其他2艘貨船和3艘掃雷艇會合,組成護航船隊,於上午9時出發前往丹麥哥本哈根,這是柯尼斯堡被蘇軍攻佔前最後一支離開當地的德軍船隊。"卡爾斯魯厄"號年久失修,又嚴重超載,無法保持編隊所需的9節航速,只能以7節航速落在後面。4月13日,蘇軍轟炸機發現了落單的"卡爾斯魯厄"號,立即發起攻擊,船體被一枚魚雷炸成兩截,在4分鐘內沉入88米深的海底,M294和M341號掃雷艇僅救起150名倖存者,死難人數約1000人!
戰後傳聞,"卡爾斯魯厄"號最後裝載的貨物中有一批納粹密運的珍稀藝術品,而舉世聞名的"琥珀宮"很可能就在其中。"琥珀宮"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於1701年為王后在柏林夏洛特宮內打造的奢華居所,佔地面積約55平方米,仿效了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的風格,牆面和天花板以精美絕倫的雕塑、繪畫和鏡面裝飾,大量使用了黃金、寶石等貴重材料,包括多達6噸的名貴琥珀,故而得名"琥珀宮"。1716年,新任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將"琥珀宮"作為禮物贈送給來訪的俄國沙皇彼得一世,這些華麗奪目的室內裝飾藝術品被整體搬遷到聖彼得堡,最初被安置在冬宮,1755年被搬遷至郊外皇村的葉卡捷琳娜宮,後來屢經修繕,成為名勝,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兵臨列寧格勒,葉卡捷琳娜宮被德軍佔領。蘇聯人試圖用普通牆紙掩蓋"琥珀宮",但沒有成功,德國人在36小時內將其拆解一空,裝入27個板條箱內,用火車運往柯尼斯堡,在當地城堡中重新組裝並對外展示,這也是這件稀世珍寶最後出現的地點。1945年初,希特勒命令將"琥珀宮"由海路緊急轉移到德國中部,此後不久柯尼斯堡就遭到英軍大規模轟炸,而蘇軍佔領柯尼斯堡後沒有發現"琥珀宮"的任何蹤跡,就此下落不明。有人認為"琥珀宮"已經毀於空襲或被納粹秘密銷燬,但更多人相信它已經被藏匿起來或在運輸過程中失落,而"卡爾斯魯厄"號就是被懷疑藏寶的物件之一,據估計"琥珀宮"的珍寶價值高達5億美元。
目前,"卡爾斯魯厄"號沉船殘骸的勘察工作仍在進行,透過聲吶和遙控潛水機器人,考古人員在船艙內定位了10只板條箱,其中一隻箱子上有"特殊的橡膠封條",專家判斷即使箱子內不是"琥珀宮"的藝術品,也可能是其他具有重大價值或歷史意義的物品。然而,由於專案資金短缺,對"卡爾斯魯厄"號遺物的打撈工作被推遲到2021年4月,同時有訊息稱波蘭軍方有可能介入此事。那麼作為20世紀最大的懸案之一,"琥珀宮"失蹤之謎會不會在明年得以解開呢?還需要世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