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0年,主席與最後一任妻子的獨生女兒出生了,她就是李訥。與姐姐相比較,李訥更加內向,深得主席的寵愛,後被人們稱之為“紅色公主”,一直跟在主席身邊。
“任何事情,一旦強行干涉,結果往往會不盡如人意”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李訥也從緊緊跟隨在父親身邊的小姑娘,長成了一個沉穩內斂的大姑娘。眼看著就30歲了,李訥還是單身一人。每當身邊的工作人員提起李訥的終身大事,主席都會笑笑說:“找個工人或農民有何不可?”每次都是這句話,再不會多說什麼。他確實是這樣想的,對於女兒的婚姻大事,主席一直都強調:“在下面找,找個普通人也好”。但他從不會干涉,他希望孩子們可以自己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自由戀愛是他設立的原則。他常說:“任何事情,一旦強行干涉,結果往往會不盡如人意。”主席提倡自由戀愛,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擔心女兒的終身大事。只能默默的將這份擔憂放在心裡,不管怎樣,他都希望女兒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屬於她的幸福。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李訥遇到了在招待所做服務員的小徐,兩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很快就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們的婚姻辦的十分簡單。
對於女兒與小徐的婚事,主席從始至終沒有干涉。但婚後的李訥過得並不幸福,兩人無論是從性格,還是從思想觀念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完全聊不到一塊兒,常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就這樣,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離婚後的李訥重新迴歸單身狀態,對於她自己來說,離婚更多的是一種解脫。但這件事卻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很多人認為是李訥嬌生慣養,瞧不起小徐是個服務員,甚至覺得是李訥做了什麼過分的事情,才導致兩人分開。
很多時候,外界的流言蜚語真的可以吞噬掉一個人。此時的李訥感覺自己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這種感覺,當然她也不願意解釋。
婚姻的失敗,事業也不順,李訥回到農村賦閒了幾年。跟她相處過的人都說:“李訥這個人一點不矯情,幹起活來很賣力。從不喊苦喊累,也從不搞特殊化,大家吃什麼她就跟著吃什麼,相處起來讓人感覺很自在。”
“只要你願意,不管你走到哪,我都會陪在你身邊”1984年,李訥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王景清。據王景清後來回憶:“當時劉輝山同志去世,我前往北京弔唁。在路上就遇到了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同志,他跟我講了很多李訥小時候的事情。”後來在李銀橋的安排下,兩人見面。第一次見面,李訥就直接問道:“你會嫌棄我嗎?我現在的處境並不好。”王景清笑笑說到:“怎麼會?你不嫌棄我,我認為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第一次的見面,李訥對王景清印象很好,但兩人年齡相差13歲,經歷了一次婚姻失敗的李訥,心裡有些沒底,她不知道如果兩人結婚,是否能夠相伴到老?外人會不會說什麼閒話?
王景清其實知道李訥心裡的顧慮,他覺得自己必須給李訥足夠的安全感,所以他堅定的向李訥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深受感動的李訥接受了王景清的表白。
王景清一個人將家裡所有的苦活累活都攬了下來,把李訥保護的很好。經歷過第一次婚姻失敗的李訥更加明白陪伴的可貴,兩人相互照顧,相互關懷,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後來李訥在聊到自己的丈夫時,她說:“他的出現,就像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個支柱。”王景清對李訥說:“只要你願意,不管你走到哪,我都會陪在你身邊。”
“我的身邊一直有一雙溫暖的大手在保護著我,那就是我的丈夫王景清”李訥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但她更加關心老伴的身體。常常提醒王景清:“你上歲數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太辛苦。”這些話王景清聽了心裡暖暖的,他覺得自己能夠娶到李訥,是最幸運不過的事情了。
晚年王景清撰寫《神府紅軍游擊隊》時,想要到陝北進行調研。當時李訥決定跟著一起去,也好照顧丈夫。但王景清不同意,他說:“你身體不好,就不要去了。我去又不是度假的,你去了只會跟著遭罪。”無奈之下,李訥答應了丈夫。
但是,就在王景清登上前往陝北的火車時,李訥突然出現在他前面。無計可施的王景清只能帶著妻子一起前往陝北進行調研工作。
因為長時間的顛簸導致李訥身體有些不適,王景清就陪著妻子在醫院待了幾天。這讓李訥心裡十分愧疚,覺得自己拖累了丈夫。但王景清卻說:“你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其實是開心的。你好好養病,病好了帶你好好看看陝北。”
兩人在陝北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去了很多主席當年待過的地方,走了很多主席走過的路。每到這裡,李訥就會忍不住落淚。王景清十分心疼,永遠都是那麼堅強樂觀的妻子,其實內心也是脆弱柔軟的。
晚年時期,李訥的精神狀態一直不是很好,常常會失眠,王景清專程買了一輛三輪車,自己瞪著三輪車帶妻子看病。漸漸李訥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夜裡也很少會失眠,精氣神也越來越好,王景清心裡十分高興。
就這樣兩人相互扶持走過了30多年的時光,將彼此視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另一半。對於他們來說,平平淡淡的生活最真,李訥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到:“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因為我的身邊一直有一雙溫暖的大手在保護著我,那就是我的丈夫王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