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雛在劉備的帳下僅僅效力了四年就死去,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同時擁有臥龍鳳雛得劉備蜀國,能夠統一天下呢?
而劉備也不負眾望,通過三顧茅廬成功令臥龍出山,跟隨劉備一同走上蜀國的建設之路。而諸葛亮也不負眾望,多次北伐曹魏,替蜀國打下大片江山和曹魏、東吳三分天下。可以說諸葛亮是蜀國集團的聯合創始人,為蜀國的建立立下漢馬功勞。
而鳳雛龐統長得醜陋,並且性格怪異,不過龐統確實有大才,能夠輔助國家。在早年結識了周瑜,在周瑜的引薦下到了東吳打工,不過孫權對於這種長相怪異的人不是很喜歡,於是隨便安排了個職位就打發了。期間假意投曹,也沒能得到曹操的賞識。
於是210年,在東吳鬱郁不得志的龐統被魯肅推薦給了劉備。當劉備第一次見到龐統的時候,也被其樣貌嚇到了,於是安排他在耒陽縣當一個縣令。誰曾想,龐統當縣令之後整日不理正事,最終被張飛給罷免了。不過,好在魯肅寫信告知劉備,鳳雛不是百里之才,同時諸葛亮也提到過龐統的大名,這才最終給了龐統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214年,在劉備率眾圍攻雒城之時,龐統率軍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這位大名鼎鼎的謀士在加盟蜀國之後竟然如此短命,真實令人扼腕嘆息。劉備更是傷心,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
龐統的短命,讓他失去了一個和司馬懿交手的機會,如果龐統沒有因意外死亡,那麼他和司馬懿將誰勝誰負呢?
並且在經濟上也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幫助蜀國走出貧瘠,有了和曹魏掰手腕的能力。甚至在軍事上也開發出了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大大加強了蜀國軍隊的作戰能力。
諸葛亮總是在大戰略和大方向上出謀劃策,有著冷靜的頭腦和大局觀,反觀龐統就是另一副面孔。龐統雖然有大才,但是卻一副心高氣傲的模樣,再加上生得醜陋,導致他的性格比較孤僻。對於輕視他的人,他也不給好臉色。
但是龐統用兵如神,經常能給蜀國帶來很好的作戰謀略。這些謀略往往比較跳脫,但是效果奇佳。早年赤壁之戰的時候,龐統就獻連環計,幫助蜀吳大軍攻破曹魏,也間接的造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所以,龐統是和諸葛亮風格完全相反的型別,屬於鬼才往往能夠打出出其不意的效果。
我們再看看司馬懿,司馬懿從加入曹魏帳下後,一直在曹丕身邊幫扶,而那個時候曹丕基本作為未來的儲君,管理內政。也就是這個時候,司馬懿幫助曹魏發展內政,提高軍力。不僅解決了糧食問題,更是改變了魏國的邊防佈置,讓曹魏的邊防固若金湯。
同時,司馬懿還是個十分能忍的人,從被迫進入曹魏開始,司馬懿就一直蟄伏在曹操身邊,幫助曹操上位獲其信任。並且面對諸葛亮的不斷北伐,司馬懿也從不冒進,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去有效制敵。最終也如他之願,214年,鳳雛龐統被亂箭射死;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在歷史上,留給司馬懿和龐統較量的機會幾乎沒有,這讓我們十分可惜,如果龐統沒有早早的死亡,那麼最終能否幫助蜀國擊敗司馬懿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性格上對比兩個人,因為司馬懿比較求穩,在面對蜀國的時候總是保守的戰術。而諸葛亮因為身體問題,中規中矩沒辦法一口氣擊潰司馬懿。如果換做龐統的話,兵行險招或許有和司馬懿一戰的能力。
不過,龐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因為用兵鬼神所以容易激進,這時候如果掉入司馬懿的陷阱中,則會讓自己陷入危機,再一次面對死亡的問題。所以,司馬懿和龐統如果同場競技,鹿死誰手還是一個未知數。
251年,在諸葛亮死後的17年後,司馬懿也最終病逝在洛陽,享年73歲。最終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位謀士正式的退出了歷史舞臺,除了司馬懿成功架空魏國之外,其餘兩人均帶著遺憾離開。不過,他們還是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傳頌至今。(完)
-
1 #
-
2 #
機會不大,鳳雛的軍事能力不比臥龍強多少,如鳳雛不死,能和臥龍連手,從南面和西面一起行動,還有希望,不過老天不許的,因天下大勢不許劉備統一。
-
3 #
諸葛亮算合格的政治家,但要說軍事才能還不如劉備
-
4 #
鳳雛不死,臥龍不離荊州入川。荊州丟不了。荊州不丟,雲長不死,翼德不亡。劉備手握荊州,益州。文有臥龍,鳳雛,李嚴,法正。武有五虎,魏延,姜維。東西兩路直逼許昌,十年之內平定天下!可惜,鳳雛一死滿盤皆輸,關羽,張飛,黃忠,馬超,法正,盡皆而亡。荊州被搶,吳蜀拼命,火燒夷陵,劉備的家底嘚瑟光了。
-
5 #
劉備帶龐統法正從漢中打出去,諸葛亮帶關羽從荊州打出去。曹操更本抗不住
-
6 #
單從三國演義來說,關鍵在荊州,荊州不丟伐魏可期,走襄陽,南陽比出漢中好太多了。關羽都打的風生水起。奈何呂蒙白衣渡江奪了荊州,劉備發狂被火燒連營,元氣大傷,此後諸葛亮六出祁山不過去硬著頭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
7 #
我覺得必贏,因為龐統會重要魏延,魏延帶兵打仗獨一檔誰也不是對手,諸葛亮不信任他,不給他軍權,他倆也有矛盾,但是龐統和魏延絕配
-
8 #
龐統之所以死,還不是因為激進,想趁機偷襲劉璋,結果被張任伏擊,就算龐統不死,如果龐統和司馬懿較量,也一樣必輸,因為司馬懿的軍事思想比龐統更突出。司馬懿的戰績比龐統厲害多了。諸葛亮和龐統都師出司馬微,諸葛亮比孔明還能算的人都贏不了司馬懿,龐統更不用想了,輸的更慘。除非有人幫他,但是司馬懿也可以讓別人幫,那麼這還是單挑嗎?變群毆了。
-
9 #
一樣失敗,1一山難容二虎,必將有人急於求成,回到夷陵之敗後的蜀國,2吳魏必定聯盟鐵盟的那種,至少短期不會散,3南中必定趁蜀和魏吳交戰偷襲蜀邊境擴大版圖。4蜀國糧草必定消耗巨大。蜀國前進的步伐受阻步步艱難,一但陷入消耗戰,光國內也會怨聲四起。去除1蜀國也一樣失敗
-
10 #
龐統是戰略型軍師,主攻。諸葛亮才是防守主政型軍師
-
11 #
諸葛亮如果不死,歷史就要改寫了
-
12 #
龐統更冒失一些,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
13 #
司馬懿等到龐統死,諸葛病。
-
14 #
打來打去,遭殃的是平民百姓。還是阿斗高瞻遠矚,統一之後,大家都是大晉子民,阿斗自己也能樂不思蜀
-
15 #
龐統和劉備主益州,孔明和關羽魏延主荊州,早就沒有曹操什麼事了
-
16 #
三國謀士,早死的多了去了,曹衝,郭嘉,周不疑,曹植,楊修等等
-
17 #
假設的沒意義,打仗看綜合國力,三分天下,曹魏佔絕大部分,冷兵器時代人口數量才是國力的代表。
-
18 #
哪有那麼多如果。曹操的郭嘉那英年早逝呢
-
19 #
如果周瑜沒死,不知道能不能幹的過司馬懿
-
20 #
這是真的 事實上諸葛亮不怕司馬懿 就怕曹真 而且司馬懿在防東吳 不和諸葛亮一個戰線
打仗打的是綜合國力。諸葛亮首次北伐,乘著曹魏多年不戰,舉國震動的時候,是最佳時機。可惜這次北伐成功被曹真抵住。以後根本沒機會,不是換一兩個主帥就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