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宋光宗——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是宋朝第十二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是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親是成穆皇后郭氏。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立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宋孝宗禪位,趙惇登基為帝,改元紹熙。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禪位於次子趙擴,成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禪"或"光宗內禪"。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九月十七日,因病崩於壽康宮,在位五年,葬於會稽的永崇陵,享年五十四歲。
宋光宗
提起宋光宗趙惇,因為其在位時間比較短,只有五年,所以就沒有什麼政績值得我們在這裡說,不過,今天既然說到了宋光宗趙惇,我多多少少還是要說一些關於他的事蹟,畢竟,他也是一代帝王。好了,那我就隨便說一些,說的不好,還望海涵。
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九月三十日,趙惇生於普安郡王府(當時宋孝宗趙眘被封為普安郡王),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被賜名為趙惇,授右監門衛率府副率,轉榮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後,拜鎮洮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恭王。莊文太子趙愭逝世後,宋孝宗認為趙惇的才能最像自己,想立為皇太子,但因為按長次輪不到他,在趙惇的前面還有宋孝宗的皇次子趙愷,所以就遲遲沒有決定。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七月,太史上奏:木星、火星合宿,請求冊立皇太子,除此之外,還應該宣佈大赦天下。這時,虞允文為相,也請求趁早確立皇太子。宋孝宗說:"膚很早就有這個願望,還有,誰被立為太子,其實朕的心中也早確定。只是朕擔心皇太子位一旦宣佈確定,他的心性就容易向驕橫方向發展,不嚴格要求自己,放縱貪逸,不用心學習,漸漸變得德性不高。膚所以沒有宣佈確定,是想再考驗他處理政務的能力,讓他通知古今,從而使自己和國家不至於後悔。"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正月初一,孝宗上兩宮尊號冊寶的時候,承相虞允文又請求立太子,宋孝宗答應了。於是,在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二月初八,趙惇被立為皇太子。
話說趙惇這位太子爺,一當就是十幾年,都年過四十了,卻仍不見孝宗有將皇位傳給他的意向,終於有些耐不住了。一天,趙惇向孝宗打啞謎道:"我的鬍鬚已經開始白了,有人送來染鬍鬚的藥,我卻沒敢用。"孝宗聽出了兒子的弦外之音,孝宗的回答也著實風趣,他答道:"有白鬍須好啊,正好向天下顯示你的老成,看看還有誰不服你,他孃的,老子鬍子都白了!你如果如此想,還要染須藥有什麼用!"
李皇后
這些就是趙惇登基前的事情。現在我們就來說說趙惇登基後的事情,這第一件事就是李後善妒。這位李後就是趙惇的皇后李鳳娘,她是慶遠軍節度使李道的次女,由術士皇甫坦推薦給高宗,然後被聘為恭王妃。她有一個對於古代女子最不應該有的缺點,什麼缺點呢?就是她生性嫉妒,經常向高宗、孝宗訴說太子身邊人的不是,然而卻經常遭到兩宮的訓斥。
現在,我給大家著重地說說李鳳娘善妒到了什麼程度啊。趙惇即位,按照常理,李鳳娘就會被冊封為皇后,掌管後宮,李氏成為皇后,就越發肆無忌憚。一次,趙惇洗手時見端著盥盆的宮女雙手細白,不禁喜形於色,不料被皇后看在眼裡。幾天後,李後派人送來一具食盒,趙惇開啟一看,好傢伙,食盒裡面裝的竟是上次那個端盆宮女的雙手!一個宮女因為手白而得到皇帝陛下的好感,對那個宮女來說,本應是一件好事,卻不料因此而帶來災禍,那個得有多冤啊!
說到這,也許有人會問:李氏對宮女如此歹毒,那麼,對於趙惇寵愛的嬪妃會不會好一點兒呢?畢竟是有品級的妃子嘛,事情鬧大也不好收場。如果你真這麼想,我只能呵呵一笑,然後笑眯眯跟你說一句:"恭喜你,你成功地避開了正確答案!"對於趙惇寵愛的妃嬪,她更是必欲除之而後快。話說趙惇還在東宮做太子時,高宗曾賜給他一名侍姬黃氏,光宗即位後晉為貴妃,倍受光宗寵愛,李後自然妒火中燒,她趁光宗出宮祭祀之機,虐殺黃貴妃,然後派人告訴光宗說黃貴妃"暴死"。趙惇明知是皇后下的毒手,但驚駭傷心之餘,除了哭泣,連質問皇后的勇氣都沒有。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與第二天祭祀時發生的一連串怪事,直接導致光宗的精神徹底崩潰。各位朋友們,這就是李鳳娘李皇后,光說在善妒這一方面,如果說隋文帝的獨孤皇后能排第一,那麼,咱們今天這位李大皇后絕對能排第二!而且光憑這一點,楊堅都能和趙惇能為難兄難弟了!
好了,說完了李皇后善妒,再來說下一件事情,接下來我要說的這件事情也和李皇后有關,什麼事兒呢?"李後干政。"前文我說了,李鳳娘和獨孤伽羅在善妒這方面有的一拼,其實,還有一件事她們倆也都做過,那就是"干政。"不過,兩人的道行深淺,真是天壤之別!咱們先說獨孤伽羅,輔助楊堅建功立業。隋朝開國後,冊封皇后。通曉經史,信仰佛學,參預朝政,對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並稱"二聖" 。這是何等的霸氣!咱們回過頭再來說李鳳娘,從紹熙三年開始,無法正常處理朝政,於是"政事多決於後",大權旁落李氏之手。然而,她既無興趣也無能力參決朝廷大政,權力對她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為孃家大撈好處。她封孃家三代為王,侄子孝友、孝純官拜節度使,一次歸謁家廟就推恩親屬26人,172人授為使臣,下至李家門客,都奏補得官。李氏外戚恩蔭之濫,是南宋建立以來所沒有的。李氏家廟也明目張膽地僭越規制,守護的衛兵居然比太廟還多。李後一門獲得的顯赫權勢、鉅額財富,無疑都是其患病的丈夫光宗所賜。
過宮風波
李鳳娘是怎樣的一個人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吧,好了,咱們就說下一件事——立儲風波。話說李皇后只生有嘉王趙擴一人,按照古代的嫡長子繼承製,趙擴被立為皇太子,本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卻受到孝宗的阻撓。可能是因為嘉王天性懦弱,孝宗認為其不適宜繼承皇位,相比之下,魏王趙愷的兒子嘉國公趙抦生性聰慧,深得孝宗喜愛。當初趙惇取代了二哥趙愷,成為太子,如今孝宗卻寵愛趙愷之子,不同意將嘉王立為儲君,無形中加深了趙惇心中對孝宗本就存在的猜忌,讓趙惇時時感到恐懼和不安。在他看來,父親似乎不僅對嘉王的太子地位,甚至對自己的皇位,都是潛在的巨大威脅。在別有用心的李後和宦官們不斷離間挑撥下,這種恐懼感逐漸成為光宗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心理和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終於導致了無端猜疑和極度偏執的症狀。他視重華宮為畏途,不再定期前去問安,儘可能躲避著孝宗。天子孝行有虧,臣子勸諫責無旁貸,而臣僚們的這些言行更激起光宗的固執與疑懼,終於引發歷時數年的過宮風波。
關於過宮風波,我有必要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說起過宮風波,其實這件事的起因還有李皇后的"功勞",這是怎麼回事呢?是這麼回事,話說李皇后曾請立嘉王為太子,太上皇孝宗不同意(因為嘉王不是長子,而是光宗次子),然後就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趙惇,使趙惇與其父猜疑不和。還有一次,就是前文說的宮女事件,趙惇一看是一雙手,結果當場被嚇得心臟病發作。孝宗知道後,送去治療心臟病的藥丸,李後卻說那藥丸是毒藥,從此,趙惇與其父長期失和,從而引發政治危機的事件。
好了,講了這幾件事,想必大家對宋孝宗趙惇這位皇帝多少也有一些瞭解。在我眼中,宋光宗是一位毫無作為的庸君,他猜忌心重,以至於不能公正的判斷事情。而他對李皇后的放縱,不僅使得外戚勢大,更使得政局動盪不安,好在最後朝臣即是換宮,得以穩定政局。他一生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是一個極具悲劇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