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5年5月8日,一個永遠不應該被歷史遺忘的日子,隨著納粹德國的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硝煙散盡。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性時刻隨之永久載入史冊。

然而,75後的今天,關於希特勒,關於他一手創立的臭名昭著的納粹黨的故事卻遠遠沒有結束。無論在中國還是國外,人們對於這段歷史的反思從未停歇。今年似乎是“納粹出版年”,與希特勒及納粹相關的各類讀物層出不窮,成了近期出版界的一個熱點。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這本《希特勒最後的陰謀》將視角切入到二戰結束前夕,一群被囚禁在納粹集中營的,擁有較高社會地位的名囚們。囚犯中包括敵佔國的王位繼承人、前政要首腦、英國諜報人員以及德國反納粹神職人員、社會名流,還有1944年7月炸彈事件中協助刺殺希特勒的官員和女性家屬。

與一般囚犯不同,這群有價值的特殊犯人在獄中享受著相對優渥的物質待遇和一定範圍內的人身自由,哪怕讀書看報這類在當時被視為大逆不道的舉動,各懷心思的看守對他們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些名囚之中,有人整天做著逃跑的春秋大夢,哪怕用勺子挖地洞這種荒誕不經的幼稚舉動也要試上一試。有人寧肯放棄自己逃跑的生機,也不想因此激怒黨衛軍、拖累他們中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有人每天盼望著即將攻到附近的美軍的營救。也有人身為蘇聯戰俘、不願被美軍解救,唯恐被遣回蘇聯後反遭清算。有的甚至在集中營中經過批准結為眷侶,有的家屬為了陪伴丈夫而自願入獄,生了孩子。或許,這也是作者意圖表達的人性中的閃光點。

但是,他們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中這段還算安穩的時光似乎不會持續太久。由於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節節敗退和已經被轟炸得滿目瘡痍的地面上無法建立起有效的通訊方式,納粹頭子希特勒及其黨衛隊、保安局的高層們的命令下達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有些命令甚至沒有傳達出去,而有些命令則已經被傳播得偏離了初衷。不僅如此,在帝國即將走向滅亡的前夕,黨衛隊及各作戰部隊的高層都已經在思考向盟軍投降的事宜,當然,他們更多地是考慮自己的未來。綜上所述,名囚們的未來也就成了未知數,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從現代化程度最高,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到臭名昭著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再到北巴伐利亞的弗羅森堡集中營和被稱為“人間煉獄”的達豪集中營。在戰爭的號角即將吹滅、黎明前的曙光就快到來的這一個月中,名囚們被當做牲口一樣毫無尊嚴地被隨處轉移。書中對他們在車廂內的惡劣糟糕狀況和路上所遭遇的種種非人折磨是有著非常詳盡的概述的。

作者關於對幾位烏龍人士的描述還是很耐人尋味的。比如被納粹高層誤認為是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之子的英國中尉,被稱為“瘋狂傑克”的38歲的約翰.丘吉爾。這是一個無論自身處境如何悲慘,都不會輕易向納粹屈服的鐵骨錚錚的軍官,儘管軍銜不高,這位“瘋狂傑克”卻是二戰期間唯一一位用長弓殺死了敵人的英國軍官。比之另一位誇誇其談,卻臨陣脫逃,棄同伴於不顧的英國人丘吉爾,他的節操與人格魅力又是何等高尚!

以顛覆希特勒政權之罪名入獄的另一位德國漂亮女囚,被名囚們認為是黨衛軍派來監視他們的臥底。然而真相卻令他們大跌眼鏡,她其實只是一個運氣沒那麼好的女騙子,打著資助德國異見人士的幌子行騙,卻不料被當作真正的異見人士抓進了集中營。

還有一位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斯大林情婦的兒子,莫洛托夫的侄子。出身蘇聯貧農之家的他也算是一位牛人,兩次從納粹手中死裡逃生。然而,最終還是沒能贏過命運……

黎明前的黑暗總是靜悄悄的,儘管過程很漫長,但終究會來臨。今天的我們無法設身處地去感受那些在納粹集中營中或被折磨致死,或經歷非人虐待依然奇蹟般存活下來的那些人的切膚之痛。人類命運與戰爭是休慼相關的,戰爭也給了現代人諸多反思。或許,今天的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牢記歷史的教訓,加倍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辮帥”張勳一生恪守忠孝節義儒家傳統,卻因復辟遭世人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