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大秦賦》中的秦將樊於期
秦將樊於期得罪秦王,逃到了燕國,被太子丹收留。後來,太子丹找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想用樊於期的頭當獻禮,說了這麼一番話: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首,金千斤、邑萬家。”
可知,秦王誅殺了樊於期的父母宗族,還重金懸賞樊於期的頭顱。那麼,秦將樊於期究竟犯了什麼罪?什麼仇什麼怨,讓秦王這樣痛恨他?
搬出堪稱“大秦名將錄”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上面清楚記載了每次出戰的秦將名字,唯獨沒有“樊於期”。
別急,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另一位秦將——桓(huán)齮(yǐ)。想不到吧,此人很可能就是樊(fán)於(wū)期(qí)。
先來看看,這個叫桓齮的秦將是個什麼樣的人。
影視劇《大秦賦》中的桓齮
和王翦等人攻下趙國九座城池,氣死趙王趙偃秦王嬴政即位九年後,終於親政。他改變了把國事委託給臣子的情況,將權力都抓在手上,新任命了桓齮為將軍,想重用他辦大事。什麼呢?兼併六國、稱帝天下。
桓齮,站到了起飛的風口上。
這邊秦王親政,那邊趙王趙偃也改變了對秦的策略,謀劃與秦國合作來獲取利益。秦王在咸陽置酒招待了趙王。
當時,趙偃想要兼併燕國的土地,怕秦國趁機攻趙,就去請求嬴政、獲得攻打燕國的許可。
嬴政答應了,但經過燕國使者的一番勸說,又改變了主意。最終,嬴政趁著趙國攻打燕國的時候,暗中派人攻佔了趙國九座城池。
這一戰,出戰的秦將中就有桓齮。
影視劇《大秦賦》中的名將王翦
王翦是主將,桓齮為次將,楊端和為末將。在秦將攻打的趙國九座城池中,最重要的一座是鄴。這是趙國的軍事重鎮,有重兵防守,很難攻打。但是,歷經苦戰,鄴最終被桓齮打了下來。
趙國想兼併燕國不成,反倒丟了九座城池,趙偃一氣之下,不得意而死。
保持了秦兼併六國戰爭史上的最後一次斬首記錄這一年是秦王政十三年,趙偃已經涼了,在位的是趙偃的兒子趙遷。嬴政攻打趙國,還是派了桓齮,戰績怎麼樣?
桓齮攻下了趙國的平陽和武城,平陽在鄴的東邊,武城在鄴的西邊,鄴也是先前桓齮打下的。
不僅如此,桓齮殺死了趙國的將軍扈輒,斬首十萬。
影視劇《大秦賦》中的秦王嬴政
請注意“斬首十萬”這個記載,這是秦兼併六國的戰爭中,最後一次的斬首記錄。
咱們知道秦國人自從有了吞併天下的野心,就常常大量斬殺敵軍以消耗對手的力量。桓齮攻打趙國、斬首十萬,是最後一次的記錄。
為什麼呢?一來是六國已經被打殘,沒什麼戰鬥力了;二來是秦國按照呂不韋《呂氏春秋》的主張開始以“義兵”自居來滅六國。
桓齮成了最後一次斬首記錄的保持者。
大敗給李牧,畏罪潛逃桓齮,幾乎成了攻趙專業戶。他“斬首十萬”的第二年,作為主將又去攻打趙國,這一回打的是趙國的宜安。
宜安宜安,並不宜安。這一戰,桓齮的對手是趙國長期和匈奴作戰的猛將李牧。
影視劇《大秦賦》中的名將李牧
兩軍在宜安東北一個叫“肥”的地方大戰。李牧不愧是名將,大破秦軍,奪回了被秦國佔領的土地,由此被封為“武安君”。
秦趙的這一戰,稱為“肥之戰”,是秦滅六國路上的一個慘敗,秦王的臉上是掛不住的,連秦國的史書也不敢直接記載說敗了,反倒故意寫成嬴了,諱敗為勝。
到此為止,嬴政親政四五年了,說著要滅六國,可一個國都沒滅,又大敗給了趙國。
這一戰的失敗,影響不小。
桓齮呢,大敗之後就畏罪潛逃了。
影視劇《大秦賦》中的秦將樊於期
再說回樊於期,他得罪秦王叛逃到燕國的事,差不多就發生在這期間。
桓齮大敗叛逃的第二年(秦王政十五年),在秦國當質子的太子丹逃回燕國,後來有了荊軻用樊於期頭顱獻禮、刺殺秦王的故事。
假如說樊於期就是桓齮,這是一種很可能的推斷(這個觀點最早是史學大家楊寬先生提出的)。為什麼呢?
影視劇《大秦賦》中燕太子姬丹
在這個流傳的過程中,由於沒有核對史料,人們憑藉著語音記憶,將秦將桓齮(huán yǐ)記載成樊於期(fán wū qí),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樊於期究竟為什麼得罪秦王,也許有了一個可能的猜想:那就是樊於期和秦將桓齮是同一個人,因為大敗給李牧,而畏罪潛逃去了燕國。
你怎樣看待秦將桓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