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西周的滅亡源自烽火戲諸侯,而烽火戲諸侯卻是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做的鬧劇。事實上西周的滅亡真的是烽火戲諸侯為博佳人一笑嗎,學會邏輯分析,你就知道這段歷史究竟有多荒誕。
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以此來形容美人褒姒再恰當不過。可是史記的記載褒姒出生實在太過荒誕。說是龍的唾液變成大蜥蜴爬進六七歲宮女身體,宮女成年後沒有丈夫就生女,於是扔去荒野。其後被一對夫婦收留,並逃往褒國,長大後最終被獻給幽王,幽王十分寵愛。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然而褒姒卻是個冷美人,不愛笑。幽王為逗美人一笑,聽取他人計策,點燃烽火戲諸侯,戲耍諸侯來博取褒姒一笑。果然烽火點燃後,各諸侯國都陸續前來相救,亂成一團,褒姒笑了,幽王也很開心。卻因此失信於諸侯,其後申侯聯合繒國、犬戎一起攻打幽王,殺死幽王,最終西周滅亡了。
西周滅亡的罪魁禍首是幽王荒淫無道,然而點燃烽火真的能戲耍諸侯博取美人一笑嗎?換了任何一個普通人只怕是早忘了,誰笑的出來!
西周的都城在鎬京(今西安),各諸侯國距離鎬京最近的是秦國,可是秦國是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有功才被正式封為諸侯國。平王是幽王的兒子,所以早在周幽王之時,秦地只是一個附庸“小國”。烽火臺被點燃表明王室有難,秦也會來救。秦國都城在雍城(今陝西鳳翔縣),距離西安有160多公里。古代行軍速遞最快在40公里每日,這裡不計算騎兵。
騎兵是在漢以後才開始普及,因為馬鞍是在東漢時期才有的。中原文明人基本都不善騎馬,善騎善射的基本都是胡人,胡人長年放牧,所以人人善騎。主要靠兩腿夾緊馬肚不使奔跑時跌落,這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很難做到。有了馬鞍以後騎馬跌落機率才大大減低!
西周時期,馬匹都是配備馬車,所以古時候講一個國家的軍事強大以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來形容。沒有騎兵這就使得各諸侯國行軍速度大打折扣,秦國離鎬京最近,可是也至少需要4天時間才能到達。
褒姒看著烽火被點燃,然後坐著苦等四天才看到第一個小附庸國救駕,有耐心等這麼久還能笑麼?其次,行軍打仗最忌諱自亂陣腳,還未見到敵軍就自亂陣腳這和古代真實的行軍作戰根本不符,褒姒如何能看到各諸侯國前來時亂成一團的情況?
然後第二個來救的是晉國,晉國國都一說是曲沃(今山西曲沃縣),一說是新田(今山西新絳縣),無論是哪裡離鎬京最近的都有300多公里,行軍至少得八天左右。褒姒能看到第二個諸侯前來得等8天,她還有耐心看嗎?然而最遠的諸侯國是燕國距離1000公里以上,齊國也差不多距離1000公里,等到齊國燕國大軍到來至少是25天之後的事。點烽火臺的事情只怕是早忘了,誰還會笑?
即使說褒姒所笑的並不是諸侯國來救時亂成一團的糟糕情況,而是笑話幽王戲弄各諸侯國使得各諸侯國憤怒的樣子覺得好笑。那這不就更說明了西周滅亡是因為幽王昏庸麼?
歷史爭議
2012年初,北京清華大學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並不相符。“清華簡”記載,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後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並非西周滅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雖然此竹簡併不一定就是可靠的歷史記錄,但是我們僅透過邏輯分析,就可以斷定用“烽火戲諸侯”來逗笑褒姒根本行不通,褒姒的“笑”和西周滅亡基本沒有任何關係。
再來看另一個故事,“紙上談兵”的故事。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的是趙括兵敗長平之戰的事。這個成語指的是在紙上談兵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實際上趙括是因為這個成語被黑的很慘的人! 其一,趙括是戰國時期人,而蔡倫發明紙是在東漢時期,所以這個成語肯定不是出自史記,也不是司馬遷寫的。為什麼就扯到趙括的身上去了呢?
這段歷史是秦軍攻打趙國,而趙軍有四十萬大軍抵抗。在趙括接替廉頗開始守長平,趙括將策略從廉頗的堅壁自守改為主動出擊之後,秦國悄悄將主帥從王齕換為白起。白起——秦軍戰神級統帥(白起一生百戰百勝從無敗績)。然後,秦王親臨前線“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秦軍老弱殘兵加一起百萬之眾,因此很輕易就圍困趙軍。秦軍主帥是白起,而且百萬之師,遠遠超出趙軍四十萬。能殲滅趙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能勝才會被後世奉為茶餘飯後的笑談。而趙括率軍抵抗了一個多月之後才被殲滅,這一個多月發生什麼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現代人都笑話趙括是紙上談兵呢?
趙括真的這麼弱,只會紙上談兵嗎?趙括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父親是名將,生在戰國這麼一個戰亂的時代,我不相信作為名將的父親從來不教兒子打仗的真實本領。趙括如果真的只會紙上談兵為何能接替廉頗做主帥呢?又為何自此以後白起提起趙括就恨的咬牙切齒呢?
韓信評價白起說,“白起那叫會打仗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的家底都被白起給敗光了。”確實,白起雖然戰勝了趙括,滅了趙國四十萬大軍,但自己至少也損傷三十萬!
然而失敗者是沒有發言權的,趙括畢竟兵敗了,後人無論怎麼寫他評價他,他也不知道。而且這段歷史相當複雜,能用四個字就能概括的,幹嘛還非得長篇大論的去說呢。因此人們很容易就接受了“紙上談兵”是指趙括。
我不想為任何人翻案,我只想表達,瞭解歷史需要客觀的看待。切莫被他人的觀點帶偏,保持理性的思維去看待,你會看到一個更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