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諸多謎底墓中藏。有關秦始皇地宮的資料最早見於《史記》中:“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由此可見,秦始皇地宮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對於秦始皇陵,大家應該都了解不少。中國第一個皇帝的陵墓,地底下有一個龐大的地宮,裡面有水銀做成的山川湖海,各種寶貝製作而成的星辰宇宙,裡面就像一個小型世界一樣。而秦始皇就躺在裡面,享受著秦始皇陵的奢侈。對於秦始皇陵,外國人比中國人更上心,各種大片都講了秦始皇如何長生不老,如何不死軍團的故事。
據說秦始皇剛一登基,13歲的小孩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而這個陵墓一修就是一個耗費多年的巨大工程。上個世紀80年代,秦始皇陵剛被發現的時候也是震驚世界。直到現在也只是開了陪葬陵,其他的陵墓大家還都是處於一種謹慎的狀態。
他的陵墓修建得非常的華麗,有人說這個陵墓基本上就是當時秦始皇在現實中的生活的復刻。但是呀,誰也不知道陵墓裡面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而秦始皇關於死亡的事情也是一直都處於一種非常抗拒的態度。比如說,他並沒有非常早的就立下太子,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長生不老。在這也是讓人覺得非常奇怪的一點,他似乎對自己的長壽非常有自信!
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帝王,誰要撰寫世界100位名人,如果不選他,那絕對是一個敗筆。可是秦始皇去世2200年,他的陵墓為何不開挖?關於不動他陵墓的原因,上網一查,可謂林林總總,多種多樣,說得最多的,無非是現代的技術條件不夠,不管怎麼保護,挖出的秦陵文物,都會受到日照、氧化和人為等等的損傷。
秦始皇的陵墓,墓地面積50平方公里,號稱天下第八奇蹟的兵馬俑,只是它的冰山一角而已,想動這個龐然大物,只打幾個豎井探洞,很顯然是不成的(很多大型的文物取不出來,也無法對秦陵地宮進行修復和保護,更別提讓遊人下去參觀了)。也就是說,想要真正地發掘秦始皇的皇陵,必須要大揭蓋。
大揭蓋造成的後果是,秦陵地面上的封土將全部消失,陵園內包括兵馬俑博物館都要消失,總之地面上的一切都要消失。(讓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兵馬俑消失)這究竟值不值得,確實需要慎重地考慮。
秦始皇皇陵一共前後動員70多萬人,建了39年。現代的土木建設技術、拆遷發掘技術,都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古代,可是有一點不要忘記。
現代搞任何工程,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都可以提高速度,但唯有一種工程永遠不可以,那就是考古,談到考古,就需要沉下心來,放慢速度。明明可以一天干完的活兒,必須要兩天干完,因為速度一快,就有可能造成地下埋藏文物的損失。
給秦始皇的陵墓大揭蓋,考古專家雖然可以藉助現代化的發掘工具,但想要將保護工作的細節做好,200年的發掘時間,都是短的。
兵馬俑坑經過30年僅發掘了三分之一。秦始皇陵園的面積大56.25平方公里,已進行過詳細鑽探的部分僅佔總面積的十分之一。陵園中心部分面積約2平方公里,對其地下埋藏情況比較清楚的部分,也只佔中心區的三分之一。在陵園內現已發現的五百多座各種各樣的陪葬坑和各種墓葬,以及數百萬平方米的宮殿建築基址,基本上都還沒有進行正式的發掘。秦俑考古隊自組建以來已經歷了兩代人,老考古隊員多已經退休,有的已經不在人世。對此,已經退休的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說:“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仍任重道遠,考古任務十分艱鉅,需要幾代人,幾百年堅持不懈地努力。”他這話靠譜,說的是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