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英國簡史》第一單元 - 制度

今日主題:英國崛起之路上的英國革命(下)- 光榮革命

丨知識要點

英國革命- 光榮革命

查理二世死後,接下來的詹姆士二世仍然進一步擴大王權,還想在英國恢復天主教的地位。

詹姆士二世

1、偶然性

背景:詹姆士二世試圖恢復天主教地位,對此英國人原本打算熬到詹姆士二世去世,王位由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二世女兒繼承,不想革命。

神秘男嬰:神秘男嬰的出現打破了英國人打算熬過去的想法,因為男嬰是繼承人,這樣英國新教就可能完了,只能進行二次革命。

2、革命實質內容:以《權利法案》為核心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重建

《權利法案》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具體法律:

《兵變法》:國王不能再用武力對抗國會 《三年法》:議會有了自己的法律程式,不再受國王影響 《叛國法》:是否叛國由法律來裁判,不由國王 《王位繼承法》:國王權力被大大削弱,比如規定國王必須信仰英國國教,宣戰權由議會掌握等等。

3、重要影響

確保了制度對王權的約束,完成了英國革命的目標

確立了一種用法律和制度來解決問題的路徑。

小結:光榮革命就成為了英國告別革命的一場革命。根本的原因,還是回到它的制度精神。

丨學習收穫

結合上一節的學習,覆盤英國的光榮革命,1649年,英國內戰結束,革命派勝利,國王查理一世被審判砍頭,奧利弗·克倫威爾掌握了新成立的共和國的權力,自稱為護國主,實際上進行的是獨裁統治,成為了英國的無冕之王。

1660年,流亡法國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王子復辟,就是查理二世。查理二世死後,接下來的詹姆士二世仍然進一步擴大王權。

查理二世

1685年詹姆斯二世全然不顧國內外的普遍反對,違背以前政府制定的關於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職的“宣誓條例”,委任天主教徒到軍隊裡任職。此後進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門、教會、大學去擔任重要職務。

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後釋出兩個《寬容宣言》,給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所有非國教教徒以信教自由,並命令英國國教會的主教在各主教區的教壇上宣讀,引起英國國教會主教們的普遍反對。

1688年6月20日,一則八卦傳聞是詹姆士得子。其信仰英國國教的女兒瑪麗沒有希望繼承王位。為防止天主教徒承襲王位,英國人決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請,並於9月30日釋出宣言,要求恢復他的妻子瑪麗,即詹姆斯二世第一個妻子所生的長女的繼承權。

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領1.5萬人在托爾灣登陸。英軍主帥臨陣倒戈,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獲送回倫敦。後經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國。

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進入倫敦。

1689年1月在倫敦召開的議會全體會議上,宣佈詹姆斯二世遜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稱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同時議會向威廉提出一個《權利宣言》。宣言譴責詹姆斯二世破壞法律的行為;指出以後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天主教徒不能擔任國王,國王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於當年10月經議會正式批准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

非常認同這句話,“光榮革命是人們對偶然性事件最大限度的利用”。隨後一系列的法案的制定,更是對事件本身必然性的進一步具體、明確。偶然事件總是不停發生,有些可以朝"正"方向推進歷史,有些可以朝"反"方向推進歷史,這就是所謂"機會",稍縱即逝。機智而有準備的人躍過去,一把抓住它,按照自己的意願加以利用,歷史便有了新的走向。局外人事後看來,便說這是"必然的",其實如果換一群人,抓住了另一個"偶然事件"歷史就會有別的走向了。

《權利法案》標誌著英國各派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在經歷了長期的衝突之後終於達成了妥協。從此以後,英國就以“光榮革命”的妥協原則和寬容精神來處理國內不同政治派別或宗教派別之間的爭端,這種妥協原則和寬容精神有利於內部的團結,防止了矛盾向極端化的方向發展。此外,這種政治妥協原則和宗教寬容精神也與英國國內迅猛生長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素以及海外不斷髮展的商業貿易和殖民擴張結合在一起,使英國在近代逐漸成長為歐洲最強盛的資本主義國家和全球殖民體系的“日不落帝國”。

2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為何偏愛胡亥?胡亥為何不是秦亡的首要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