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乾隆時期,清朝和緬甸之間的戰爭,前前後後持續了有十多年之久,最終強大的大清,也沒能將小小的緬甸給打下來。直到乾隆五十三年,緬甸王主動派使者去清朝納貢,這場戰爭才算真正意義上結束。
乾隆在這場戰爭中,先後派出四員大將,為何都沒辦法,將小小的緬甸給打下來呢?
當然了,那個時候的緬甸,和如今的緬甸還是有些區別的。由於這個時候,乾隆還一心將心思放在準噶爾戰事上,所以無暇去管南方的事,導致緬甸漸漸,成為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
緬甸愈發壯大起來,又見清朝沒有管他們,便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開始打起清朝的主意。他們先試探性進攻清朝邊境,在討得一些便宜後,緬軍嚐到了好處,胃口就變得越來越大。
不久,緬軍又組織了一支軍隊,佔領了車裡(今西雙版納),並對外宣佈,車裡正式納入緬甸國土。訊息傳到清朝時,乾隆這才意識到,自己一直都忽略了這個小國。為了展示中原王朝的實力,乾隆立馬派雲貴總督劉藻前去攻打緬甸。
當劉藻達到目的地時,緬軍已經因為搶掠成功而自動撤退,他見緬軍已經撤退,竟然就向乾隆上報稱,緬軍是畏懼清軍實力,所以跑了。原本乾隆信以為真,誰知沒過多久,緬軍又來侵犯一次,且迅速擊敗了劉藻軍隊。
乾隆這才知道,這個劉藻原來只是個草包,便下令將其革職。沒想到被革職後,這個劉藻竟然因壓力過大而自殺了。當然了,乾隆根本沒空去管他自不自殺的事,他只能又派出第二員大將楊應琚。
這個楊應琚比劉藻要好一點,因為他至少敢去和緬軍打。不過具體本事就很一般了,連打了幾仗都大敗而歸。他不敢將戰敗之事上報,就上報偶爾的一點小勝利,還把自己描述得十分勇猛。
楊應琚這樣做,去騙傻子還差不多,乾隆一看戰事一直結束不了,就知道他在撒謊。當雲南的探子將實情稟報後,乾隆再次震怒,下令將楊應琚處死。吸取教訓,乾隆第三次,便派出有軍功的明瑞。
明瑞之前在新疆多次立功,他到了之後,給緬甸帶來不小壓力。然而,接連勝了幾場過後,明瑞便開始輕敵了。他認為像緬甸這樣的小國,哪需要費多大力氣去打,這次就立個功回去個乾隆看看。
於是,明瑞在一次小勝之後,便乘勝追擊,結果中了緬軍的埋伏,戰死當場。可見緬甸雖然是小國,可他們在打仗方面還是具有一定實力的,而且很謹慎。不過畢竟是小國,就算接連取勝,還是令他們耗損了不少國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想以戰逼和,向清朝提出議和,換取最大利益。
接連幾次戰敗,乾隆顏面無光,自然不肯答應議和。他不僅沒同意,還派出傅恆親自率軍去進攻緬甸。傅恆去了之後,與緬甸之間也難分勝負,甚至雙方都有些厭戰了。最後,傅恆便同意了緬甸的停戰請求。停戰之後,緬甸便派使者到清朝議和,乾隆內心極不情願,但也只有同意。
其實乾隆不開心,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一個小小的緬甸,清朝先後派出四員大將,打了這麼久都沒能拿下,最後還被迫議和。不過,要說清朝這次顏面無光,還是要怪乾隆。
乾隆的不高興,是因為他覺得清朝是“天朝上國”,卻打不過緬甸小國,很沒面子,又覺得派去的將領無能。實際上,清軍之所以屢戰屢敗,是因為火器不如緬甸先進。乾隆一直端著“天朝上國”的姿態,不去重視火器的發展,這樣的態度,不僅連緬甸也打不贏,還令清朝在百年之後,遭到了列強的欺辱。
(參考文獻《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