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古以來,美都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雖然有的說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但外表給人的感受才最直觀、最劇烈,外表美也就此成為人們競相追求的目標。在人類社會長久的發展之中,為了使自己在外表上更勝一籌,各種不同形式的飾品也開始誕生,冠飾便是其中之一。

當然,在等級制度盛行的古代,冠飾往往也會用作不同身份的象徵,這無疑使其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幾分象徵性的意味,進而促使其不斷得到追捧、完善。尤其是在宋朝這樣一個文化發達、經濟繁榮的時代,冠飾更是成了一種“時尚品”。

冠飾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演變過程

1、原始時期人類作為征服者的見證

在原始社會,人類雖然已經進化出遠超其他動物的智慧,但由於生產力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他們卻還是不得不每天生活在溫飽線之中,與兇猛的野獸做無窮的鬥爭。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透過世代傳承積累了大量獵殺野獸或者逃避危險的經驗,其中較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利用動物的身體來作偽裝。

這種偽裝不僅體現在將動物的皮毛轉變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工具,如衣服等,同時還在於把諸如老虎、熊等猛獸的骨頭拿來當作恐嚇其他動物的威懾性武器,從而避免更多的麻煩或者更好地捕獵。

另外,在人類社會內部,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捕殺猛獸,那麼他在部族當中的地位將極大提高——連老虎都被他打死了,還有哪個人打的過他?將此類動物骨頭做成飾品、戴在頭上,這無疑也是一種對他人的暗示,可以彰顯出自己的勇猛

因此,在原始社會時期的冠飾主要由男性佩戴,女性則在這方面顯得相當空缺。值得一提的是,此時說它是飾品其實都顯得有點美譽,

畢竟它當時實在太過簡單,就一個骨頭架子,就算再怎麼打磨美化,也跟美談不上太大關係。

2、冠飾在秦漢時期正式出現源頭

此後隨著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和越發完善,人們不再僅僅侷限於整天打獵的極度貧乏生活當中,開始有了追求服飾美觀的能力。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思想文化又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百家爭鳴的時代更是無比繁榮。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有關服飾穿戴的說法開始產生,尤其是位於頭部的冠飾,重要性更是蹭蹭上升,成為服飾最受重視的一環,“冠履之於人,寒不能暖,風不能障,暴不能蔽也,然而冠冠履履者,其所自託者然也。”

雖然冠飾產生的早,但那也只是針對男性而言,至於女性專有冠飾的起源則要稍晚一些。據現有的考古資料發現,女性冠飾的最早出現時間一般被認為是在秦朝或者漢朝

《中華古今注》中曾有著這樣的記載:“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嬪,當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羅為之……靸蹲鳳頭履,以侍從。”也就是說,女性冠飾最早產生於秦始皇時期,是宮中妃嬪的一種專有首飾,並且一系列形容詞也表明其在當時的豔麗。

但是,在《事物紀原·冠冕首飾·冠子》這本書中,又指出女性冠飾是起源於漢代。然而,由於考古證據的缺乏,今人並不能對這兩種說法到底誰對誰錯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有關女性冠飾的最早產生時間也就成為一個謎團。

無論其中真相如何,冠飾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這點是不會變的。同時,雖然史書當中對當時冠飾種類的記載較為繁多,有諸如通天百葉冠子、碧琳冠子、修冠子等種類,但它們的形態卻不為人知,我們也只能從文字的描述去想象了。

3、唐宋時期的冠飾發展走向不同的風格

唐朝時期,寬鬆開放的社會風氣和發達繁榮的經濟使唐朝人對精神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冠飾的奢華就是這種追求的直接體現。唐朝時期的冠飾在用料和製作上更加華麗。

如從唐代公主李倕墓中發現的一頂冠飾在經過修復後就重達八百多克、高四十二釐米,而且這還是部分材料已經風化後的結果。也正因此,雖然唐朝時期的冠飾顯得無比奢華豔麗,但始終無法在民間流行開來,畢竟普通家庭確實承擔不起這個開銷。

到了宋朝,冠飾的形式就逐漸變得多樣起來。宋朝初期由於唐末五代的戰亂才剛剛平息,社會經濟尚且處於凋敝之中,所以冠飾造型也頗為簡單,如宋太祖時期杜太后所佩戴的冠飾就與奢華一詞沒多大關係。

此外,由於宋朝初期的女性發型仍然沿襲唐朝時期的高髻之風,高髻上就容易佩戴有風格多樣的冠飾,這還引來了宋朝皇室的注意和制止:“婦人假髻並宜禁斷,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也正因此,宋朝早期的冠飾發展記載較少,並沒有太多可考的地方。

等到宋朝經濟走向鼎盛繁榮,冠飾才廣泛出現在宋朝社會,冠飾的品種和用料繼續豐富,與冠飾相關的一系列禮規定也產生。在南宋北宋交替之際,社會再次陷入混亂,冠飾的發展一度陷入困難,簡單樸素亦成為主要風格,等到南宋政局穩定後才又走向正常。

冠飾此時的冠飾發展相比於唐朝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風格變得內斂雅緻,不再全是靠著金光閃閃的各類裝飾物來吸引眼球,而是在造型和設計上花費功夫,達到了以巧引人的效果。

宋朝女子冠飾的具體形象和分類

1、宮廷貴族們所獨有的禮冠

據史書記載,當時宋朝妃嬪們禮冠行製為“妃首飾花九株,小花同,並兩博鬢,冠飾以九翬、四鳳”,根據她們品級的不同,在花釵和龍紋數量等細節方面會有所不同。當時后妃們的禮冠上還會藉助團冠來裝飾各種形式的物品,如花樹、博鬢、鳳凰等,精美無比,共同給構成一個奢華豔麗的冠飾。之後在團冠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嚲肩冠,更加複雜美麗。當然,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只有皇后可以佩戴有龍鳳圖案的冠飾,其她嬪妃和公主則一般都是翬鳥。

2、人們日常出行所佩戴的便冠

雖然禮冠頗為奢華豔麗,但一般也只有在重要場合才會進行佩戴。畢竟就算不說它的珍貴程度,光是那幾百上千克的重量,就是對佩戴者不小的負擔。宋朝女性冠飾大致可分為材料類便冠,造型類便冠和其他類便冠三類。

在材料類便冠當中,又存在著珠冠、花冠、白角冠等型別。珠冠顧名思義,自然就是指的以珍珠為主要裝飾材料的便冠,尤其是在並不知道珍珠生成原理的古代,這種便冠顯得相當奢華,它也因此在宮廷之間極為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白角冠造型巨大、異常華麗,這使其遭受到了更多的非議:議者以為妖,仁宗亦惡其侈。即便如此,它的美麗仍然吸引了大量女性爭相佩戴。

至於造型類便冠,則主要有團冠和垂肩冠兩種。團冠一般是用竹篾編成,一來是因為它材料輕便,能夠編織成各種形狀,可塑性強;二來是它比較經久耐用且便宜,畢竟竹子誰都用得起。垂肩冠的定義就更廣,只要冠飾上面有下垂時能夠達到肩部的飾品,那它就可以叫做垂肩冠。其他類便冠則由於缺乏相關史料,現在只存在於文字當中,沒有一個具體確切的模樣。

宋朝女性冠飾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1、展現宋朝滅亡過程的見證物品

在早期宋朝剛剛建國之時,無論是出於被動還是主動,冠飾在早期都絕非宋人的生活追求。相反,當時的宋朝雖然本身並不強大,但始終還是存在著一番收復舊土的雄心壯志

然而,由於宋朝皇帝的昏庸和商業經濟的發展,整個宋朝社會開始瀰漫起一股奢靡之風,享樂則成為了主流,冠飾自然也在這一時期呈現向華貴的風格看齊。直到北宋末期,“浸用奢侈,宮禁競尚北珠”的社會風氣仍然盛行,也無怪這樣的朝代會走向滅亡。南宋雖然有著北宋的前車之鑑,但卻毫無改變,最後依舊在衰敗中滅亡。

2、豐富了中國的服飾文化

作為禮儀之邦,我國自古以來就在人生活交往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嚴格細緻的規定,服飾尤其如此。而首作為一個人身體當中最重要的部分,自然也需要相應的來一點裝飾來做整體豐富,冠飾則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在長期的發展之中,冠飾不僅本身變得更加豔麗美觀,充滿了藝術技巧,增添了人生活之中的美;它同時也成為了一種在古代象徵自己身份等級的物品,具有了極強的象徵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冠飾的存在對豐富中國服飾文化是有一定幫助的。

總結

總的來說,作為我國傳統服飾,無論是冠飾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還是其背後承載的文化價值,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保護的。雖然宋朝時期的冠飾在吸取前朝的經驗後已經展現出相當大的進步,並且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但它依舊無法避免地走向奢華豔麗風格。

雖然宋朝的滅亡決不能怪罪到冠飾上面,但冠飾卻成了宋朝從鼎盛走向滅亡的有力見證。當然,冠飾並非在宋朝滅完後就已經不復存在,之後元明清三代也都有著宋朝時期的影子,這也算是其獨特的貢獻。

參考資料:

《宋代女性冠飾研究》——高雨青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30年前,日本在1000米地下“埋”了5萬噸超純水,得了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