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絕對是一個逆襲的典範,他一沒有背景,二沒有人脈,卻還能在亂世中建功立業,打下一個王朝,絕對是一個不世奇才。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佔了應天府,從此有了一塊較為穩定的根據地。然而,張士誠、陳友諒的勢力卻要大過他,他無法與之抗衡,只能採取朱升的戰略意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默默積攢力量。
“高築牆,廣積糧”的戰術適用於任何一個時代,並不僅僅是明朝,那麼,為何到了和平年代,日本還要在地下1000米深的地方,儲存5萬噸超純水呢?
1982年,日本建造了一個名為“神岡核子衰變實驗”的探測器,歷時1年後完工。探測器是一個圓柱形容器,高16米,直徑15.6米,裝有3000噸水和1000只光電倍增管。科學家最初的目的,只是想探測粒子物理學中的“質子衰變”問題,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神岡探測器一直沒能探測到質子衰變的原因。
意外的是,神岡探測器卻不是毫無用處的,它可以接收來自太陽的中微子,並且測量其入射的方向,研究太陽中微子缺失問題。其實這一研究領域,既屬於天文學範疇,也屬於物理學範疇,天文學家可以觀察、預測銀河系內的超新星爆發,而物理學家卻能對中微子進行調查研究,從質量、功能、規律等方向入手,把之前的理論加以實踐佐證。
20世紀90年代,神岡觀測臺斥資一億美元,建造了一個更大的探測器,名為超級神岡探測器。新一代探測器藏有5萬噸超級純淨的水,功能比上一代強大了不止一點半點。1996年,超級神岡探測器正式投入使用,它對中微子的觀測,已經到達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不過,關於什麼是中微子,相信有人還不是很懂,下面筆者就來說一下。
中微子,是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被稱為宇宙“隱身人”,每天大約有1000萬億個中微子從人體“穿梭”而過。1956年,萊因斯在實驗中第一次觀測到了中微子,於是獲得了1995年的諾獎;1962年,美國科學家萊德曼,舒瓦茨,斯坦伯格發現“μ中微子”,獲得了1988年諾獎;1968年,美國科學家戴維斯發現太陽中微子失蹤,斬獲了2002年諾獎。
可見,人類對中微子的探究步伐從來就沒有停止過。1987年2月,神岡探測器發現了大麥哲倫雲超新星1978A爆發時產生的中微子,這是科學家第一次探測到太陽系以外的天體產生的中微子,具有里程碑意義。1998年,超級神岡探測器的建立者小柴昌俊發表了一個重大成果,他不但曬出了“中微子震盪”的確切證據,還證明中微子是有質量的。
正因如此,小柴昌俊才會在2002年獲得物理學獎,而在他之後的梶田隆章、戶冢洋二也都是因中微子獲得諾獎的。可見,日本埋在地下1000米的5萬噸超純水是諾獎的“搖籃”,在中微子探索這一領域,日本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他國家若要迎頭趕上,想必會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