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期,基本就是秦國跟趙國在唱二人傳,關東諸國,能跟秦國抗衡的,只剩下趙國。其餘五國,秦國遠交近攻,韓國魏國早就被打的找不著北了;燕國遠離秦國,地小民窮,也沒什麼利益衝突;齊國因為五國攻齊,差點被滅掉,從此不再與列國爭雄;楚國呢?雖然號稱沃野千里,帶甲百萬,但自從被白起攻佔了鄢郢,國力大減,而國內以屈景昭三家為首眾多貴族們聽詔不聽宣,楚國雖大,但卻是一盤散沙,再說了,秦國朝堂楚系實力雄厚,不惹急了,誰出死力。
秦趙兩家同宗同源,連命運都很像秦趙兩家都是嬴姓趙氏,好勇鬥狠,崇尚武力解決問題成為民風,別看秦國趙國在戰國後期特別豪橫,兩家在戰國初期,可是一直沒什麼存在感,而且都是被欺負的大的。
秦國不用說了,從秦穆公崤之戰後就一直被封鎖在函谷關內,戰國初年三家分晉,魏國率先變法,奪取了秦國的河西地區,正所謂戰國初期都在秀,只有秦國在捱揍,秦孝公變法之前的秦國,要不是民風彪悍尚武,早就被魏武卒打趴下了。
趙國在三家分晉之後成為諸侯,但其實沒多少地盤,只能靠自己打,好在是剛分家,原來的兩兄弟魏國韓國還不至於欺負趙國,魏文侯又喜歡經常搞搞聚會,聯絡聯絡感情,還能一起打打小國撈點好處,但到了魏惠王時期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魏國最先變法,稱霸中原幾十年,早看不上趙國這個窮親戚了,什麼三晉一家,不聽話就打你,前353年,趙成侯時期,因為攻打衛國惹惱了魏國,結果魏國大軍就把邯鄲給攻佔了,幸好有齊國圍魏救趙,不然趙國被趕到北方苦寒之地,只能區跟匈奴搶地盤了。
魏惠王時期,魏國由盛而衰
變法圖強戰國是大爭之世,列國為圖強相繼變法,魏國最先用李悝變法,稱霸中原幾十年。秦國是被魏國欺負的最慘的,窮則思變嘛,秦國自孝公開始用商鞅變法,而趙國的變法時間就要更晚了,趙武靈王在趙國施行胡服騎射的時候,商鞅變法已經讓秦國脫胎換骨,國君都已經是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已經脫胎換骨,而趙國才剛剛開始變法
變法前的秦國和趙國有很多相似之處,秦孝公繼位時,秦國因為連年征戰,早已窮困不堪,河西地區被魏國侵佔,國內又老世族掌握國政;趙國的情形可能更慘,前333年趙肅侯去世,秦、楚、燕、齊、魏五國帶兵會葬,目的很明顯是要趁趙國政局未穩之時瓜分趙國,這時趙國的國君是年輕的趙雍,也就是後來的趙武靈王,趙雍用強硬手段解除了趙國危機,《大秦帝國》開篇的五國分秦的情景,更像是趙國的五國會葬,危機解除之後,趙雍就逐漸開始了低調做人,高調改革的程序,別國稱王,咱也別湊熱鬧,老老實實囤積實力
趙武靈王好端端的要去做什麼主父,結果餓死在沙丘宮
但是胡服騎射跟商鞅變法相比,是非常不徹底的,別的不說,長平之戰後期,趙國改變防守戰略主動進攻,就是國力支撐不下去了嘛。胡服騎射強化了趙國的軍力,但這種事務性對國力的增長其實有限。
吵鬧的鄰居。秦國最心煩的鄰居從來都不是三晉,因為那是自己要主動騷擾的,最讓秦國心煩的鄰居是西邊的義渠,東邊列國一合縱,西邊的義渠就蠢蠢欲動,不過在秦昭襄王時期,宣太后就徹底搞定了義渠,從此秦國可以專心的對付六國。
趙國可就難受了,北邊的匈奴長期為患,牽制了趙國大批的軍力,西邊的燕國更是煩人,就像趙國身邊的蒼蠅,轟又轟不走,還隔三差五的總想趁火打劫,即使長平之戰後,被打殘的趙國,揍起燕國了,依然是So easy,但身處四戰之地的趙國,想大舉攻打某國,必然會被鄰居們掣肘,也就是說,趙國只能拼命往北發展
舉步維艱的經濟秦國坐擁關中平原,本就是產糧區,惠文王時期又將巴蜀收入囊中,坐擁當時天下兩大產糧區,秦軍在打仗時就有了先天的優勢,有足夠多的糧食支撐戰爭開銷;反觀趙國,剛分家時,國土就僅僅是山西中北部跟河北部分,後來滅中山,取代地,擴地千里,國土面積是大了,但依然沒什麼主要的產糧區,加上地理環境複雜,就算有糧食,運輸都是個麻煩事,戰國後期又跟齊國燕國交惡,有錢都買不到糧。而騎兵的開銷巨大,趙國能維持抗衡秦國的軍力,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從秦惠文王開始到秦始皇滅趙,秦趙之間大小數十戰,秦國贏得時候不比趙國多。戰國四大名將,秦國白起、王翦,趙國廉頗、李牧,可以說是平分秋色,但先天的劣勢導致了趙國軍隊根本無法遠離本土作戰,這也導致了秦國的攻勢越來越猛,趙國大多數時候卻一直處於守勢。
戰國後期,趙國已經在實力上落後秦國太多,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趙國的名將們,但內憂外患的趙國終於還是抵擋不住秦國統一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