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現代史上,阿富汗絕對是超級大國的超級絆腳石,英國、蘇聯、美國等超級大國都在阿富汗留下了無法言說的傷痛。
1838年—1919年,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三次大舉入侵阿富汗,均以失敗告終。
1979—1989,紅色帝國入侵阿富汗,折騰了十年,筋疲力盡後被迫撤退。
2001年—2014年,美國對塔利班政權的反恐戰爭,耗資7000億美元,結果並不理想。
為什麼這麼多國家喜歡搞阿富汗?
在超級大國的全球戰略中,阿富汗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阿富汗是一個位於亞洲心臟地帶的內陸國家,北部與3個斯坦國家接壤,東部與中國和克什米爾(巴控)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佔領阿富汗,就佔了亞歐大陸幾何中心,佔領了世界的十字路口。
在蘇聯沒有解體的時候,阿富汗北部的三個斯坦國家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因此,阿富汗與蘇聯是鄰國。
蘇聯的鄰國,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做敵對國,要麼做階級兄弟。
50年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因為領土問題差點爆發戰爭,蘇聯力挺阿富汗,趁機把阿富汗拉進了兄弟陣營。
投入了蘇聯懷抱,自然要聽蘇聯的話,阿富汗國王查希爾不聽話,所以蘇聯1973年支援國王的堂兄弟達烏德發動政變,廢了國王和君主制,建立了阿富汗共和國。
達烏德雖然號稱紅色親王,但是他對蘇聯的愛有所保留,不想完全聽蘇聯擺佈。
達烏德的“獨立自主”引起了蘇聯和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強烈不滿,蘇聯決定再次換人。
1978年4月,在蘇聯的支援下,人民民主黨領袖塔拉基領導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政變,推翻了烏達德政權,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塔拉基是極端親蘇分子,對蘇聯的指示絕無二話,他掌握阿富汗最高權力後,為了感謝蘇聯“兄弟般的無私幫助”,在短短几個月內與蘇聯簽訂了40多個協定和條約,把蘇聯顧問、專家、軍事人員引入黨政軍要害部門,允許蘇聯在阿富汗建立軍事基地和駐軍,實際上把阿富汗變成蘇聯的第十五加盟共和國了。
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塔拉基著手對阿富汗進行蘇式改造。
阿富汗雖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並沒有統一政權,由於交通不便、民族眾多,阿富汗割據勢力很強大,農村地區基本被極度分散的部落所控制,中央政府掌握的地方只佔30%左右,完全不具備動員能力和激進的全面改革。
阿富汗有3000多萬人口,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當暴風驟雨般的社會改造,與沿襲了一千多年的宗教文化和傳統習俗相碰撞,就會產生社會無法承受的陣痛。
塔拉基一手推行蘇式改造,一手舉起屠刀,大肆逮捕和處決反對派。恐懼的人們發動了暴動,反政府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阿富汗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
02此時,人民民主黨最高層爆發了權力之爭。
塔拉基有個副手叫阿明,阿明有氣質、有能力,有功勞,有野心。他一面麻痺推崇塔拉基,獲取其信任,一面背地裡磨刀霍霍,不斷拉攏反對塔拉基的人,步步蠶食塔拉基的權力,逐漸架空了塔拉基。
1979年3月,阿明逼迫塔拉基辭去總理職務,7月,逼迫塔拉基辭去國防部長,把塔拉基供成了精神領袖。
塔拉基十分鬱悶,找蘇聯人告狀,請求蘇聯搞掉阿明。
貿然搞掉阿明顯然不明智,蘇聯還需要考察一段時間。
考察的結果是:阿明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對蘇聯不忠誠。
又是一個不聽話的!
蘇聯人指示駐阿富汗大使和克格勃人員配合塔拉基,除掉阿明。
阿明這麼多年來也不是白混的,鬥爭水平比塔拉基不知道高很多。塔拉基不僅沒有搞死阿明,反而把自己搞死了,阿明和蘇聯人關係徹底破裂。
阿明強烈反對蘇聯控制阿富汗的情報系統、祕密警察以及軍隊,他還向其他國家公佈了塔拉基政變的內幕,要求蘇聯召回駐阿大使,搞得蘇聯很沒面子;蘇聯則裝成一副大國風範的樣子,多次邀請阿明訪問蘇聯,並稱阿明是蘇聯人的老朋友,計劃用鴻門宴搞掉阿明,阿明不上當。
阿明的政策比塔拉基還激進,他強力推動國家統一,主張用武力打擊割據勢力,鎮壓一切反對派。在他的統治下,阿富汗內戰愈演愈烈,隨時有失控的危險。
蘇聯人坐不住了,決定以雷霆之勢剷除阿明,消滅反政府武裝,保證蘇聯在阿富汗的利益。
蘇聯軍隊
對蘇聯這樣的世界大國而言,進攻阿富汗肯定不僅僅是為了搞掉阿明,阿明沒那麼大臉。
蘇聯入侵阿富汗有四個主要目的:
一是搞掉阿明,殺雞嚇猴,警告其他衛星國,別動歪心思。
二是穩住阿富汗局勢,避免伊朗和阿富汗的穆斯林勢力影響蘇聯南邊幾個加盟共和國的穩定,因為這幾個國家的人也是以穆斯林為主。
三是防止阿富汗倒向美國,阿明為了對抗蘇聯,準備走美國的門路,蘇聯自然不會讓美國在家門口撿現成。
四是南下戰略,佔據了阿富汗這個亞洲心臟位置,就可以繼續南下印度洋,威脅中東,從側翼包圍歐洲,形成對西方世界的戰略優勢。
此時蘇聯的老大是勃利日涅夫,一個有重度勳章控的老男人。
勃利日涅夫統治的18年,是蘇聯國力的巔峰時期。彼時蘇聯一心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蘇聯軍力狂飆,世界為之顫抖,美國都不敢與之正面交鋒。
以80年代初期的坦克為例,華約70000輛主戰坦克往東歐一放,整個歐洲都處於蘇聯的恐怖威懾之下,根據當時軍事專家的估計,莫斯科一聲令下,蘇軍鋼鐵洪流一個星期就可以蕩平整個歐洲。那時,北約的26000輛坦克,無論品質和數量都無法與華約匹敵,只有被碾壓的份。
北約與華約對峙示意圖
以上只是坦克,至於兵員、火炮、戰機、導彈、核武器等,蘇聯的數量也超過美國。
再舉個例子,在著名的“西方-81”演習中,蘇聯輕鬆出動了50大軍,動用了上萬輛坦克,難怪當時毛熊能腳踩西方,拳壓東方。
03蘇聯敢於對阿富汗動手,不僅是因為自己很牛逼,也是算準了美國不敢出手。
美國在越戰中栽了之後,患了輕微的戰爭恐懼症,在世界舞臺上低調了很久,無心也無力操心阿富汗,更何,當時美國正被伊朗伊斯蘭革命和伊朗人質危機搞得焦頭爛額,沒空阻止蘇聯。
勃列日涅夫
12月24日,西方平安夜,寧靜而美好的夜晚,阿富汗首都喀布林戰機轟鳴,晝夜不息。蘇軍大型運輸機往來不絕,將士兵和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運往喀布林國際機場和巴格蘭空軍基地,27日晚,進駐喀布林的蘇軍佔領了阿富汗國防部、郵電中心、車站、銀行等要地,並出動特種部隊進攻總統府,殺了阿明及其全家。
接著,蘇軍扶持卡爾邁勒傀儡政權上臺,塔斯社立即向世界宣佈:阿富汗發生政變,蘇軍應邀開進阿富汗。
28日,早已做好戰鬥準備的6個蘇軍師(約8萬人),兵分兩路,越過邊境線向阿富汗發起了鉗形攻勢,1月2日,東西兩路大軍會師,短短一週內,蘇軍就佔領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阿富汗政府軍一直在打醬油。
蘇軍顧問早已深入到了阿富汗軍隊的營一級,基本上掌控阿富汗軍隊。入侵前夕,蘇聯顧問以保養和更換裝備為名,將阿富汗軍隊的重要武器裝備和彈藥燃料拆的拆、收的收,使阿富汗軍隊失去了抵抗能力,大部分阿富汗政府軍投靠了卡爾邁勒傀儡政權,少量軍官和士兵加入了抵抗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克格勃還對阿富汗高階官員們的食物下毒,導致入侵當天大部分阿富汗高官被送進了醫院,政府基本癱瘓。
就這樣,蘇軍輕而易舉的拿下了阿富汗。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嗎?
蘇軍的敵人並不是阿富汗政府軍,而是阿富汗反政府武裝,也就是各部落的游擊隊。
阿富汗游擊隊
按西方軍界估計,蘇軍要完全控制阿富汗,至少要出動50萬軍隊。實際上,蘇軍在阿富汗的駐軍長期只保持在10萬多一點。蘇軍人數世界第一,自然不缺人手,只出動10萬人是因為蘇軍的後勤補給只能支援10萬人。
阿富汗位於伊朗高原東部,全國4/5的地方是山地,北部和西南部有小塊山麓平原。其中部地區多是高山峽谷,興都庫什山脈自東北斜貫西南,南部地區為高原沙漠,自然環境惡劣,交通十分不便。
阿富汗地形
阿富汗沒有鐵路,沒有港口,只有幾條公路,駐阿富汗的蘇軍補給,都是蘇聯從本國用卡車拉過來的。山地運輸的運載量和速度遠遠比不上平原,更何況上千公里運輸線路上,活躍著反政府武裝,費勁辛苦拉來一車彈藥,游擊隊一迫擊炮過來,全部報銷。
為了保護輸血大動脈,蘇軍不得不出動大量直升機和步兵戰車為卡車隊護航。
脆弱的後勤補給,使得蘇軍吃不好、喝不好、穿不好,加上高原地區溫差大、空氣稀薄、高原反應,大量蘇軍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嚴重打擊了蘇軍士氣。
糟糕的地形和交通也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發揮威力,先進坦克和裝甲車爬不上陡坡,重型火炮在山地環境下仰角不夠,自動化武器和機器因風沙天氣和山地地形而加速磨損,故障率攀升,事故頻發,同時,本已十分脆弱的後勤保障也因此而壓力倍增。
04蘇軍所面臨的不利之處,正是阿富汗游擊隊的有利之處。
游擊隊的戰鬥小組,騎著毛驢、馬匹或摩托車,挎著AK47,扛著火箭筒和迫擊炮,在大山深處神出鬼沒,他們時而裝成放羊的牧民觀察盯梢,時而隱藏起來打黑槍,時而在交通線上埋設地雷,防不可防。
阿富汗游擊隊
對付這樣的人,用飛機和導彈划不來,只合適出動直升機,它既能快速機動,又能火力壓制,還能運送士兵和傷員。這其實和美國當年打越南差不多,只是叢林換成了山地。
米格-24直升機
蘇軍的米-24直升機(紅警中的“雌鹿”直升機)在阿富汗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款戰場小能手既能運輸,又能火力輸出,常常追著游擊隊掃射,凶猛的火力打得游擊隊頭都抬不起來,出盡了風頭。
然而好景不長,游擊隊很快裝備了行動式防空導彈,對蘇軍的直升機造成了巨大威脅,蘇軍再也無法像之前一樣歡快的追擊掃射游擊隊。
在游擊隊裝備的行動式防空導彈中,以美國的“毒刺”導彈最為著名。FIM-92毒刺導彈採用紅外製導,能跟蹤飛機尾氣熱流全方位攻擊,射程4800米,射擊高度3000米,飛行速度2倍音速,扛在肩膀上就可以發射,命中率接近80%。
游擊隊怎麼會有這麼先進的武器?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美國在搞鬼。
當年美國打越南,蘇聯給越共輸血,現在蘇聯打阿富汗,美國能坐視不理?
越戰美軍
來而不往非禮也!
阿富汗戰爭爆發後,美國不僅在全球收購蘇式武器,還出重金請相關國家生產蘇式武器,轉交給游擊隊。後來,美國又在巴基斯坦靠近阿富汗的邊境深山裡建立基地,培訓和指導阿富汗游擊隊,傳授他們游擊戰戰術,還為阿富汗游擊隊源源不斷的輸送武器彈藥,並出動偵查衛星,替游擊隊提供情報。
阿拉伯世界也同仇敵愾,紛紛出錢出人,支援阿富汗游擊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年輕而富有的本·拉登也懷揣著熱血與激情,以志願者的身份參加了阿富汗戰爭,並長期活躍在抗蘇第一線,直到勝利後才離開。在此期間,拉登並與美國中情局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情局甚至稱拉登為英雄!
有美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鼎力支援,有無數難民為游擊隊補充兵力,除非蘇軍殺掉所有阿富汗人,否則這仗沒法打。
電影《第一滴血3》的背景就是阿富汗戰爭
這就和中國抗日戰爭的模式一樣:蘇軍佔領城市和交通要道,游擊隊則控制了大部分山區和廣大農村。在阿富汗政府(類似於偽軍)的配合下,蘇軍不斷掃蕩圍剿游擊隊的根據地,游擊隊則以山地和農村為依託,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積小勝為大勝,使蘇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這仗沒法打了!阿富汗戰爭成了蘇聯日夜不的流血的傷口。
1989年2月15日,駐阿富汗蘇軍全部撤回國內。
蘇軍撤回國內
-
1 #
-
2 #
這場戰爭也導致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因素
-
3 #
美國出錢 ,中國出力 生產武器 給阿富汗游擊隊 。
-
4 #
偷雞不成,蝕把米,中東戰爭也成了美俄的角逐場。
-
5 #
蘇聯不聽中國的勸告,直接出兵阿富汗,自己陷入災難
-
6 #
兔子也做代加工,也託小巴賣賣自家便宜皮實的輕武器,一句話美中阿拉伯,一起掄毛熊!
-
7 #
只有死掉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
8 #
死去的毛熊才是好的毛熊!
-
9 #
意思是兔子的作用就提都不提
富汗戰爭爆發後,美國不僅在全球收購蘇式武器,還出重金請相關國家生產蘇式武器,轉交給游擊隊。相關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