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項羽指揮的鉅鹿之戰必定名列前茅。
其率領幾萬烏合之眾,一舉擊潰了四十萬秦國正規軍,滅了剛剛統一不久的大秦帝國。
但是,除了廣為人知鉅鹿之戰,項羽還曾指揮過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那就是彭城之戰。
在此戰中,項羽親率三萬騎兵,在半日之內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
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但因後來項羽敗亡於劉邦之手,此戰遂不為人所知。
彭城之戰在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發生,是楚漢戰爭其中一場大戰。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項羽在咸陽城殺了秦國末代皇帝子嬰,剛剛統一全國才15年的大秦帝國宣告滅亡。
反秦的義軍們在項羽的主持下瓜分天下,各自稱王,整個統一的秦國疆土被分割成十九個諸侯國。
其中,先入關的劉邦被封為漢王,佔據了巴蜀和漢中之地,定都南鄭。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佔據梁、楚之地,定都彭城。
但是由於利益分配不均,這個分配結果讓很多人不滿意,項羽剛剛分封完不久,便爆發了叛亂。
五月,前齊相田榮和漢王劉邦在東、西兩面同時起事,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
劉邦兵出陳倉,首先與雍王章邯交鋒。八月,擊潰章邯,將其圍困在廢丘城中。同時派兵四出略地,在同月收降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據有三秦之地。
田榮起事後首先趕走齊王田都,在六月殺掉膠東王田市,自立為齊王。田榮授彭越將軍印,令其在梁國舊地反楚。
彭越在六月發兵殺掉濟北王田安。這樣田榮也統有整個三齊之地。田榮又聯絡劉邦、陳餘等人,圖謀聯手反楚。
面對關中和齊、梁兩地的反叛力量,項羽一方面封授鄭昌為韓王,在韓國舊地阻擋漢王東進,一方面派遣蕭公角率兵進擊彭越。
而項羽則親自率兵北上,出擊田榮。
趁著項羽主力被牽制的機會,劉邦出兵函谷關,進至陝縣,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相繼投降。西楚政權的半壁江山被劉邦所佔據,西楚的命運岌岌可危。
面對這一有利局面,劉邦沒有急於進兵,而是於同年十一月首先回師關中,鞏固後方。
,直到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做好充分準備的劉邦,開始進行全面戰爭的動員和準備,想要一舉消滅項羽。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率兵自臨晉東渡黃河,收降魏王魏豹;接著又攻佔河內,擄獲殷王司馬印。
這時淮河以北除了彭城附近和燕王臧荼所控制的燕及遼東地區之外,已經盡被反楚力量佔據。
在這種形勢下,劉邦認為剿滅項羽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經修武,由平陰津南渡黃河,抵達洛陽,昭告天下諸侯,率領56萬聯軍誓師伐楚。
四月,趁項羽主力仍被田橫拖在齊地,楚都彭城空虛之機,劉邦率軍直取彭城。彭城之戰由此展開。
因為,項羽的主力都被陷於齊地,劉邦率領的聯軍順利攻佔了西楚的首都彭城。志得意滿的聯軍們,認為項羽的後路已斷,勝利指日可待。
於是,劉邦和聯軍中的其他諸侯,忙著在彭城劫掠金銀財寶和美人,每天置辦酒會,縱酒行樂,享受著自己的勝利果實。
而此時的項羽得知劉邦攻佔彭城的訊息之後,立馬到了三萬精銳騎兵,晝夜不停,繞過劉邦重點設防的彭城東面和北面,插到彭城之西的蕭縣。
而蕭縣距彭城只有 60 裡地,項羽到達蕭縣之後進行短暫的休整,拂曉時分,立馬對彭城裡面的劉邦聯軍發動突然襲擊。
項羽的出現,完全出乎劉邦聯軍的意料之外,尤其是凌晨時分正是大家睡的最沉的時候,這導致聯軍根本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指揮系統完全癱瘓。
整個聯軍陷於大混亂之中,作為最高統帥的劉邦,不但未能指揮聯軍做有效的抵抗,自己也幾乎做了俘虜。
戰鬥在早晨打響,到中午, 楚軍已經打敗了漢軍。 這一仗,劉邦敗得極慘。項羽軍團“殺漢卒十餘 萬人”,還有“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
劉邦本人也被楚軍所圍,幸虧一場沙塵暴,直衝楚軍而來,僥倖逃出重圍,只帶了幾十名隨從逃難。
項羽這次彭城之戰只投入了3萬騎兵,而劉邦卻有56萬軍隊,為什麼項羽能以如此少的軍隊大敗劉邦呢?
首先,彭城陷落後,項羽不但丟失了首都,退路和補給線皆被截斷,回師爭奪彭城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劉邦是久經沙場的統帥,身邊有張良、陳平等謀士,曹參、周勃等戰將,對於項羽軍回師爭奪彭城的行動一定有所預料,有所準備。
正因為做了充分的設防,有萬無一失的把握,才能在彭城“置酒高會”。
而從齊地到彭城,最近的路線是沿沂水、沭水河谷南下,走啟陽(今山東臨沂北)一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一傅陽(今山東棗莊市東南)一線直達彭城。
劉邦軍攻佔彭城後,預想項羽將迅速由此路線回師彭城,從而在彭城東北方向屯集重兵,佈陣設防,準備以優勢兵力以逸待勞,一舉擊敗項羽。
但是奇襲彭城的項羽軍走了一條出人意料之外的道路,繞開了劉邦軍的防線插人背後,使其猝不及防。
因為事情過於突然和意外,佈防於東北方向的聯軍主力還來不及掉過頭,項羽軍已經從背後展開猛攻,自然陷於大混亂。
其次,是聯軍統帥劉邦的指揮能力,特別是指揮大兵團作戰能力的問題。彭城之戰,韓信沒有參加,他被劉邦留在關中圍困廢丘,對付固守孤城的章邯。
中國古代戰爭的規模,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參戰國家所能動員的軍隊數量,因為國力和制度的原因,是有限度的。
古代戰爭,通訊靠旗幟金鼓,補給靠人畜車船,交通靠土路步行,在這種條件下,指揮六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可以說是非常困難,非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是難以勝任的。
據我們所知,秦漢時代,能夠指揮六十萬大兵團作戰的將領,只有兩位,一位是王翦,另一位就是韓信。
由漢中反攻關中,大兵團作戰,是由韓信指揮的。攻佔關中以後,劉邦將韓信留在關中對付章邯,自己親自指揮六十萬大軍進攻楚國。
因為項羽遠在齊國,所以分三路出擊的聯軍順利進軍,在蕭縣會師。攻佔彭城以後,如何協調和調動六十萬大軍作戰佈防,已經遠遠超出劉邦的指揮能力。
結果是群龍無首,各部之間相互阻隔,大局混亂中成了烏合之眾。
歷史是勝利者的記錄。如前所述,關於彭城之戰,史書的記載非常簡略,寥寥數語而語焉不詳,特別是對於身為最高統帥的劉邦在這次敗戰中的指揮失誤,更是完全沒有提及。
因為記載彭城之戰的史書,都是漢朝史官的著作,對於開國太祖的過失,不得不有所隱諱,特別是對於劉邦軍事指揮能力的有限,更是不便多言。
所以這個本該載入史冊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在後世卻沒有幾個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