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馬君蹭了下《大秦帝國》的熱點,一蹭之下,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被唾罵了2000多年的被稱為暴秦的秦朝突然之間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光輝萬丈的大秦帝國。
這其實是非常奇怪的。
自秦亡之後,歷代史家都對秦朝持否定的態度,嚴刑峻法,橫徵暴斂,搞得是民不聊生,最後短短15年就二世而亡。到了近現代,雖也強調秦朝統一的功績,但是對秦朝的總體評價仍未改變,直到十幾年前,絕大多數人印象中的秦朝還是史書上那個苛政猛於虎的暴秦。
我們自小所受的教育也是如此,歷史課本不用說了,光是語文課本上批評秦朝的古文就有好幾篇,而且都要求全文背誦。
然而最近十年來,情況卻出現了非常有意思的逆轉,另外一個顛覆我們認知的秦朝出現了。
首先是名稱變了,現在它有一個頗為反常而又洋氣的名字:大秦帝國。
為何說反常呢?中國傳統上習慣用“大”來稱呼評價較好的朝代,譬如大漢、大唐,由於對秦朝的評價普遍較負面,也就不大可能用“大”來稱呼秦朝。大秦的說法,是近年來才有的。
為何說洋氣呢?大秦帝國的“帝國”是個外來詞,直到近代才引入,中國傳統上習慣稱之為秦朝。
接著是評價變了,嚴刑峻法的法家學說突然成了我們文明的本源,被稱為虎狼之國的秦國突然成了我們的精神圖騰,可是就在十幾年前,我們還自稱為儒家文明,禮樂之邦,這可是與秦朝的價值取向背道而馳的。
最後地位也變了,以前誰都能罵上一句“暴秦”的秦朝現在在網上的地位可能比黃帝、炎帝這類人文始祖還要高,完全就是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讓讀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龍馬君很不適應。
稍微非議下秦朝,便有人質問:“你還是中國人嗎?”明明我們的祖先已經罵了2000多年了。
如果不附和對秦朝的歌頌,又有人不滿:“你來像秦國那樣掃滅六國試試”。這個無法反駁,現在世界的主題仍是和平與發展,龍馬君也不能為了證明自己而冒天下之大不韙。
說這些,龍馬君並非是要與讀者老爺們辯論2000多年前的那個朝代的得失,這種沒有辯論基礎的爭辯實在是無聊之極。畢竟,歷史是一種觀念,既然是觀念,自然是隨著時間而改變。
再說,我們罵了2000年的那個秦朝也不一定就是歷史的本真。《史記》是漢朝人寫的,本身就有一定的傾向性,再加上歷史條件的限制,其中的錯漏也不可避免。
龍馬君真正感興趣的主要有兩點:
第一,對秦朝的評價為何會轉變得這麼快?簡直比龍馬君女兒變臉的速度都快,前一刻還坐在地上發脾氣,一眨眼就抱著龍馬君大腿親暱地叫爸爸了。
第二,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歷史認知會影響我們的集體意識,而我們的集體意識又會影響我們的歷史認知,更重要的,它也會影響我們對外界的認知。
這樣說太過抽象,我們打個比方。
龍馬君的經歷很多程度上決定了龍馬君的愛好。因為幼時家長管束嚴,只能看祖父收藏的歷史書籍打發時間,這一經歷使得龍馬君對歷史產生了興趣。
同時,這一愛好又影響了龍馬君對於幼時的回憶。龍馬君明明記得幼時的自己很愛讀書,父親的記憶卻與龍馬君相反:那是他逼出來的。也就是說,龍馬君的愛好使得龍馬君在潛意識裡不自覺地對閱讀歷史書籍的記憶作了美化。這點,戀愛中的人們應該很有體會。
另外,這一愛好也會對龍馬君對外界的認知以及現實的抉擇產生影響,比如走上歷史作者這條路。
瞭解到這一點,就進入問題的核心了,為了方便理解,龍馬君把它分解成三個疑問句,各位讀者老爺不妨一起思考下:
第一,到底是什麼樣的集體意識導致我們對秦朝的認知轉變得如此之快?
第二,這種對秦朝認知的改變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集體意識?
第三,一個迥異於過去的全面肯定秦朝的集體意識會對我們對外界的認知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