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將陣前單挑是假的
看演義時最喜歡的環節就是武將陣前單挑,幾萬人圍觀,兩員大將各騎一馬對砍,刺激死了。很遺憾史實裡並沒有這麼熱血的場景,一軍之將怎麼可能逞匹夫之勇,萬一失手被人陣前砍死豈不成千古笑柄。
所以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挑燈夜戰都是編的,正史倒是有兩軍激戰中大將被陣斬,比如關羽殺顏良,黃忠殺夏侯淵,但是單挑真沒有。
2、馬鞍是兩晉時才發明的
目前歷史學的研究表明馬鞍是晉朝才發明的,三國時期還沒有,也就是說那個時候騎馬兩隻腳懸空,需緊緊夾住馬肚,另外還需要一隻收抓住韁繩,所以可以推理得出當時的騎兵都是用單手兵器。
82斤的青龍偃月刀、劉備雙股劍、黃忠騎馬射箭都不靠譜,那個時候絕大多數武將在馬上是拿單手矛來刺擊,或單手刀劈砍。另外根據當時的冶鐵工藝,張飛的丈八蛇矛和呂布的方天畫戟應該是造不出來的。
3、不可考的“山寨”皇叔
三國演義主捧劉備,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他姓劉,所以很多人就覺得他打天下是應該的。其實中山靖王有100多個兒子,等傳到劉備這一代子孫都有好幾千,三國演義裡的那套劉備家譜,沈伯俊先生考證過是假的。所以劉備這皇叔可能是漢獻帝當時想對抗曹操,拉攏人心給亂封的。在晉、南北朝的史書裡,劉備就是一割據軍閥,和亂臣賊子沒什麼區別。
4、曹操被醜化始於宋朝
三國演義裡曹操基本上就是奸詐的代名詞,其實正史裡他還是蠻正能量的。18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包括盟主袁紹在內大多數人都只會瞎比比,真正敢動手的只有曹操和孫堅。那句著名的“寧教天下人負我,休教我負天下人”是惡意篡改,“挾天子以令諸侯”是袁紹謀士沮授說的,而曹操這邊的口號是“奉天子以討不臣”,這兩個口氣差遠了。
曹操戎馬一生,蕩平北方多股割據實力,為最後天下統一奠定了主要基礎,稱的上亂世英雄,晉朝統一後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他在民間形象是從兩宋交接時變差的,當時南宋偏安南方,想給自己尋找政治合法性,就開始吹捧同樣偏居南方的蜀漢政權,從這起曹魏就成了反派,曹操也在各種戲劇裡成了白臉的奸雄。
5、被嚴重神化的諸葛亮
三國裡幾乎所有的精彩篇章全都在捧諸葛亮,以至於其成為了人臣智慧和忠誠的代表,其實大部分都是虛構的,我做了張表,你們感受一下:
諸葛亮的軍事生涯,除了擊敗兵器落後+組織鬆散的南蠻孟獲,並沒有特別出彩的記錄。有人說諸葛亮是政治家,但史書裡記載他連每個月的財務記賬都要親自核對,這看起來是盡職盡責,但你能想象馬雲在公司裡查發票嗎?
諸葛亮真正值得稱頌的就是身為人臣的節義和品德,確實如後出師表裡寫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政治領袖,但謀算、政治、軍事和小說裡相差太遠。
6、被低估的孫權
和諸葛亮相反,演義裡的孫權是被嚴重低估。小說裡孫權給人印象是官二代,運氣好繼承了哥哥孫策家業而已,真實的歷史上孫權主動倡議了孫劉聯盟,才有了赤壁一戰打下三國鼎立的局面。之後劉備娶了孫尚香還能逃回去,也不是因為諸葛亮的3個錦囊妙計,是孫權以抗曹大局為重,力排謀士們的眾議堅持放劉備走。
此外孫權還多次北伐對抗曹魏,承擔了最主要的壓力。之後提拔了呂蒙、陸遜,成功偷襲荊州,火燒聯營。孫權一生除了合肥之戰吃了張遼的大虧,其他幾個重要戰役幾乎都打贏了。
7、真實的三國——人間煉獄
小說裡三國時代風起雲湧,曾讓年少的我十分嚮往,但真實的三國非常慘烈,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就是人間地獄。
黃巾亂之前全國人口5000+萬,後來軍閥混戰,饑荒遍地,等到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候人口不到800萬,除了少量是逃到山裡避難,大概80%人都戰死或餓死,從百分比來看是華夏曆史上最恐怖的一次人口縮減,慘絕人寰。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國人口只有90-100萬,還沒有北京通州區人口多,就這實力怎麼可能打得贏5倍國力於己的曹魏呢?
8、羅貫中的寄託
寫了這麼多,最後必須講講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羅貫中出生於元末,當時也是軍閥割據,四十多歲的時候投奔了控制江浙一代的張士誠勢力,想輔佐其稱王稱霸。大概幹了七八年,發現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胸無大志,然後西邊的朱元璋越來越猛,就辭職回家了。老羅這也算及時割肉止損,因為四年後張士誠被朱元璋端了老窩,全家死絕。
歸退後的老羅已是半百老人,仕途無望就開始專心寫書。三國演義裡70%的內容和歷史都對的上,虛構的部分幾乎全在美化劉備勢力,至於神化諸葛亮其實就是羅貫中越寫越投入,把自己代入到孔明身上,算是抒發了懷才不遇,對未竟事業的哀嘆。
知道了這些背景,就會對三國演義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