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開始,一個以兄弟結盟的團體登上了爭戰創業的舞臺。首先 ,劉備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呢?他兩個兒子,一個叫劉封一個叫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的意思。說明劉備在曹操進攻荊州之前就已經想當皇帝了。(這才是真正的偽君子,還滿口天子蒙難寢食難安的作態)
蜀國在最強盛的時期,卻因關羽擅自進攻曹操,結果在曹孫的夾擊下兵敗被殺,從此荊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就落在了孫權手裡,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善於守家,蜀基本喪失了荊州這個出口,荊州有平原,可以很好的集結部隊,從諸葛亮的隆中對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以荊州為戰略進攻點的。最後逼得諸葛亮六出祈山都只能走蜀道,李白就說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最終諸葛亮也累死在了蜀道上。所以關羽直接導致蜀國不能一統天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劉關張是以兄弟結盟的形式發展的,這種形式有很大的弊端,就是不能有效的管理。關羽在未得到劉備的命令前,就敢擅自領兵進攻曹魏,而劉備也默許了。若是換成別的將領,不管你打贏也好打輸也好,這本身就是一個殺頭的罪名了。在劉備集團裡大家都是讓著關羽,致使他更加的目空一切,狂傲不可一世,驕兵必敗,這早就是歷史的教訓了。(兄弟合夥的生意也是很容易虧損)
也是因為關羽被殺,後張飛也被士卒所殺。劉備這下能不紅了眼嗎?不管諸葛亮怎麼反對,堅持要攻打東吳。最後的家底也給敗光了,蜀漢政權也由盛轉衰。最後任諸葛亮與姜維再怎麼窮兵黷武也改變不了蜀漢滅亡的命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