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明英宗宋祈鎮(1427一1464),其父朱瞻基,太子朱見深,9歲即位,前期由張太皇太后主持,又有"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賢相輔佐,政治清明。但是不久,六年間四人先後離世。他開始重用宦官王振,忘乎所以,導致"土木堡之變"被俘。弟朱祈鈺即位,遙稱其為"太上皇",敵蒙古瓦刺無奈放回,被弟囚禁長達七年。後弟死,復位。中間還鬧出石亨的"假政變"。奸中自有奸中奸,明相於謙被石享誣殺,落得不明不白。

試想,土木堡之變和導致北宋滅亡的"靖康恥"有些相似。都是皇帝昏聵導致的"惡作劇",只是結局不盡然,或者說相反。英宗朱祈鎮就好比被俘的宋徽宗、欽宗。如果兩位皇帝被安全放回,恐怕是一樣的命運,"被軟囚",是個尷尬的問題,也是個私心的問題。固執迎回二聖、忠君愛國的岳飛成為"私心"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岳飛就好比于謙,而又有些不同。于謙支援新君,卻被舊君復位所殺。而實際上當新君病重即將死去時,于謙已經淮備立舊君朱英宗復位。而大將石享混水摸魚,搞了一場莫須有的假政變,扶英宗上臺。于謙的計劃沒有得以實施,而且丟了性命。

岳飛"死腦筋"太忠,換個誰當皇帝不都一樣吃飯穿衣,幹老百姓何事,亡國總比亡天下好啊!固執地以為徽宗欽宗之國不是高宗之國,這也是古代的一個傳統心裡,但是也要懂得變通、識時務,雖說"朕即國家"不假,換一個主公又何妨?名將韓世忠就比較識時務、懂大體,適時向高宗服軟,在秦檜欲殺之時,受到了高宗的保護。自身難保,還要保岳飛呢,作罷,活著就不錯了。

再說朱祈鎮在囚禁的七年裡一定度日如年,十分惶恐不安,生怕哪一天就被弟弟殺了。弟弟肯定是想讓弟弟的兒子繼承大統的,人之常情。在這七年裡,朱祈鎮一定懷念岳飛,他和弟朱祈鈺、宋高宗所處地位完全相反。

利益立場決定動機,他懷念岳飛對舊主的忠貞不渝,但是舉目四望、國中無一人懷念他這一位歸國的故主,那份失落,我們可以想見、體會。人都是見風使舵的,而岳飛少見,而獨與失勢的英宗朱祈鎮三百年後心心相通。他們一定進行過靈魂上的對話,七年的長夜,暗無天日,他一定呼喚有一個象岳飛一樣的人拯救他於水火,但是沒有等到,或者說他以為的人等到了,就是大將軍石享,原來是一場騙局。之後他對岳飛的行為、精神進行拔高宣揚,岳飛形象更加突出,終成一個時代的神話。另一個就是後代統治階級對關二爺的吹捧,一臣不事二主,為我所用,功利心明顯。神都是人創出來的。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