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是否出兵援朝時,當時中央許多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新中國百廢待興,而美國實力雄厚,是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與美國作戰,勝算渺茫。況且,新中國的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
但毛主席卻高瞻遠矚地認為,美國發動侵略戰爭,“其目的不僅是阻止李承晚集團崩潰,而且要藉機集合資本主義陣營的力量,先佔朝鮮半島,繼而進攻中國及其他國家,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目的。唇亡齒寒,戶破堂危,我們不能不出兵”。
毛主席又對王季範、周士釗說:“不錯,我們急需和平建設,如果要我寫出和平建設的理由,可以寫出百條千條,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敵住六個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現在美帝的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會有困難。”
事實證明,毛主席看法非常正確,抗美援朝一戰,不僅粉碎了美國的企圖,也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新中國外交打開了新天地。
對於出兵援朝,除了毛主席,彭老總也非常支援,他的看法與毛主席相似。彭老總認為,新中國反擊完美國,再安心搞建設也不遲;如果不反擊美國,使美國得以兵臨中國邊境,那麼,中國經濟建設之前功便會盡喪,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鮮有人知,除了毛主席和彭老總,還有一位大將也支援抗美援朝。得知中央出兵援朝,他竟主動請求入朝參戰。
這位大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
陳賡主張出兵援朝的理由,與彭老總相似,他認為,“美國將又以聯合國的名義,對我方採取行動,但目前至多是轟炸,中國已成為破碎之軀,不如索性反擊美國,打完戰後再搞建設”。
毛主席得知陳賡請纓,笑著說:“這個陳賡,就是好戰,剛聽說和美帝打,便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
1951年3月,陳賡被任命為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帶領第12軍、15軍、60軍入朝作戰。
陳賡是位頭腦非常靈活的將軍,極善因地制宜,到了朝鮮戰場後,他發現了坑道作戰的好處,馬上下令第三兵團推行,使得前線戰地迅速坑道化,與原來的共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
這一招非常有效。
1952年4月,官岱裡西山防禦戰爆發,陳賡多部多次硬扛美軍衝鋒,使美軍進攻多次受挫,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見陳賡的坑道作戰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志願軍司令部多次發出指令,向一線部隊推廣坑道作戰的經驗。
上甘嶺戰役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向陳賡反映,其接防的陣地坑道工事較少,不利於開展坑道作戰。
陳賡當即調第三兵團第十二軍和第六十軍的技術能手,協助秦基偉築造坑道化共識,使十五軍構建了一套以坑道為骨幹的完整坑道防禦體系。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爆發,“聯合國軍”先後調集6萬大軍,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秦基偉所部以坑道工事為基礎,進行頑強反擊,共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衝鋒,終於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偉大勝利。
陳賡指揮戰事時,足智多謀,威風凜凜,揮斥方遒,極有大將風範。但私下,他非常平易近人,像一個慈眉善目的鄰家大叔。
在朝鮮戰場上,陳賡既有威風凜凜的一面,也有幽默可愛的一面。
志願軍司令部在一個潮溼的礦洞裡,陳賡初到志司工作時,便絲毫沒受惡劣的條件影響,人們總能在他臉上看到愉悅的表情。
陳賡很熱情,一有空,就喜歡找人聊天,志司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陳賡的大名,但沒有誰覺得他有首長架子。
有一次,東線的文藝演出隊要去上甘嶺慰問,陳賡正好有空,一時興起,便想和隊員們聊一聊。
演出團長漠雁帶了幾個文藝兵演員,興沖沖應邀而來,然而,他們走進嵌在半山腰的防空洞,看到陳賡的房間後,卻不禁發起愣來。
他們萬萬沒想到,堂堂首長,房間居然如此簡陋,除了一張行軍床和牆上的地圖,就沒有其他可觀的物件了。
陳賡卻笑著說:“爬山爬累了吧?啊,進來坐吧!”
這幾個文藝兵還不知道首長名叫陳賡,顯得有些拘謹,陳賡便和他們開玩笑:“別看這屋子小,坐你們幾個,還是綽綽有餘的。”
又說:“你們還不知道我是誰吧?我叫陳賡。”
一聽說首長竟是大名鼎鼎的陳賡,文藝兵嚇得連忙起身敬禮。
陳賡幽默地笑著說:“坐下吧,我又不閱兵!”
說罷,陳賡順手拿起一個蘋果削著:“你們說朝鮮的蘋果甜,還是祖國的蘋果甜?”
大家被問懵了,這該如何回答?便只好說:“都甜!”
陳賡又笑了,說:“我說還是朝鮮的蘋果甜!你們不要笑,甜就是甜!是不是怕說不甜就不愛國啦?從政治上說,沒有朝鮮人民的支援,沒有人民軍的並肩作戰,要打敗美帝國主義侵略軍隊是不可能的,毛主席要求我們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根本道理就在這裡。”
這時,蘋果削好了,陳賡自己沒吃,卻把它遞給了一個文藝兵。然後繼續削,直到每位文藝兵戰士都能吃到他削的蘋果。
這一下,文藝兵們頓時感覺和陳賡的距離拉近了,他們無不感嘆陳賡平易近人。
這就是我們敬愛的陳賡大將,既威風凜凜又平易近人,既足智多謀又幽默可愛,這樣的大將軍,縱觀全世界,恐怕也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