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變法者,也即今天所說的改革者,多功成而身死。還有更可悲者,功不成而身先死,留下千古遺恨。
吳起就是這個悲劇的代表。
《資治通鑑》、《史記》,記載了吳起變法的四大內容,條條都是刮骨療毒之方,富國強兵之策。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明法審令,就是針對幾大世族爭權奪利,法紀松馳,制定最嚴格的法律,將權利集中於國王。
捐不急之官,就是裁剪庸官冗員,精簡公務員隊伍,不合格的,統統叉出去。
廢公族琉遠者,就是削除王族那些早已過了三代的遠親疏族的俸祿,那些貼個國王親戚的牌子就混吃混喝還耀武揚威的人,在吳起鐵腕之下,混不下去了。
不但如此,被砍掉俸祿的王親貴族,還被強行遷移到邊遠地區,讓他們在那兒墾荒闢土。
短短兩年時間,吳起大刀闊斧,風捲殘雲,整肅了朝政,節約了國家開支,加強了軍事力量。
“於是南平百越,北卻三晉,西伐秦,諸侯皆患楚之強。"但是,國家剛剛強盛之時,即是吳起走向
死亡之日。
對國家有利,不一定對個人有利。吳起動了別人的乳酪,動得很大!
所以,被裁剪的公務員恨他。這些人決非平民百姓。
被砸了鐵飯碗的王公貴族恨他,這些人更能呼風喚雨。
這些勢力,在郢都盤根錯節,彼此呼應,形成了強大的復仇集團!
吳起生不逢時,就在郢都改革與復僻鬥爭最激烈的時刻,楚憚王突然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一場瘋狂的復仇在郢都上演。吳起身中亂箭,還被車裂,與以後的商鞅一樣。
有人說,吳起是休克式變法。如果溫和一點,把時間拉長一點,一項一項慢慢推,楚國的改革不但能成功,而且吳起還可能功成身全。
這是美好的願景,但不可實施。
那時的楚國,百病叢生。幾大世族統治楚國的權力結構,使國王飽受制約,律令難行。由此而產生的政治經濟弊端,疊床架屋。世族之間,彼此爭鬥,相互攀比。用你一人,需用我一官。你的子弟可以選入宮廷,我的親戚也不能拉下。
楚國的病,巳經是沉痾難起,不用猛藥,斷根除本,根本無法讓楚國振衰起弊。
猛藥之下,必有猛烈的反應!
所以我算理解為什麼商鞅天天在渭河邊殺人,渭水為之赤紅。他只有從肉體上讓復僻者消失,變法才能推得下去。
商鞅殺人殺了10年,秦人談商鞅則色變。吳起估計也在殺人,但上天沒給他時間。
在變法成果剛剛顯露、而復僻的力量又十分強大的時侯,楚悼王死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便不可能像秦國一樣被繼承下去。
所以,楚國一步步由盛而衰,走向滅亡;秦國一年年由弱轉強,統一中國,都是歷史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