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救火隊長

伽裡埃努斯繼位前後 東部戰區已經被波斯人擊穿

在父親瓦勒利安被俘後,羅馬帝國已經陷入一片混亂。外有波斯人和哥特人的侵襲,內有諸多僭君自立。據不完全統計,僅公元260年7月至261年7月的一年時間內,就相繼出現了7位僭帝或合法自立者。加上伽裡埃努斯本人,堪稱“八日中天”。

但在這一片看不到盡頭的亂世中,看似缺乏履歷的伽裡埃努斯卻打下了扭轉危局的基礎。

改革後的軍團在內戰中佔據優勢

公元260年秋,上潘諾尼亞總督瑞伽里亞努斯和敘利亞僭主馬克里亞努斯兄弟稱帝。伽裡埃努斯迅速調兵遣將。首先劍指多瑙河,在一月內就擊殺了瑞伽里亞烏斯。騎兵指揮官奧略盧斯則奉命狙擊已企圖進軍羅馬的馬克里亞努斯父子。公元261年1月,平叛軍幹勁利落地將父子二人擊敗處死。到261年的夏末,除了狡猾的高盧叛將波斯圖姆斯(波斯杜穆斯)和被公開承認的帕爾米拉國王奧登納圖斯外,所有僭主都被殲滅。帝國內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

伽裡埃努斯在抵禦外敵上方面的成績,更是讓人刮目相看。早在踐祚之初,年輕的皇帝就一直在西部負責與日耳曼人作戰。最初,他遭遇到幾次敗績,但隨後就開始不斷取得勝利。

不斷南下的阿勒曼尼人被伽利埃努斯多次擊敗

公元258年的年末,他在米蘭擊敗了一支入侵到義大利腹地的阿勒曼尼人大軍。次年,又以實力迫使多瑙河北岸的馬科曼尼人臣服。公元262年後,多次與侵入巴爾幹半島的兇悍哥特人交戰。最終在公元267-268年間,取得了奈蘇斯戰役的勝利,終結了哥特人不可戰勝的神話。當然,這一時期蠻族入侵,規模巨大且頻次不斷。伽裡埃努斯無法完全阻止入侵者的攻勢,這些勝利也都是在己方領土上的自衛作戰。使得它們的價值相對沒有那麼突出。

遺憾的是在奈蘇斯戰役獲勝後不久,躊躇滿志的伽裡埃努斯因遭到殺手暗害而英年早逝。令人吃驚的是,致其死於非命的兇手就是他曾非常信賴的部將。

在圍攻戰中受傷的伽利埃努斯

事情的起因,是戰功卓著的騎兵指揮官奧略盧斯割據米蘭自立。伽裡埃努斯前往鎮壓。禁衛軍長官赫拉克里亞努斯和騎兵悍將奧勒利安(奧勒良)等人,卻乘機組織了一個針對皇帝的陰謀。奧勒利安故意偽造了一個奧略盧斯出城來襲的戰報,誘使正吃著晚飯的伽裡埃努斯出營召集士兵。就在後者走出營寨之際,事先安排好的殺手們乘著夜色將手中的長矛擲出。一代英傑就這樣悲劇性地倒在血泊之中,他的屍體被兇手們假惺惺地運回羅馬安葬。

然而伽裡埃努斯一生的悲劇並不僅限於自己的最後時刻,其無法保護家人的命運更是讓人們感慨世事無情。幾乎與父親瓦勒利安(瓦勒良)被俘的同時,駐防萊茵河邊界的將領波斯圖姆斯宣佈自立,又殺害了留守萊茵河的皇帝長子薩洛尼努斯。伽裡埃努斯卻既無法救回父親,也無法為兒子復仇。

評價

阿勒曼尼人和哥特人的持續入侵 讓皇帝分身乏術

古典學者往往指責他輕浮、缺乏為父報仇的勇氣,甚至故意坐視父親遭殃以便擺脫後者束縛。但考慮到當時的軍事政治背景,立即東征波斯顯然需要抽調北方精銳的軍隊,等於將依然肆虐邊疆的日耳曼蠻族送入帝國腹地。因此,伽裡埃努斯只能將東方的權力下放給帕爾米拉國王奧登納圖斯,由後者負責保護東部的帝國邊境。而等到北方邊界暫時平靜下來,帕爾米拉人也羽翼已豐。

同樣,波斯圖姆斯殺害薩洛尼努斯時,伽裡埃努斯先後捲入潘諾尼亞叛亂和蠻族入侵,無法立即向反賊報仇。當多瑙河局勢稍微穩定下來,皇帝就在公元263年兩次進攻叛亂的高盧,一度擊敗波斯圖姆斯。僅僅因為奧略盧斯貽誤戰機,才讓殺子仇人逃脫。此後,隨著哥特人又大舉入侵邊關,伽裡埃努斯再無機會攻略高盧。終其一生只能飲恨阿爾卑斯山下。

伽利埃努斯統治結束後的羅馬三分局面

伽裡埃努斯是一位具有出色才能的君主。他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邃的大局觀,不會因家庭悲劇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同時又具備優秀的軍事才能和精準的識人眼光。自己立下赫赫戰功,還為後繼者中興天下打下基石。但皇帝個人權勢的進一步增漲與任何君主都無能保證個人安全的現實,也是羅馬帝國開始沒落的象徵。

2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從《大秦賦》中嫪毐的下場談古代面首,這活真不是一般人都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