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伽利埃努斯的雕像和地圖
伽利埃努斯(Publius Licinius Egnatius Gallienus),古羅馬皇帝(253—268)。瓦勒裡安帝之子,與父共治均稱“奧古斯都”。統治羅馬帝國西半部,在萊茵河一帶屢敗日耳曼人,又阻止阿勒曼尼人入侵義大利大城米蘭(258年)。父在東方與波斯作戰被俘(260年)後,擊敗了數位競爭帝位者,但未能阻止其將軍波斯圖穆斯(Postumus)在高盧自立(史稱“高盧皇帝”);在東方聯合帕爾米拉國王奧得納圖斯繼續進攻薩桑波斯,在巴爾幹對付哥特人的不斷入侵。一改其父之鎮壓基督教政策,而採取寬容態度,極力維護帝國的統一局面。一般認為他是“三世紀危機”中有所作為的一位“軍人皇帝”。
公元267年馬軍統帥奧雷奧萊烏斯(奧略盧斯,Aureoleus)叛亂並在梅狄奧拉努姆(Mediolanum)自立為帝。伽利埃努斯戰勝並殺死後者,但在268年8月前後,被其他軍官(包括克勞狄二世)殺害。其部將克勞狄烏斯二世(Claudius Ⅱ,268—270年在位)繼位。
歷史的汙名伽裡埃努斯的父親就是被薩珊波斯俘虜的瓦勒利安
自古以來,伽裡埃努斯就遭遇到各種不公正評價。他的父親瓦勒利安,是羅馬歷史上惟一被外敵俘虜的皇帝。這就讓大多數古典作家,都先入為主地斷言作為兒子的伽裡埃努斯是不諳世事且耽於享樂的浪蕩公子。但以上醜化觀點在如今越來越遭到人們的質疑。
從公元253年開始,伽裡埃努斯就被瓦勒利安任命為共治皇帝起。此後的16年裡,他一直活躍在帝國西部的最高政治舞臺上,是三世紀危機中維持帝位最久的統治者。如果他確屬浪蕩無能之輩,顯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危機四伏的險惡局面下統治長久。要知道,曾被古典作家們大肆吹噓的伊利里亞王朝諸帝,竟無一人能達到他統治生涯的一半!僅此一點,足以否定伽裡埃努斯是無能之輩的傳統觀點。
近代人繪製的伽裡埃努斯畫像
不過,儘管留存至當代的大部分史料均對伽裡埃努斯存有偏見,但仍有少數古典學者在著述中表達了完全相反的立場。著名的早期教會史家歐西比烏斯就對其稱讚道:他被歌頌讚美,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就像陽光被烏雲遮蔽,只有在雲霧移開或消散後,陽光才會出現。伽裡埃努斯的情況就是如此。
雖然上述描述有教會學者支援伽裡埃努斯停止迫害基督徒的緣故,卻也真實反映了這位年輕皇帝的人格魅力。因為能得到憤世嫉俗的早期基督徒認可,又沒有因此被帝國傳統勢力大加鞭笞,至少證明他在拉攏人心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當然,僅有權術手腕是不足以統治一個龐大帝國的。伽裡埃努斯在政治軍事上的大刀闊斧改革,才是其能夠傲視三世紀所有羅馬君主的資本。與其因循守舊且庸碌無為的父親相比,作為兒子的共治皇帝,對帝國做出的積極影響,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伽裡埃努斯時代建造的一座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