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被認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先後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雖曾被齊宣王尊之為客卿,但終不見用。晚年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站在儒家的立場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孟子政治思想的基點在於“民本”、“仁政”和“王道。他將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併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同時他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孟子認為,只有達到了這種境界,才是最理想的政治。統治者實行仁政,即可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將會失去民心而被人民推翻。孟子還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謂“民為貴”,是說人民是國家的基礎,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紛紛跑來歸附。如果發生戰爭,人民會奮起抵抗,即使是強國的軍隊也不願去攻打這種象父母一樣仁慈的國君。這樣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0由於孟子的思想學說既以孔子為旗幟,又相當深刻、全面地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所以被後世封建統治者和儒家學者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孔、孟思想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被糅和為一體,成為儒家學說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與核心。孟子一生的言行由他與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成《孟子》一書。全書共7篇,261章,約3萬5千字。書中集中地記述了孟子游說各國諸侯及有關學術問題的回答與論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學、倫理諸方面的思想,特別是記載了孟子的教育活動和主張,包括教育的作用、目的,道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教與學的方法等。南宋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並列,合稱“四書”,成為封建社會的重要教材,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