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國家頭等大事
小米,中國古稱稷或粟,亦稱作粱,中國北方通稱穀子,
江山社稷,其中的社稷指的是土神和穀神,有此可見小米在歷史上重要性。
穀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禾本科,為禾本科植物粟加工去皮後的成品。米粒顆粒很小,呈黃色或黃白色,質地較硬,製成品有甜香味。是中國北方人民的主糧之一。因其粒小,直徑1-2毫米左右,故名小米。
小米本質上就是"狗尾草"馴化而來的,經過多年人工除草的選擇,穀子地裡的雜草樣子非常像穀子,尤其幼苗時期,叫做"莠",成語"良莠不齊"則是由此產生。
小米的種植面積在中國歷史上居首要地位,常言道,"五穀雜糧,穀子為首"。起源於我國黃河流域,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至少超過五萬年,分佈於我國華北、西北和東北各地區。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屬於"粟文化"。
小米性喜溫暖,適應性強。農諺"只有青山乾死竹,未見地裡旱死粟",說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乾旱、貧瘠,又不怕酸鹼,所以在中國南北乾旱地區、貧瘠山區都有種植。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被稱之為大旱之年老百姓的"救命糧"。粟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對於一隻軍隊來說,糧草就是生命線!
自古以來,中國軍隊主糧就是小米
主要原因在於小米非常耐儲存,按照古人的說法,大米麥子能存三五年,小米能存九年,如果建立完善的儲存設施,小米可以儲存二三十年的時間,只不過口感比較差了,所以古代帝國都是幾十年來儲存糧食,以備戰爭或者災荒之需。
今天我們的平時吃小米主要是小米粥,今天小米已經位列補品了,其養胃的效果十分好,並且小米有安神的效果,如果你感覺失眠,晚飯喝點小米粥,睡眠會比較踏實。
但是古代人吃的是小米飯,這個口感用今天的話說太粗糙了,味道有點像嚼臘。
但是在古代,打仗的時候能有一口吃就不錯了,早在先秦時期,小米就是軍糧了,春秋戰國時期,軍人必須揹負幾十斤小米和武器行軍,秦國之所以強大,在於他們囤積的小米多,發動統一六國的大戰時候,建設了無數的小米倉庫····
古代軍隊的後勤運輸,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加上當時交通條件太差
百里之內,供二萬人食,運糧者須三千六百人——元史
一百里的運輸距離,保證兩萬人部隊,就需要3600人負責運糧。
千里運糧,損失更驚人,根據歷史記載,始皇帝派遣蒙恬北擊匈奴,運輸效率只有1%,就是咸陽運出一百車車糧食,運到前線,就剩一車了,其他的都在運輸途中損失了。一場出兵十萬的戰爭,至少要影響七十萬家庭不能從事生產勞動,影響太大,導致自古王朝都選擇修長城來進行防禦,因為費用要低。
漢代人口2000萬,常備軍近200萬,戰馬40萬,漢王朝隱忍積蓄80多年,終於到漢武帝的時候才能大規模出擊匈奴,但是一代名將霍去病,每次遠征匈奴帶兵往往都是千八百,最多帶一萬騎兵,不要小看這一萬騎兵,一匹戰馬會吃掉六個士兵的口糧。這個問題直到張騫從西域帶回優質牧草苜蓿後才得到解決。霍去病就是靠這為數不多的部隊蕩平匈奴,封狼居胥,而秦代蒙恬率大軍三十萬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可以說霍去病乃不世奇才。
霍去病十九歲就帶兵出征,馬踏匈奴,是中央王朝第一次徹底剷除北方匈奴威脅,使"漠南無王廷",依靠的是"戰略機動",這一偉大的戰略思想沒有被後世悟透,導致後面兩千年北方匈奴依然是中原王朝的威脅,直到民族戰爭時期,被人民軍隊寫入軍事教材。
近代人民軍隊依然將小米作為主糧,"小米加步槍",糧食加上武器,另外人民軍隊通常以小米作為衡量價值的等價物,即有時候發工資給的都是小米,武器的價值也常常用小米計算。
三千年來,王朝更迭興衰都已經過成為過眼雲煙,但歷史的影響依然存在,其中蘊含的歷史哲學依然在發揮作用
依託中國現代化的交通網路,人民軍隊從中央腹地到邊境戰區,無論是北方邊境到西南邊陲,大約只需要兩三天,這可是古代人所無法想象的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即人民軍隊的個規模不需要那麼大。
因此解放軍如今保持和2000年前漢代軍隊差不多的規模,200多萬人,但是漢代只有2000萬人口,而如今中國有14億人口。如此低的比例就已經能保證環視宇內,再也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對中國造成實質性威脅,乃國之大幸。
下回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軍糧中的逆天BUG——肉鬆/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