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火初殘道已孤,壁經遺緒未全迂。百年禮樂逢明主,三策天人識巨儒。

漢武帝是漢景帝的接班人,在他登基之前,文景之治已然用四十餘年的時光為漢朝社會積累了巨量的財富,為武帝留下了優秀的政治遺產。得益於豐厚的物質基礎,年少有為的武帝極其渴望建功立業,超越前人的功績,於是他積極作戰,開疆拓土,極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上圖——董仲舒雕像

為了加強對百姓的統治,武帝希望透過問策幫助自己找到優秀的治國理念,儒家大賢董仲舒在這時脫穎而出,他的《天人三策》提高了帝王執政的法理基礎,鞏固了武帝的統治根基。然而,在高度採用了《天人三策》後,武帝卻沒有重用董子,使得後者無法在朝堂上證明自己。

一、 董仲舒對策後被打發到吳地任相

漢武帝繼位後,廣泛徵集地方上的賢士,並讓他們來長安接受策問,其中就包括董仲舒:

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

上圖——漢武帝雕像

策問是指被選拔上來的民吏去回答武帝提出的問題,最終按照武帝的滿意程度為他們授予官職。

輪到董仲舒時,武帝先後三次向他發問,前者皆藉助儒家經典,給出了詳實有據的答覆,令武帝十分滿意。尤其是董仲舒承接天意、君權神授的思想極大地提高了武帝執政的法力高度,不僅令武帝十分滿意並加以採用,也令旁聽的江都易王劉非大聲叫好。

在這次策問中,董仲舒的表現堪稱卓絕,不過詭異的是,對董子之策高度讚賞的武帝儘管重用了其思想,卻並沒有給他登堂入室、進入中央做官的機會。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哥哥劉菲對大儒董仲舒十分欣賞,武帝便讓董仲舒前往劉非的領地做國相。

上圖——江都易王劉非墓中的出土文物

劉非是武帝的同父異母兄弟,在七國之亂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在事後得到了之前吳國的領地,建立了江都國,吳地有山海之利,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財富殷實,封地主更是在朝堂上有重要話語權的皇親國戚,從這點上看董仲舒從平民一躍成為地方官員,已然是巨大的成就了。

不過考慮到董仲舒思想影響之巨大,他有足夠的能力在朝堂上獲得一席之地,所以成為地方官員對他來說並不能算是最佳結果。

二、 長陵、高廟大火事件使得武帝欲斬董子

雖然江都易王國相的身份不甚符合董仲舒的才華,但是他仍然兢兢業業地輔佐劉非。

劉非少年得志,性格驕橫,有著強烈的稱霸之心,常常以春秋五霸自居,暗喻自己有足夠的實力脫穎而出,威脅中央。

面對這種危險的想法,董仲舒多次對劉非進行了規勸,以"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阻止了劉非的稱霸行為。考慮到其提倡的春秋大一統思想,從這裡也能看出董仲舒仍然是心繫中央的。

上圖——長陵

建元六年,長安長陵和遼東高廟發生了大火事件,董仲舒認為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絕佳機會,於是上書武帝,表示這兩起事件是老天對武帝錯誤行為的懲罰:

先是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災,仲舒居家推說其意。

奏摺還未徹底完成,董仲舒的言論便被主父偃彙報給武帝,令後者感到十分憤怒,竟然打算殺掉董仲舒。幸運的是,在關鍵時刻,武帝回憶起了董仲舒的貢獻,最終決定下詔赦免其罪行,並罷免了他的江都易王國相之職。

從此之後,大難不死的董仲舒再也不敢過問朝堂之事,回到故鄉後只專心於教書育人,這也基本宣告了其政治生涯的終結。

三、 董仲舒晚年任膠西相,不久後徹底告別朝堂

在經過了十年的教育生涯後,董仲舒本來以為自己會徹底告別朝堂,沒想到公孫弘又將自己拉回了這片混亂的漩渦中心。

膠西王劉端為人粗暴殘忍,他多次殺害朝堂派到其領地的高官,以此來表示的中央的不服從。公孫弘得知後,便向武帝上奏,稱董仲舒可以改變這種局面,舉薦他去擔任膠西王國相:

弘乃言於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膠西王。

上圖——董仲舒的對頭公孫弘像

董仲舒為人正直,而公孫弘為人世故,二者彼此皆看不慣對方,在政見上也有著激烈的衝突,於是身居高位的公孫弘打算借劉端之手除掉董仲舒,這就是他舉薦董仲舒的根本目的。

然而由於董仲舒的巨大聲望遠播四海,就連劉端這種粗人都敬重其學識,因此在其擔任國相的四年之內,都對董仲舒禮遇有加,非但沒有害他性命,反而還打算重用他。

不過此時的董仲舒,卻對朝堂上爾虞我詐的鬥爭深感失望,也為自己的政治抱負沒有全盤實現而感到遺憾,再加上他年事已高,長久以來在劉端手下為官的不安全感極具爆發,於是決定徹底退出朝堂。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漢武帝和劉端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反對,但是董仲舒的年齡成為了他的擋箭牌。而且辭官後的董仲舒潛心著書教學,對任何朝堂之事都不主動過問,也令他們無可奈何,最終承認了這一既定事實,這也標誌著董仲舒的政治生涯走到了盡頭。

上圖——董仲舒墓,又稱下馬陵

四、結語

除了後人熟悉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外,董仲舒還留下了一篇著名的傳世經典

《士不遇賦》,從此文的題目就能看出,作者將自己的惆悵和不滿化成文字,抒發著自己懷才不遇、無力問政的情緒。

在《士不遇賦》中,董仲舒仍然保留了儒家以理示人的風骨,全文以說理教化為主,然而抒情的部分雖然寫得比較含蓄深沉,但是也點出了自己的兩難處境。一方面,自己作為平民,能夠得到帝王的垂青,已然是不可多得的巨大福報,本應高度滿足,而另一方面,個人追求的高尚人生目標始終無法實現,內心不安分的矛盾鬥爭始終折磨著自己。

董仲舒雖然告別朝堂,但是漢武帝仍然願意在發生大事時派遣官員前去向他問政,而在他死後也允許其葬入長安西郊,並在路過時下馬行禮,這足以證明他在武帝心中有較高的地位,可惜的是,朝堂鬥爭的輸贏並非繫於個人能力的高低,純粹儒生出身的董仲舒在朝堂鬥爭上,還是顯得稚嫩了一些。

參考文獻: 

【1】《秋經景州董子祠》

【2】《漢書·傳·董仲舒傳》

2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魏國五子良將,于禁排倒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