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馮國璋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總統,是北洋三傑之一,死後享受國葬待遇。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馮國璋有兩處墓葬。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今天就來帶大家揭開民國總統兩處墓葬存世之謎?

馮國璋在1918年10月份被段祺瑞搞下臺以後,心力憔悴,一年後也就是1919年12月28日,因傷寒病逝北京帽兒衚衕,享年60歲。畢竟馮國璋曾經是一代民國總統,所以當時的總統徐世昌批准馮國璋享受國葬待遇,送回馮國璋的老家河北河間縣安葬

馮國璋國葬墓位於河間縣的西詩經村東北方向,前後歷時三年才最終建成。馮國璋國葬墓與馮國璋的故居只有一道相隔,民間俗稱“陰陽雙宅”。從上空看,墓整體呈矩形,上端環列60個漢白玉石獅。最上面的頂端,為穹形土丘。墓的高度在25米左右,在墓中算非常的高了。下層高度5米,總共佔地138.6畝,和袁世凱的墓差不多。

馮國璋國葬墓前後被人為破壞過三次。據說當時建有的碑、坊、亭、臺,五供兩側還有各有一座炮臺,上架鐵炮。大寶頂是漢白玉的石圍裙,坐落於方形夯土臺基之上,怎麼壯觀怎麼來,非常具有封建帝王陵的氣勢。但是在文革時期,馮國璋國葬墓原來的規模樣式幾乎完全被破壞了,只剩下一座十幾米高的土丘,當地人都直接叫“疙瘩”。土丘底下是地宮,儲存相對完好。

如今我們看到的馮國璋國葬墓是前幾年在原址上修復的,雖然和當年墓的規模不能比,但依舊非常豪華。馮國璋國葬墓為白石圍砌,墓門是按照清朝宮廷建築風格建造的,是五楹紅牆綠琉璃瓦的。墓的四周綠瓦紅牆相繞,牆外有一條6米寬,全長1400米的人工護河環繞著緩緩流淌,河上有一架白石橋和門想通,供人行走,橋北立有華表和石坊,接著就是八對石像生。門內墓道的南邊建有三孔白石坊。石坊的後面是兩座5米高左右的石碑,一座石碑上,是徐世昌寫的“河間馮公之神道”7個大字,一座石碑上寫著“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馮公國璋之墓”。緊接著,在碑後面的墓道兩側分別有石人、石羊、石馬、石象、華表等石雕,非常的精美。碑後到墓前的這片區域,建有宮殿式風格的通行廣廈三重。最後,則是南北均有40米寬的方形三合土墓基,正中襯托著漢白玉壘築包飾的巨大墓丘。

但事實上,如此豪華的國葬墓其實是一座衣冠冢。1966年的時候,馮國璋國葬墓被天津師範學院的老師和學生,也就是“紅衛兵”帶頭挖開。發現其中只有一具棺材,棺前放著石玉等上供需要用的東西。棺材開啟後除了一把軍刀,一張照片和少量陪葬品外,並沒有發現馮國璋的遺骸。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直以來,關於馮國璋墓為什麼有真假兩座,一直眾說紛談。據當地人說,因為馮國璋執政生涯樹敵太多。他的後人一來是為了防止被盜墓,二來怕馮國璋的遺骸,會被他的仇人挖出來挫骨揚灰。所以除了在學了三國人物曹操的葬法,設假墓。曹操死後究竟葬於何處,到現在依舊是千古之謎,不過說得最多的是設了不少假冢,真墳卻葬在三峽的急灘下面。

馮國璋去世後,在北京公祭一個月,靈柩用專列運至保定,後由曹錕派馬隊護送到河間。當時馮國璋的地宮還沒有徹底完工,靈柩只好暫厝祠堂。出殯那天,各路軍政官員齊聚,白棚逶迤三里,經班細樂軍樂煙炮響聲動地,人們眼見著引魂幡之後的馮國璋靈柩送進大墓地宮,且滾動宮內石球閉死宮門,其實哪裡知道,靈柩裡面是空的,馮國璋的遺骸根本就不在裡面。原來,早在出殯的前一天夜裡,馮國璋的後人便夥同從北京僱來的槓夫,悄無聲息地把馮國璋抬到七里外的黃龍灣,偷偷的埋了,只留下一處非常普通的黃土墳頭。

為什麼要埋在黃龍灣呢?黃龍灣位於河間市半截河村西面,這裡是馮氏祖墳,葬著馮國璋的父輩和祖輩,當地人稱馮家墳。其實黃龍灣一開始並不是馮氏的祖墳。因為黃龍灣後面是蜿蜒而去的古洋河。所以有風水先生跟馮國璋說,黃龍灣有沙龍眠臥,得水而活,久會騰飛,可以蔭庇子孫。馮國璋深信不疑,生前特意高價買下黃龍灣,並把祖父和父親的墓從馮家老墳移至黃龍灣,希望自己和子孫後代能夠出人頭地。

馮國璋的真墳非常簡單,是一個長方形墓室,白灰夯實,混凝土抹壁,白石鋪底,馮國璋的棺木放在正中間,大概是為了防潮之故,棺外纏有三層石棉布,塗了四道土漆。清理完後的棺材是暗紫色的,是用陰檀木做成。陰檀木以堅固和密閉性好著稱。至於木材的由來,有的說是因地層變動而久埋土中,有的說是萬千年來被水泡哺,這才不僅堅固而且密封好。所以棺材開啟後,馮國璋的屍體尚存完好,肌肉富有彈性,栩栩如生。但出土後,馮國璋的屍體因為接觸了空氣,很快就腐爛了。與衣冠冢中,寒酸的陪葬品不同。馮國璋真墓中的陪葬品都是珍品。墓中有元寶和銀幣數枚、玉鼻菸壺和如意各一件,右拇指戴翡翠戒指一枚,口含貓眼珍珠一顆。如今這些珍貴文物都在河北省文物保管局。謝謝觀看,敬請期待!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此人若不死便無三國,細數東漢末年都有哪些強人可獲得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