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1940年6月,法國戰役結束,被德國打的找不到北的法國人只能屈辱的向德國人投降,並且在貢比涅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或者說是投降書更合適。至此之後,法國淪為了歐洲二流國家,地位可能還不如當時的西班牙。更讓法國人想不到的是,日本人也緊盯了法國,試圖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圍繞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日本人可以說是使勁了招數,但他們卻想不到自己這番作為會帶來些什麼……

一、日本的野望

隨著法國戰役的結束,英法這兩個老牌貴族都被德國打趴下了。此刻德國忙著佔據西歐,而作為德國盟友的日本也有自己的打算。雖然日本是不可能去佔據歐洲的土地,但是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今越南一帶),那日本要是想吃掉還是可行的。為了成功辦成這件事,日本政府內閣就如同歷史上多次發生的那樣,又被軍隊給幹下去了。以陸軍大臣畑俊六辭職為開端,米內光政內閣終於是堅持不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近衛文麿重新出面組閣。

而近衛文麿也不是什麼好鳥,這貨也是個老牌軍國主義者了,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侵略擴張。這次近衛文麿組建的內閣也是依靠這樣的人來組成,主要支柱就是擔任陸軍大臣,素有"剃刀東條"之稱的東條英機,其次是擔任外交大臣,綽號"說話機器"和"五萬言先生"的松岡洋右。這倆人都是一肚子擴張慾望,再加上近衛文麿本人,一個在亞洲進行侵略,目的是擴充領土和勢力範圍的計劃就誕生了。

當時這仨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就炮製出一個"共榮圈"的說法出來,這說法聽著就不對勁,辦起來就更不對勁了,怎麼看都像是用這個做幌子,實際上是要把歐美手裡的殖民地變成日本的殖民地。這種做法英美肯定是不同意,英國這時候還忙著固守本土,所以就沒怎麼管,美國可是急了,於是直接就給了日本一個下馬威。美國當時就放話說要斷了日本的資源進口渠道,估計是想要用這個方式敲打敲打日本

日本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最不缺的估計是海魚和鹽,剩下的基本什麼都缺,沒有殖民地的日本基本上年年都要從英美等國手中進購大量資源。而美國這次放話說打算禁止日本進口的航空汽油、潤滑油、可回爐的廢鋼鐵,那基本就是日本的命根子了。這麼一敲打不要緊,近衛文麿和東條英機就意識到,恐怕現在還不是和英美撕破臉的時候,所以就決定換個方式來奪取法國的殖民地,打算利用和法國政府談判的機會,和平進駐法國殖民地。

二、武裝進駐?

日本的算盤是這樣的:既然強行獲取法國殖民地會引發衝突,那就換一個方式來獲取,用歐美列強能夠認同的"和平手段",只要能證明是法國政府把殖民地轉讓給日本,那麼就符合歐美列強的外交慣例,獲取殖民地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可以說,近衛文麿這個政治老油條也是夠聰明的,否則也不會想出這種近乎"合情合理"奪取殖民地的辦法(符合歐美列強的情理,其實真擺出來也就都是強盜和強盜之間分贓)。

在1940年9月初,日本和法國的談判有了些眉目,內憂外困的法國政府此時對鞭長莫及的亞洲殖民地也是沒什麼好辦法,在獲得了日本保證不損害法國利益之後,法國准許了日本和平進駐法國殖民地,可以使用機場等條件。可以說,談判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就剩下雙方籤一份檔案了。然而讓日本意想不到的是,幾乎就是在這個時候,日本一個前線的步兵大隊突然擅自越過邊界線,而且還和法軍交了火,這讓法國非常不滿,談判直接宣告終止。

煮熟了的鴨子莫名其妙飛了,這種事估計換誰都受不了。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立刻責令查辦那個越境的步兵大隊,並調自己的心腹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富永恭次飛往河內,負責徹查此事的同時展開和法國的第二次談判。然而,東條英機可能是沒想明白,自己這個心腹到底有多不靠譜,他去了之後不僅沒懲戒涉事人,還要求日軍做好戰鬥準備,他要以武力為後盾,強行逼迫法國同意日本的條件。

富永恭次這個人胸無大志,但是這獨走的本事倒是真不錯,讓你來談判你搞成武力脅迫?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在9月22日見法國已經讓步,所以緊急叫停讓部隊向法國殖民地推進的命令,也被富永恭次強行給按住了。理由是他不認為這個命令是天皇下達的,所以他拒絕執行這個命令。然後日軍強行進駐了法國殖民地,然後還和法軍交了火,好端端一場談判,生生被這個富永恭次搞成了武力進駐,近衛文麿內閣的計劃全盤告吹了。

三、野心暴露

富永恭次這次算是出了名,畢竟他成功的"獨走"了一次。而且估計敢他這麼做也是因為東條英機的另一位心腹,號稱"三奸四愚"之一的佐藤賢了鼓動有關。總之在這兩位的操作下,原本是要以符合歐美列強的"遊戲規則"獲取法國殖民地的計劃,徹底走形成了一次武力脅迫。雖然說兩者的結果都是要獲取法國殖民地,而且富永恭次也確實拿到了法國殖民地,但是作為代價卻是讓日本和英美衝突加劇了。

可以說當時日本的行為不同於過去的侵略擴張,那都是對著弱國和俄國出手,而這一次他們是直接把手伸向了歐美列強。要知道,法國就算是二流國家,那也是歐洲的二流國家,誰也沒想過法國會被日本奪去殖民地。這一情況對於當時的歐美列強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就算之前日本和德國、義大利締結同盟條約,英國和美國都不曾這樣緊張,可如今卻不一樣了,日本直接用武力從歐美列強手上奪取殖民地了。

可以說日本的舉動是英美兩國完全不能容忍的,甚至於是讓英國和美國感到恐懼的。對於當時的英國和美國而言,日本的舉動其實就是日本所謂的"南進策略"的一次嘗試,其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倘若日本調集大軍直奔蘇聯而去,那麼估計英國和美國是不會管的。我們可以用諾門罕戰役時美國《紐約時報》的社論來作為佐證:"這是一場陌生、秘而不宣的戰爭,戰爭的雙方在人們注意不到的世界角落裡發洩著憤怒。"

但是如今英國也好、美國也罷,都沒有了當初看諾門罕戰役時的閒心,因為日本的舉動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所以英美決定對日本進行打擊,將其野心限制住。從此,日本開始面臨的就是來自英美的禁運政策,這種禁運政策不僅不曾停止,還在日後的時間中不斷地加強,石油、橡膠、可回收的廢橡膠等等,都不准許進口了,甚至連日本在英國、美國的財產也被凍結。可以說,英美的目的明確,如果日本不能放棄他們的"南進策略",那麼這種禁運策略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結語

很明顯,日本的野心因為富永恭次的"獨走"而徹底暴露,對於日本而言這絕不是什麼好事。可是英美對於日本的野心也確實是認識不足,因為英美過於相信日本會因為禁運政策而放棄南進策略。可實際上這隻會讓日本更加堅定自己的策略,日本根本不會放棄自己的野心。而英美這種僅僅是在經濟、外交上施壓,卻不曾做好戰爭準備的對抗策略,顯然也不會有什麼成效,無非就是讓雙方的矛盾進一步升級,最終演變為了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戰爭。

參考文獻:《昭和陸軍秘録》

《陸軍省人事局長の回想》

《昭和の歴史》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慈禧第一次見洋人送的燈泡,點亮後大喊2個字,至今成為世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