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事件發生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的故事,有些故事或許我們知道,有些故事或許我們不知道,因此作為不是當事人的我們,常常只能看到事件的表象。
就如二戰時期日本陸海軍之間關於伙食的恩怨,表象是日本海軍的伙食要優於陸軍,但在這個表象之下卻暗含了日本內部的許多事宜,體現了當時日本政治權利的博弈,就像海上出現了一個漩渦,卻不曉得海面之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旋渦是來自不同河域的水流相互碰撞的結果。
因此當我們身邊的事情發生變化時,一定是有原因的,要想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就需要了解當時所處的時代、政治背景。
這些都是大環境,大環境對事件的發生影響是巨大的,就如日本陸海兩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就與當時的時代和政治背景有關。
日本近代的發展日本在1867年之前是幕府的時代,其統治時間長達六百多年,在這期間日本由武士階層控制,實施封建鎖國的政策,天皇只是傀儡。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封建統治下的日本國力衰弱,面對西方強國沒有抵抗之力,於是被迫與英、法、俄等國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與社會矛盾在此時被一同激發,在此期間出現了兩個主要的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勢力,他們分別是薩摩藩和長州藩,在這出現的兩個地方勢力便是統領日後日本海軍與陸軍的實際掌控勢力。
他們在“尊王攘夷”和“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反對幕府,要求還政天皇。
1868年,日本實行明治維新,廢除了幕藩體制,學習西方的先進制度,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至此幕府時代結束了,日本迎來了新的時代,隨之日本海軍與陸軍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日本海軍的形成日本海軍誕生的時間是在1855年,當時在荷蘭人的幫助下開設了海軍講習所。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可是對於海軍的建設卻是到了近代才開始的,當時的日本受到西方國家的入侵,為了挽救自己的祖國,日本進行了變革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國力,海軍便是其中的一項。
1872年日本設立海軍省,開始集全國之力打造海軍,可以說日本海軍的形成是日本反抗入侵者的表現,多年來日本將大海本身看做一個屏障,認為自己國家被海保護著,忽略了人類的智慧與野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創造出了船與火器並將之運用到了方方面面,包括海上作戰的武器,西方的入侵打破裡看似安全的屏障,讓日本感受到了危機。
過於安逸的環境讓日本懈怠了,西方的入侵打醒了它,於是變化就此產生了。由於日本之前沒有發展海軍的經驗,於是他們積極向有經驗的海軍強國求教,當時的海軍強國就是英國與法國,在這兩國的指導下,日本建立自己的海防,並迅速崛起,成為另一個海軍強國。
日本雖然在其他強國的指導下完成了海軍建設,但是過去的經驗告訴它別人的經驗始終都是別人,它無比清晰,知道只有創造屬於自己的海軍才是最正確的道路,於是1913年日本最後一次對外引進戰艦金剛號服役後,就開始完全由自己國家建造戰艦。
建造戰艦的過程是困難的,經歷了兩次失敗後,日本終於造出來滿意的長門級戰列艦,其後更是發展到了巔峰,為其在之後的戰役中提供了強有力的優勢。
日本海軍是由薩摩藩勢力主導的,薩摩藩的幾代家主都很有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壽命比較長,使他們制定的政策有很好的延續性。
第二個特點就是他們的子女的歸宿,他們的女兒嫁給的都是當時有名或者有作為的成功人士,他們的部分兒子過繼給其他藩的大名們做養子,後來有些兒子甚至繼承了這些人的家業,從此薩摩藩因為朝中有人而在幕府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第三個特點是他們注重教育,培養出了不少文武雙全的武士;且他們興趣愛好廣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看重消費,在他們那裡早早產生了超前消費的思想並在實際中運用。
海軍是日本發展中的一個新的產物,薩摩派閥喜愛追求新鮮事物的特點,薩摩派閥選擇海軍,筆者想與他們派閥的特性相關。
日本陸軍的發展如果說日本海軍的發展是因為時代的影響,那麼日本陸軍的發展則與日本的政治息息相關。最開始日本陸軍是以長州藩的軍隊為核心,再徵集當時的鄉兵和各藩的浪人組成的,這奠定了長州藩日後在日本陸軍的地位。
後來到了明治末期大正初期時,長州派閥達到了鼎盛之期。大正時期,由於天皇體弱,長州派閥把控了內閣,可是好景不長,長州派閥內部的主要成員逐漸年邁,他們對於軍事的主張還停留在過去,沒有與時俱進,且長州派閥的選人制度造成了人才的匱乏,這些弊端的逐漸顯露,預示著長州派閥的勢力開始走向下坡路。
日本海陸兩軍的恩怨日本海軍與陸軍主要分屬兩大派閥,雖然在幕府時代的末期成為了同盟,希望政權迴歸天皇手中,解決當時日本的困境,但也只是因為當時目標一致,所以放下相互之間的成見,和平共處。
明治維新期間,由於他們之前所立之功勞,天皇掌權後,他們各自也受到了重用,且分別掌握了海陸兩軍的軍權,從此他們和平相處的時代過去了,兩方勢力再起爭端,海陸兩軍也因此矛盾叢生。
兩軍各自為政,進行著惡性競爭,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日本相關人士知道這是他們國家存在的一個巨大弊端。
當時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十分匱乏,為此他們才向海上謀求發展,可是目前兩軍的舉動破壞了他們的成果,為了解決這個弊端,他們成立了軍需省進行統籌,然而由於兩派閥積怨已久,從軍需省崗位頻頻換人的現象可以看出,成立軍需省也並沒有解決兩軍之間的問題。
其中有一件發生在二戰期間,關於兩軍伙食的事情更是體現了兩派閥的不睦,日本海軍寧願把食物喂海中的魚,也不願把剩餘的食物分給當時缺乏食物的日本陸軍。
團結使其成功,分裂使其失敗。幕府統治時代,實施封建鎖國政策,使得日本整體國力衰退,被西方強國所辱,民族與社會矛盾達到了頂峰,因此薩摩長州兩方勢力放下過往恩怨,團結一致,相互合作,拯救民族,還政天皇,扭轉了當時日本衰敗的局面。
然而二戰時期,日本陸軍餓得要吃草,可是海軍卻置之不理,將糧食扔進了大海中,可見日本海陸兩軍恩怨之深,以小見大,這也側面反映出當時日本薩摩派閥與長州派閥之間的恩怨。
他們之間的恩怨形成了當時日本分裂的弊端,他們之間的所作所為破壞了當時日本想實現的目標,這兩股勢力的鬥爭,不但浪費了當時日本辛苦努力得到的資源,還影響了日本其他方面的發展。
可見分裂影響之大,兩股勢力之間不通力合作,各自相互較量,除了影響自身的發展,還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