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神龍五虎死了,李顯庶長子李重福被貶了,太子李重俊也死了。短短几年時間,韋后一黨就清除了最重要的幾個對手。

雖說韋后這邊也有損失,小情人武三思為坑人事業獻了身,但是兩條腿的男人多的是,韋后很快就找到了替補。

生理上的替補,她找的是馬秦客與楊均等人,這倆哥們都是小人物,但都有一技之長,一個相當於醫生,一個相當於大廚,讓韋后的身體從上到下都感覺到滿滿當當。

權力上的替補,她找了一大群宰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8位:韋溫(韋后堂兄)、宗楚客(李白最後一任老婆的爺爺)、崔湜(上官婉兒的情人)、紀處訥、祝欽明、鄭愔、張嘉福、李嶠。

只有三朝元老魏元忠對韋后專權,表面上阿諛奉承,私下裡有所不滿。但是,他很快就放屁扭著了腰——遇見了倒黴事。

李重俊發動政變的時候,剛好在路上碰見了魏元忠的兒子,就把他兒子裹挾進了叛軍。叛軍攻打玄武門的時候,他兒子又被亂軍砍死了。

叛亂平定之後,他兒子到底是主動還是被迫加入叛軍,成了扯不清道不明的謎案。

韋后一黨本著痛打落水狗的悲慘主義精神,對魏元忠進行了360度的輪番轟炸,天天上書要求李顯把魏元忠滅三族。

李顯到底沒有徹底糊塗,當年徐敬業起兵造反,是魏元忠平的叛。

張易之兄弟作威作福,權傾朝野,是魏元忠挺身而出、屢屢進諫,要求武則天殺了張易之。

李顯剛剛當上皇帝,權力不穩,是魏元忠坐鎮朝堂,安撫百官。這樣赤誠的人,怎麼可能造自己的反。

所以,無論韋后一黨如何誣陷,李顯始終沒有動過殺心。

不過,迫於壓力,他還是把魏元忠一貶再貶,從宰相變成齊國公告老還鄉,從齊國公又貶為了八九品的渠州員外司馬(今四川渠縣)。

可惜的是,魏元忠走到涪陵(涪陵榨菜)的時候,因為一路顛簸加上病氣交加,依然死在了路上,享年70多歲。

縱觀魏元忠的一生,我認為他是一個挺有作為的忠臣。可是後世無論是著名噴子王夫之,還是十全老人乾隆,對魏元忠的評價都比較苛刻。

說他早年剛正不阿,敢於正面直言,身懷興復大唐之志,但晚年卻囿於自保,潦倒於韋氏淫昏之下,走百里者半九十,晚節不保無異於鄙夫。

可我翻遍史書,也沒見魏元忠在晚年做了哪些壞事。

只有這麼一句話:“不復強諫,惟與時俯仰,中外失望。”

大概意思是說,他不再極力勸諫,只是隨波逐流,朝廷內外都對他很失望。

注意“強諫”兩個字。

他的一生,兩次被誣陷差點成為刀下之鬼,三次因直諫,被流放於廣東差點客死他鄉。

這種高尚的品質,一直堅持到了70多歲,也就在人生的最後兩年,沒有“強諫”而已。

更何況,他也不是毫無作為,在面對飛揚跋扈的安樂公主,要求被立為皇太女時,他依然能做到拒理力爭,難道還不夠嗎?

非要因諫而死,才能贏得一點可憐的掌聲?

李世民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

魏元忠早年間之所以勇於直諫,那是李治和武則天還算是一個有道之君,能夠聽從大臣們的意見。

李顯一朝功臣慘死、小人當道,僅宰相就高達8人與韋后同流合汙,到處賣官鬻爵,而李顯卻視而不見,這樣天子輔佐又有何用?

魯迅說:“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首先發現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嚶嚶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

對他的苛刻評價,換一個角度看,和發現戰士的蒼蠅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我們不能嚴為律人,寬於律已,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

魏公一生,其實已經足矣。

整倒魏元忠以後,放眼整個朝堂,能與韋后相抗衡的只剩下了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神龍政變之後,李旦因功被被拜為了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並加號安國相王。 但是,當朝局穩定之後,李旦就又當起了忍者小能手。

他很聰明地辭去了太尉和宰相的職位,李顯見老弟如此會來事,又想立他為皇太弟,但又被李旦拒絕了。

再之後,無論是殘殺神龍五虎,還是李重俊造反,他統統採取“三不”政策,不參與、不發言、不關心,權當一個透明人。

太平公主與李旦則完全相反,做事相當地張揚。

神龍政變中太平公主也出了一把力(具體什麼力不知道),被加號鎮國太平公主,封3000戶,待遇比親王還要高。

因為李顯有戀女情結(對女人特別好),太平公主還被允許開建官署,也就是她招員工,國家給工資。

仗著李顯的喜愛,她和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倆人算是槓上了。一個支援李家,一個支援韋家,倆人天天拉幫結黨,相互誣陷,恨不得把對方整死。

李顯也知道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天天互掐,為此他還專門向大臣們詢問,讓她倆和解的方法。

有個大臣說,你把她倆訓一頓,再把她們周圍的小人趕走就行了。

李顯想了想,覺得這方法相當好,就給這個大臣賞了一些東西。但是等到實施的時候,這個“和事天子”又慫了,或者說又心軟了。

哪個女人他都不捨得訓,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她倆繼續鬧下去。倆人的矛盾終於在李重俊謀反案達到了巔峰。

和誣陷魏元忠謀反一樣,安樂公主也藉機誣陷太平公主和李旦也參與了謀反。

李顯在魏元忠的事情上挺明白的,但到太平公主和李旦這裡疑心又重了。於是,他就讓時任御史中丞的蕭至忠去審理此案。

蕭至忠,出生於蘭陵蕭氏,因為依附於武三思,才升任了御史中丞,屬於韋后一黨。

李顯讓他去審理此案,安樂公主大為高興。只要隨便找一些人證、物證太平公主和李旦被整垮已是板上釘釘。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蕭至忠表面上屬於韋后一黨,私下裡卻是太平公主埋在韋后一黨裡的暗樁。

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他終於露出了本來的面目。

他一邊哭,一邊勸說李顯:

“陛下富有四海,卻不能容忍一弟一妹嗎?以前天后想讓相王為太子,相王堅決不從,寧可絕食幾日,也要把天下讓給陛下,此舉內外皆知。陛下現在怎麼能憑別人的一句話就懷疑相王?”

被大臣當場打臉,李顯不禁羞愧難當,這才停止了對太平公主和李旦的調查。

太平公主聽說之後,心情一下子進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火的是,安樂公主竟然敢誣告她謀反;冰的是,她那個一向懦弱,一向疼愛自己的哥哥差一點就信了。

太平公主這才意識到,和韋后、安樂公主相比,自己到底還是一個外人,如果依然和對方硬碰硬,遲早要被莫名其妙地整死。

於是,她不得不改變了對抗策略,從此也開始隱藏實力,但私下裡繼續壯大力量,收集韋后一黨各種違法亂紀的證據,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給對方致命一擊。

而這一隱藏,就是將近兩年的時間。

709年年底,李顯準備到長安南郊祭祀天地。

我們在李治和武則天到泰山封禪的時候說過,按照以往的規矩,祭祀天地,應該是皇帝第一個祭祀,這叫初獻禮。大臣們第二個、第三個上去祭祀,這叫亞獻禮和終獻禮,根本就沒有皇后什麼事。

但是,當年武則天打破了常規,非要行亞獻禮。從此之後,文武百官都意識到了一件事,李治老大,武則天老二,無論她做什麼,李治都會同意,所以,武則天的權力也由此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峰。

韋后從當上皇后的那一天開始,就一直在模仿武則天,先是模仿垂簾聽政,後是模仿加尊號,自稱“順天翊聖皇后”,如今又要模仿行亞獻禮了。

照此下去,模仿武則天登基稱帝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當韋后提出這個要求之後,遭到了一部分大臣的強烈反對,但是李顯和他爹一樣,竟然也同意韋后進行亞獻。

眼看韋后的勢力一步一步地壯大,已經超過了當年武則天的權勢(李治生前,武則天可沒有8個宰相支援),太平公主終於坐不住了。

她不得不趁早下手,對韋后一黨進行反擊,否則,等韋后徹底掌權,自己肯定死無葬身之地。

710年4月,一封狀告“韋后與宗楚客將要謀逆”的檢舉信送到了李顯的辦公桌上,落款人——郎岌。

此人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出生日期不詳,父母是誰不詳,祖上幹過什麼也不詳。很明顯,這種人不可能知道韋后是否準備謀反,背後一定有人支援。所以,李顯大機率也猜到了是誰,對此十分反感。

韋后敏銳地察覺到了李顯的態度,於是,給李顯打了個招呼,就讓人把郎岌活活打死了。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反擊,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被韋后破解了。

不過,太平公主並沒有氣餒,一個月之後,許州參軍燕欽融又給李顯上了一封奏疏,比郎岌寫得更加露骨:

“皇后淫亂,干預朝政,並且其宗族勢力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人,正在陰謀危害大唐社稷。”

李顯看罷大怒不已,沒想到剛剛打死了一個勸諫之人,竟然還有人敢勸諫。

皇后淫亂的事情,幾年前就是國內最大的新聞,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可是,李顯就有戴綠帽子的愛好,不僅讓皇后給他戴,還允許妃子們出宮給他戴。人家就這一個小愛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怎麼還有人拿這個開涮。他一定要看看這個膽大包天的人是誰,到底是誰在指示他這麼做。

所以,李顯立刻把燕欽融從河南叫到了長安,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狠狠地將他罵了一通。沒想到燕欽融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擺事實、講道理,把李顯懟的啞口無言,氣得他轉過身就回了後宮。

如此得罪皇帝,還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燕欽融不由地長舒了一口氣。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沒過一會,宰相宗楚客竟然假傳聖旨,命令李顯的侍衛把燕欽融摔死在了皇宮之內。

在宗楚客看來,郎岌只寫了一封信就被打死了,燕欽融不僅寫了信,還當著大臣們的面頂撞了李顯,李顯肯定起了殺心,他殺死燕欽融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宗楚客想得的確沒有錯,李顯是想殺了燕欽融,也沒有因為他私下殺人而責怪他。

但是,這件事也讓李顯猶如掉進了冰窟,倒抽了好幾口涼氣。

他萬萬沒有想到,韋后一黨的勢力已經如此之大,大到了敢假傳聖旨的地步,而且自己的侍衛竟然還聽他們的指揮。

李顯愛韋皇后,但他希望的是,韋皇后能像他媽武則天一樣,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盡心盡力輔佐自己,至於自己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可如今局勢似乎已經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如果現在韋皇后奪權,他根本無能為力。他費盡心力提拔外戚,防止大臣們謀反,沒想到這個患難與共的妻子,已經有了謀反的實力。

他才55歲,身體還沒有任何毛病,再活10幾年也許都不是問題。所以,他不能由此發展下去,必須做點什麼,預防可能存在的危險了。

從這件事情以後,李顯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慢慢地改變了對韋后等人的態度。

可惜,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李顯在韋后的眼中,早已成了武大郎式的存在(儘管那時候還沒有武大郎)。生理上她早就有了馬秦客與楊均的陪伴,這兩位比李顯更強壯、更體貼、更聽話。權力上,她早已大權在握,早就不願意再當皇后了。

如果李顯還像以前一樣,任憑自己胡作非為,她還有可能像潘金蓮和西門慶偷情時一樣,有著一絲愧疚,不敢對李顯有非分之想。

可李顯卻不識抬舉,竟然像武大郎一樣捉起奸來了,那就不能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公元710年6月2日,韋皇后、安樂公主、馬秦客、楊均終於痛下殺手,在李顯吃的餅中投放了毒藥。不久之後,李顯毒發身亡,駕崩於神龍殿。

李顯的死,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作為一國之君,竟然不明白“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的道理。

他以為患難與共的老婆就能以命相托,但孰不知,與他共患難,韋氏只是迫不得已而已。就像潘金蓮和武大郎在一起一樣,不是潘金蓮多愛武大郎,而是被張大戶倒貼過去的,她身不由已。

他以為他百般疼愛的小棉襖,就可以充分信任。但孰不知,女兒和兒子一樣,狠起心來沒有絲毫差距。

李承乾、李祐作為兒子敢造他們老爸李世民的反,李重俊作為兒子又造他的反,安樂公主作為女兒,一樣也能造他的反。更何況,安樂公主已經明確提出過想當皇太女了。

我知道,一個人如果連老婆、子女都要懷疑的話,十分可悲也十分可憐,也許還會被人嘲笑疑心病太重。

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無數歷史,無數血淚告訴我們,大部分人的底線也都是可以突破的。

只要誘惑足夠大,最親近的人,做出最卑劣的事情比比皆是。

我們經常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難道帝王家的人,生下來就與眾不同、鐵石心腸嗎?

不是的,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只是他們經受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大到了可以踐踏人間一些法律和道德的地步。

我們之所以沒有成為他們,也不是因為我們生下來就重情重義,只是我們沒有面臨過那麼大的誘惑而已。

不信,請看看你的周圍,昨天還是枕邊人,今天已成肉中刺的人有多少?

其實,我們也不必嘲笑那些不幸的人,我們比他們強的,可能只是我們沒有遇到足夠大的誘惑而已。

人生就是如此,你我都一樣!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春平侯:趙王最愛的太子,兩次為相皆被免,一手好牌打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