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隋唐兩朝的兩對帝王父子

——有關從楊堅到李世民的歷史閱讀

卷二 開皇、武德末年紀事

|第三章 禍起蕭牆:兩起以次奪嫡的宮闈之變

|龍生九子,個個不同

楊堅稱帝后不久頗為自豪地對自己的臣子們說:

“前世皇王,溺於嬖倖,廢立之所由生。朕傍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忿諍,為亡國之道邪!”

​他說的是真的。

由於楊堅對妻子忠貞無二,不納媵妾,別無庶子。除了成為周宣帝皇后的長女楊麗華和幾個女兒外,楊堅和孤獨氏一共生了楊勇、楊廣、楊俊、楊秀、楊諒五個兒子。

他以為同種同門,同父同母,身為皇上的楊堅以為自己的大隋真的可以避免前朝往代為爭皇位而鬧的雞犬不寧喋血內宮的悲劇。

最初當上皇帝之後,一切都是按規矩來的:夫人被封為皇后,長子楊勇被封為太子,其他兒子也各自封王就藩。

一切都顯得很正常,皇上一家也很有些和睦融洽的意思。

但龍生九子,個個不同,皇子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先說老三楊俊。

他是十一歲時被封為秦王的,翌年出任河南道行臺尚書令,加右武衛大將軍,領兵關東。

平陳時,任山南道行軍總管,完成阻斷長江上下游陳軍相互聯絡的戰略任務,後轉任幷州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頗有治績,曾被隋文帝專門下書嘉獎。

但人總是有弱點的,尤其是天下太平卻又大權在握,你不讓他奢侈享樂他還能追求什麼呢?

大事有朝廷管著,小事有屬下料理,年輕的秦王一門心思只想風流快活,為了增加財路,他放錢收息,結果被人告發。

那次朝廷追查的結果是一百多人被抓,考慮到秦王的特殊身份,皇上並沒有動他,以為敲山震虎打草驚蛇已經足夠。

不想秦王不知收斂,依然故我,盛修宮室,極盡奢靡。由於他整天泡在藝妓堆裡載歌載舞風流快活,若惱了性妒如火的王妃崔氏,一怒之下,竟在瓜中下毒,略施薄懲,就讓秦王臥病在床,乖乖地處在自己掌控之中。

不料此事又被皇上偵知,立即將他們召回京城,下毒的王妃被廢賜死,秦王被免去所兼各職,成了一個空頭王爺。

秦王病中遭譴,心懷畏懼,趕快向父皇悔過認錯,文帝聲色俱厲嚴詞斥責:“我戮力關塞,創茲大業,作訓垂範,庶臣下守之而不失。汝為吾子,而欲敗之,不知何以責汝!”

此情此景像極了一個苦哈哈掙下偌大一份家業的家長面對不爭氣的敗家兒子,真有一種恨不能剝皮抽筋食肉寢皮的痛恨,秦王自此一病不起。

曾有大臣上表請求恢復秦王官職以示撫慰,文帝堅決不許,秦王終於在開皇二十年(600)六月病歿。

那時候文帝正在謀劃改立太子之事,聽說秦王病死,只略哭數聲,並吩咐將秦王生前所作奢麗器物盡皆焚燬,喪事從簡,以為後世成例。

對於為秦王請求立碑的要求,他也是一口回絕:“欲求名,一卷史書足矣,何用碑為?若子孫不能保家,徒與人作鎮石耳。”

應當承認,這話說的頗有見地,出自帝王之口就更不容易。但若是考慮到這是父親在說兒子,又難免讓人覺得冷酷無情心生淒涼。

再看老四蜀王楊秀。

比秦王還要小兩歲的蜀王長期鎮蜀,頗事經營,也就是很盡職盡責的意思。據記載,蜀王楊秀相貌堂堂,體格魁梧,美鬚髯,有膽氣,武藝出眾,甚為朝臣所忌憚。

但不知為什麼,就是不為文帝夫婦所喜歡。

文帝很早就對獨孤皇后預言道——

“秀必以惡終。我在當無慮,至兄弟當必反。”

還有一次,文帝因為蜀王用人不當,頗加責備,並公開對群臣說——

“壞我法者,必在子孫乎?譬如猛獸,物不能害,反為毛間蟲所損食耳。”

堂堂皇子,就這樣成了毛毛蟲,足見文帝對其成見之深。

民間說話,手心手背都是肉,怎地到了隋文帝這兒,手心肉厚、手背肉薄,竟至如此?!

蜀王楊秀最終落難於太子楊勇遭黜之後,幕後羅織罪名的是楊廣,公開構造冤獄的則是隋文帝自己。

就因為自己假手父皇,取太子而代之,楊廣擔心四弟遲早會公開反對自己,於是來了個先下手為強,讓楊素羅織楊秀罪狀上呈文帝。

文帝原就多疑,加之早對蜀王懷有成見,當即將蜀王召還京師,下令將其交由相關部門治罪:“頃者秦王糜費財物,我以父道訓之。今秀蠹害生民,當以君道繩之。”

據《隋書》記載,蜀王楊秀是相當殘暴的。

“性好奢侈”不說,“嘗欲取獠口以為閹人,又欲生剖死囚,取膽為藥。”同時又“漸致非法,造渾天儀,司南車,記裡散,凡所被服,擬於天子。又共妃出獵,以彈彈人,多捕山獠,以充宦官,僚佐無能諫止。”

所謂山獠,是當時對居於山中的少數民族的稱謂。

剖活人取膽、閹山民充太監,蜀王的行狀可謂人神共憤,嚴加制裁,當然很有必要。

但問題是對蜀王的如此形狀,隋文帝此前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卻未見管束,直到此時才擺出一副為民除害的姿態,就不能不讓人覺得背後另有隱情,也就不能不懷疑楊廣在裡邊究竟起了什麼作用。

有大臣不忍心看文帝家庭慘劇愈演愈烈,出來勸道:“庶人勇既廢,秦王已薨,陛下兒子無多,何至如是?然蜀王性甚耿介,今被重責,恐不自全。”

文帝勃然大怒,差點就將那人的舌頭割了下來,群臣誰還敢再多嘴?

一通淫威,壓下群臣,文帝還又來了一句——

“當斬秀於世,以謝百姓。”

老宰相高熲其時已被罷官,蜀王之案交由第一權臣楊素等人審理,其實也就等於交由新太子楊廣來操辦了。

楊廣一心要置四弟於死地,暗中派人制作木偶人,寫上文帝與五弟漢王楊諒的名字,並縛手釘心,埋於華山之下,再讓楊素前往發掘,完完全全克隆複製了一回漢武帝時江充陷害太子的伎倆,當然是罪證確鑿。

而且,楊素還又發現了所謂出自蜀王之手的反叛檄文,檄文宣稱將統帥蜀中雄兵,“指期問罪”云云。

楊秀就這樣被廢為庶人,幽禁於內侍省。

而且,文帝還派酷吏趙仲卿“奉詔往益州窮按之。秀賓客經過之處,仲卿必深文致法,州縣長吏坐者大半”,一時愁雲密佈,冤聲四起,文帝卻以趙仲卿辦事幹練,賞奴婢五十,黃金二百兩。

蜀王楊秀被長期關押,直到大隋滅亡後,被宇文化及所殺。

下邊該說說老大太子楊勇了。

大隋剛一立國,楊勇就以嫡長子的身份被立為太子,“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參決之”。

可見文帝夫婦最初的確是對其寄以厚望著力栽培的。

楊勇也頗為好學,性情“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對一般人而言,這種光明磊落率性而為無疑是很好的優點,但在波詭雲譎的朝廷高層,且身處旋渦中心,還又再加上一個慣長矯情飾貌蠱惑人心的晉王楊廣,楊勇顯然一開始就處於下風。

儘管對於國家大事,他也能以儲君太子的身份提出很好的建議,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文帝苛酷為政的失誤。

開皇初年,文帝因為山東之地屢遭動亂,百姓多遊離於農業之外,戶籍不實,決定遣使檢括,把他們都遷徙到北方充實邊塞。楊勇體諒民情,上書進諫,一席話全說在點上——

“竊以為導俗當漸,非可頓革,戀土懷舊,民之本情,波迸流離,蓋不獲已。”

說完百姓苦處和難處,還又指出造成現狀的歷史原因——

“有齊之末,主暗時昏,周平東夏,繼以威虐,民不堪命,致有逃亡,非厭家鄉,願為羈旅。加以去年三方逆亂,賴陛下仁聖,區宇肅清,鋒刃雖屏,創痍未復。若假以年歲,沐浴皇風,逃竄之徒,自然歸本。雖北夷猖獗,嘗犯邊烽,今城鎮峻峙,所在嚴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憂。”

說真的,這的確是一篇有理有據頗顯見識難能可貴的好奏章,假如隋文帝能拿著這篇文章,當面問他喜歡的老二晉王楊廣一句:

這種文章你寫的出寫不出,楊廣會怎麼說怎麼答呢?他要答寫不出,那太子就該是楊勇的;若回答寫的出,那善於察言觀色的楊廣還能成為楊廣,還能像日後那樣深得父母喜歡並且越來越喜歡嗎?

道理極其簡單,任何大權在握的人其實打心眼裡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的決策說三道四指手畫腳,尤其當那人是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皇上的時候就更是這樣。

當然,楊勇提意見的時候還是隋文帝剛坐上皇位,還是勵精圖治的開皇前期,所以他的意見還能被部分地聽進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楊廣在文帝夫婦心中地位的扶搖直上,不善於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的楊勇也就開始在父母心中黯然失色。

楊廣處心積慮咄咄逼人,太子楊勇卻未見警覺,依然率性而為縱情聲色授人以柄。他明知母后獨孤氏痛恨男人寵愛姬妾,卻非要明目張膽廣納美姬,還不到三十歲,女兒不算,光兒子就生了十個,且分別出自五、六個女人,卻惟獨沒有和父母為他張羅迎娶的名正言順的太子妃元氏生下一男半女。

單就這一點,和一輩子只生了三個兒子的老二楊廣相比,太子就顯然是隻能讓人搖頭而嘆了。

更讓楊勇大丟其分的還在於,出自北魏宗室的元妃門第十分高貴,單這一點文帝就要高看她一眼,再加上和獨孤皇后同屬胡族後裔,婆媳關係十分融洽。

就是這麼一個令公婆滿意非常的媳婦卻引不起兒子的半點興趣,這不是公然與父母作對又是什麼?!

還有,你再看看,貴為皇太子的他竟然將倡優工匠與人野合生出的雲氏納為姬妾,兩人生子,還居然成了我皇家的長房長孫,按著立嫡以長的原則,那豈不是說,有朝一日,我大隋的皇位將落入他人之手?!

如此家長裡短,難道也能成為太子被廢之由來?

不是筆者信口開河信馬由韁,事實還果真就是這樣發展的,無奈之餘,要怪也只能怪楊勇自己不知檢點授人以柄了。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深得文帝夫婦喜歡卻偏讓太子看不上眼的皇太子妃元氏突然因心臟病發作而暴亡。

文帝與獨孤皇后都懷疑是楊勇做了手腳,不管楊勇如何解釋,對其嚴加譴責。眼看著父皇母后都對元氏之死深表悲痛,楊勇卻還不知收斂,反倒以為這下總算可以將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叫阿雲的女人扶上正妻之位了。

此舉更是惹的文帝夫婦大為惱火,於是對元氏的葬禮大加鋪張,並專門與大臣們一起在文思殿舉哀,顯然是有意要給太子一個大大的難堪。而太子最終能否平安即位承嗣,也就成了一個大大的畫在所有人心中的問號……

機會真的只是為那些早有準備的人準備的。

早就在暗中算計的楊廣明白太子已經失愛於父皇母后,立刻便抓住時機朝見母后,為的就是火上澆油,話裡話外的意思只有一個,太子既然能對太子妃下手,恐怕對我這個當弟弟的也不會太客氣。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臣性識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愛東宮,恆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讒譖生於投杼,鴆毒遇於杯勺,是用勤憂積念,懼履危亡。”

一番話悽楚悲慘,好像他真是柔弱無力,只能任人宰割,隨時都有可能死於太子之手。

早就對太子滿腹怨怒的獨孤皇后見老二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忍不住對太子一番數落,甚至還說了我還活著,他就如此,我死後他不是更要殘害你們兄弟的話。

越說越氣的獨孤氏到底袒露了最讓自己寢食難安的憂慮:

“每思東宮竟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後,遭汝等兄弟向阿雲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大苦痛邪!”

那次談話是在母子的抱頭痛哭中結束的。

早在那樣哭著的時候,後來的隋煬帝楊廣就明白了:

大事定矣!

|擴充套件閱讀

隋文帝獨孤皇后

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複姓獨孤,字伽羅,河南洛陽人,鮮卑族。隋朝第一任皇后,北周太保獨孤信第七女。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嫡長子楊堅。父親政爭失敗被殺,家道中落。對外低調謙恭,對內夫妻恩愛,育有十個兒女,輔助楊堅建功立業。隋朝開國後,冊封皇后。通曉經史,信仰佛學,參預朝政,對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並稱“二聖” 。晚年主導罷黜宰相高熲、廢黜太子楊勇,支援晉王楊廣,引發史學界爭議。

仁壽二年,去世,時年五十九歲,追號“妙善菩薩”,安葬於泰陵,諡號為獻,史稱“文獻皇后”。

獨孤皇后雖然深度地參與了國家管理,不僅在後宮輔政,還把觸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臺,親自參與處理朝政。但她並無個人野心私慾,而且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堪稱母儀天下的賢內助。

隋文帝對獨孤皇后的寵愛滿朝皆知,他甚至允許皇后和他並尊二聖,共享皇權榮光。當時,有關部門曾趁機上奏討好皇后:“根據《周禮》,百官之妻的命婦頭銜都應該由皇后授予,請求恢復古制。”這其實是給皇后找一個大出風頭的機會。但獨孤皇后一口拒絕,她認為:如果讓皇后冊封命婦,恐怕會開了婦人參與國務活動的口子,甚至發展到幹權亂政的程度,所以此舉不妥 。

開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價值八百萬錢的明珠。有人勸獨孤皇后買下來,獨孤皇后說:“非我所須也。當今戎狄屢寇,將士疲勞,未若以八百萬分賞有功者。”一下子贏得滿朝歸心,這為新生的隋楊政權樹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

獨孤伽羅在政治上是一位智慧嚴肅的皇后,生活中對感情的追求卻帶有鮮卑女子特有的天真熾烈氣質。“性忌妾媵”是其顯著個性,尤其是妒殺尉遲女導致獨孤皇后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古代三大猛將,個個都是萬人敵,第一名更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