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85年的今天,日本學習德國,以普魯士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為藍本,開始實施內閣制,伊藤博文出任首屆內閣首相(也叫內閣總理大臣)。

伊藤博文

先說說日本內閣產生的原因,通俗的說還是源於西方國家的鄙視。17世紀中期,在西方鐵炮的轟擊下,以番閥和資本家為主的資本階級推翻了長達六百多年的德川幕府統治,透過推行“王政復古”實現天皇與議會共存的新式政府。但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深刻的明白,這種源自封建君主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是不徹底的,雖然日本很幸運成為當時亞洲少數改革成功並且國力大增的國家,但是日本此時的政體並非真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仍然以天皇為實際的首腦。所以當日本想要以平等地位融入現代世界時,西方國家統統給予鄙視,稱其為法令不完備的未開化之地。這就讓同樣很在意麵子的大和人民非常憤怒了,但是打又打不過,那就變成他們那樣吧,於是日本的內閣制就這樣被確立了起來。

內閣頒佈憲法

這時候應該會有觀眾老爺們奇怪了,既然都有了內閣和首相,為啥影視作品裡面還總是提到天皇呢。就像前文所說,日本的改革本身就是不徹底的、畸形的,在內閣確立後次年頒佈的《明治憲法》明確規定了:天皇為軍隊統帥,天皇可以直接任免內閣成員。這裡說的統帥並非英國女皇那種面子貨,日本軍隊是要對天皇負責的,且不受內閣管制。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作為現代資本主義文明國家意志體現的議員組成的內閣(內閣制也叫議會制/國會制),並不能完全代表國家人民的意志,而且受制於天皇,缺乏對軍隊的影響力。以上政治制度上特點,都為日後日本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埋下了禍根。

二二六京都不詳事件

1900年山縣有朋擔任首相後規定,內閣必須要有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且必須要現役軍官擔任。反之,如果軍隊不滿辭職,政府內閣就將垮臺。1932年,時任內閣首相的犬養毅因為削減軍費,直接被青年軍官闖入首相官邸槍殺。1936年更是發生了著名的“二二六事件”,軍隊對內閣影響日漸增加,日本也逐步走向法西斯的深淵。直至二戰之後,盟軍佔領日本,為了徹底剷除軍國主義,盟軍先後制定了《日本國憲法》和《內閣法》。新憲法規定,天皇僅是日本權力國民的象徵,不能插手政治,內閣才正式成為日本最高行政機關,延續至今。

1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要啥沒啥,三無青年陳平如何混成大漢丞相?這一絕招玩得出神入化